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韓文●壬午兵變】
朝鮮於高宗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六年)與日本簽訂韓日修好條規後,促使大院君的鎖國主義政策崩潰,以國王為首邁向開化的人士漸多,形成守舊與開化派之對立。
一八八一年四月,由於軍制的改革,待遇差,「俸給米」長達十三個月未能配發,引起舊式軍卒的不滿,同時新式軍除別技軍在日本的支援下成立,其優厚的待遇更使舊式軍卒嫉妒,而有不穩的氣勢。
一八八二年六月初,配發俸給米時,其分配不公,且米中不但沙石居半,量又不足,引起砲手金永春、柳上萬、鄭義吉、姜命俊的憤慨,而毆打分配人員致傷,為宣惠廳堂上閔謙鎬所捕,並傳說會被處死刑,軍卒們在求救無路的情況下,求教大院君,經大院君利用後遂擴大成排斥閔族及日本勢力的行動,於奪取武器、釋放囚犯後,或破壞戚臣閔台鎬等人之府邸,或殺害別技軍日本教練掘本禮造,火燒日本公使館,襲擊日本居民十三名致死,並有攻入王宮之勢,閔妃變服逃出城外,國王高宗乃將政權委任大院君,請其收拾軍亂,是謂壬午軍亂。
以後由於閔妃的策動,清軍出兵朝鮮,幽禁大院君,閔妃遂傾向清廷,日本亦出兵朝鮮追究責任,韓日簽訂濟物浦條約,補償日本損失,為甲申政變種下惡因。
(林秋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2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