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體模式】
ReceptorModel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是一種承受體,判別或解析大氣污染物不同來源及其貢獻百分比之一種數學模式與方法。
在1960年起用來判斷大氣懸浮微粒之污染源識別,其即污染源及承受體之間之污染物質量平衡關係,同時基於污染源所排放之懸浮微粒經擴散混合作用,被認為在大氣中會比較均勻分佈,因此將在承受體所量測到懸浮微粒中之元素與質量即是由污染源處傳送過來相加結果,可用m=Mj式來表示。
其在j點污染源所排放各元素之質量為M,共有P個污染源,而m為承受體所量測到各元素的質量。
如果懸浮微粒含有多種元素時則上式可改寫為:mi=Mij=FijMij其中i為各元素之質量,Fij是j點污染源排放懸浮微粒中元素i之質量百分比。
在實際應用中可用於物理方法與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是用顯微鏡來量測懸浮微粒之形狀、大小、顏色、密度等電磁性質,並配合光學如IR、SEM等工具來鑑別做定性及定量的結果以判斷污染來源。
化學方法則是件有機及無機的化學元素物種組成等定性及定量分析,來判別污染源與承受體間之相關性,數學模式含富集因子法,因子分析法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