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民本】
民本一詞首見於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此「民惟邦本」一語所顯現之民本思想,即為我國政治思想之源頭活水;
我國文化與思想係由人事推到自然,先秦各家思想莫不重視人事,尤以儒家更能發明、闡揚以人為本之倫理思想,復由倫理推衍到政治,而豐碩了民本思想之內涵,秦漢以降,歷代悉奉儒家思想為正統,致民本思想遂成為我國政治思想之主流。
民本思想流經我國數千年之實際政治,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民本之主要涵義則可歸納為下列數端:一、人民為政治之主體:即以人民為國家之根本,君主、政府均係為人民而設,進而肯定民為主、君為客之主從地位。
前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最為明確,尚書盤庚:「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呂氏春秋貴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明黃梨洲云:「天下為主,君為客。」
清季康有為、譚嗣同均有類此說法。
國父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建造民國,並以三民主義為建國最高準則,亦係基於人民為政治主體之崇高理念。
二、重視民意:人民既為政治之主體,國家一切政治活動自當以民意為依歸。
尚書泰誓:「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又「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康誥:「天畏裴忱,民情大可見。」
均在說明天從民意,替天行道之天子,亦必以民意為施政準則,故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曰」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三、注重民生:基於人民價值與地位之肯定,注重民生自為民本思想之自然演繹,注重民生涵蓋保民、養民、教民、安民諸義。
孔孟仁政思想最能表現此意,論語子路:「子適,冉有僕,子口:『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孟子對民生問題之主張更為落實,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與魚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又:「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四、強調人民有合法革命權:當政者應行王道,施仁政,以期國治,天下平,惟若反其道而行,陷人民於水火,則允許人民有推翻暴政之革命權,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
周易革卦彖日:「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孟子亦云:「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梁惠王下)民本思想欠缺民治觀念,致我國歷代實際政治未能邁向民主政治之坦途。
固係憾事,此與我國歷史環境有關。
迨國父創立三民主義,始匯集民本思想與西方民主思潮構成完美之民權理論,為我國民主政治奠定根基,傳統民本觀念亦能繼續發揚光大,照耀寰宇。
(史連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