【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李斯】
李斯(西元前?~二○八年),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
少時為小吏,從荀卿學帝王之術。
學成,乃西入秦。
呂不韋賢之,任為郎。
歷任長史、客卿、廷尉等職。
說秦王以重金離間六國君臣,諫秦王逐客卿。
秦併吞六國,統一天下,斯以功進位丞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二一三),李斯上書,建議政府下令燒毀民間文學、詩書及百家語上令到三十天不燒的,黥面、罰作築城勞役。
但准許保留醫藥、卜筮、種樹等書籍。
有想學習法令的,以吏為師。
秦始皇從其議,遂發生了「焚書」的浩劫。
又戰國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李斯乃根據史籀所作大篆,改作或簡省筆畫,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成為小篆,亦稱秦篆。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李斯隨始皇巡遊瑯邪、芝罘等地。
西歸時,始皇死於沙丘。
李斯欲保持富貴,與宦者趙高合謀矯詔,賜在長城監軍的始皇長子扶蘇、與大將蒙恬死,而立始皇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趙高誘導二世皇帝縱情聲色,肆行殺戮,大興土木,徵發益苛,不到一年,陳勝、吳廣就起兵反秦,各地紛起響應,天下大亂。
趙高嫉忌李斯,乃誣其子三川太守李由通盜,腰斬李斯於咸陽市。
(李樹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23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