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君子】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3 06:47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君子】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君子

 

君子一詞是一泛稱,有多重意思:一、稱有才德的人。

 

「博文彊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禮記、曲禮)二、稱在位的人。

 

三、竹、蓮花、菊花的別名。

 

四、梅、蘭、竹,菊稱四君子。

 

五、妻稱夫。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詩經、召南)六、對先人的尊稱。

 

七、指男子。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八、在上位者。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詩經、伐檀)「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

 

(孟子、滕文公)九、好學者。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

 

(論語、學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詞非只一義。

 

有多種解釋,亦頗容易含混。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

 

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賢人;

 

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於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較易至的、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別值得注意與追求。

 

在儒家思想裏,君子一詞具有德性上的意義。

 

「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此似為君子一詞在德性上最具體的意義。

 

君子以具有知仁勇之常德為適宜。

 

尤其是仁,更為所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里仁)當然,仁祇是君子之所以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總綱,在其他方面,仍非無所述說。

 

「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謀道不謀食。」

 

(論語、衛靈公)「君子之愛人也以德。」

 

(禮記、檀弓)王廷相:「君子仕必受祿,是為利祿動乎?

 

曰:非然也,仕以行義。

 

聖賢之學,將以濟物也。

 

仕而受祿,義也。」

 

(慎言、君子篇)均乃其例。

 

君子又為與小人相反詞。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論語、顏淵)「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衛靈)凡此對照之說法甚多,舉不勝舉,然君子與小人之大有別,亦可以概見。

 

君子著重在德性之真,與紳士不同,且有其一定之人格內涵,又非一般泛稱之知識分子所能企合,因而,君子仍指在人格上品性上較完美之人,社會上也的確需要這種人。

 

當今之世仍不乏君子,也幸好仍有君子,社會乃能安和,人性乃能趨善,正義公理乃能存在。

 

想一言以蔽君子,則光明磊落庶乎近之。

 

(徐哲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4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