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人理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 12:08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人理學】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人理學

 

一、人理學之意義十年前,我在孔孟學會講「孔孟思想何以成為人類之真理」時,曾先提出「人理學」這一名詞,以代表孔子之教的全體大用。

 

我認為近世西方文化的最大成就,在于「盡物之性」的自然科學,以數、理、化為基礎,以闡發物性之體與用為最終目的,可統稱之為「物理學」。

 

而中華文化以往的最大成就,在于「盡人之性」的人文科學,以心、性、道為基礎,以闡發人性的體與用為最終目的,則統稱之為「人理學」,亦無不可。

 

二十世紀的下半期,是人類史上變化最大的時期,由于自然科學的極度發展,對于人類已產生了種種危機;

 

各國有遠見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竭思盡慮,研求挽救之道。

 

我以為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是人類共生共存共進化的真理,實為救時的良藥;

 

而且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進化論,認為人類進化以互助為原則,尤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的指針。

 

因此,我分別研究有關人性的種種問題,以成「人理學研究」一書。

 

二、人與天這是闡述人在宇宙間的地位。

 

宇宙是一生生不已、行健不息、時時在動在變的大生命,人只是此一大生命中的一個小生命,其生存原理應如何適應及配合宇宙的一般法則,以遂其生,這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人生觀。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是生命的原動力,如能以人道之誠配合天道之誠,即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是無數生命共同存在于宇宙之間,集體在變動,個體亦在變動,因此,人類必須能時時調整,以求適應、配合,纔能生生不已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

 

時時調整為「中」,生生不已為「仁」,誠、仁、中三種行為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大道。

 

三、人與神神是不可知的,人對于不可知的神,應採取何種合理的態度,始可有助于生存進化,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儒家思想是重理性的,孟子說:「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對于不可知的事物,人應取的態度為敬,敬是屬于道德範疇,敬神並非迷信,亦非求神庇護,只在崇德而已,所以孔子說:「祭神如神在。」

 

又說:「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及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始有求神拜佛的宗教,則完全人士迷信了。

 

四、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為何人類一如其他動物,具有天賦的生存本能,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即指此。

 

本能是生而知之,不待學而能,不待教而知的。

 

生命的維持,最主要的是求食;

 

生命的延續,最主要的是求偶。

 

求食與求偶是生物共具的本能,無論那一種生物都能應用;

 

不過,人類並不以求食求偶為滿足,于兩者之外,還要求仁。

 

求仁所以光大生命,所以中庸說:「仁者人也。」

 

孟子亦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人與人之間有一條路,這就是道;

 

如何行道,這就是德。

 

朱子說:「行道而得之于心謂之德,」所以仁就是道德之存于人心者,義就是道德之見于行事者,都是由合群而愛群的具體表現。

 

學問與道德的目的在教人求仁,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在此。

 

不但人與禽獸的分別以求仁為準則,即人與人的區別,亦可以求仁的大小為衡量,重利輕義為小人,反之則為君子,甚有為完成求仁的任務而犧牲生命的,就是所謂成仁、取義。

 

五、人性善惡之辨中外古今對于人性善惡等問題的派別,要有五種:(一)性善說是孟子的主張,他認為仁義禮智生于人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故認定性是善的。

 

(二)性惡說是荀子所倡,謂「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三)性無善惡說是告子的主張,曾與孟子辯論說:「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

 

(四)性善惡混說據王充論衡謂「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其後楊雄亦謂「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五)性三品說是董仲舒、王充、荀悅的觀點,至韓愈原道始明言「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

 

以上眾說紛紜,似無定論,惟若以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惟上智與下愚不移。」

 

及國父宇宙進化的三大時期作為解釋善惡的基礎,或可得一較為合理的解答。

 

六、人倫與道德人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及其責任與義務,在種種不同的關係下,可一一為之規定,這就是人倫。

 

大而分之為五類:君臣(長官部屬)、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夫婦、朋友,就是五倫。

 

至于君臣有義、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就是倫理。

 

每種關係的德目不同,要不外乎敬與愛的配合而已。

 

換言之,道德仁義的實踐乃能顯示人倫的維繫和人獸的區別。

 

由此可對于道德更增加如下的認識:去私心、存公道,為道穗之基本精神;

 

孝父母、敬長上,為道德之實踐始基;

 

不忘本、不忘恩,為道德之衡量標準;

 

言忠信、行篤敬,為道德之事實表徵。

 

七、人欲與人情人有求食求偶的本能,又有種種的欲望伴隨本能具俱生,荀子說:「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教而然者也。」

 

這就是六欲。

 

欲又生愛惡之情,因愛惡而情有別:所愛而得之則喜;

 

所愛而失之則哀;

 

所惡不欲其來而竟來則怒;

 

所惡而未來而恐其來則懼。

 

這喜怒哀懼愛惡欲就是七情。

 

禮記禮連篇謂「七者弗學而能。」

 

人之欲望無窮,若任其放縱恣肆,小則害一己之生,大則影響人群,正本清源,當求節欲、寡欲或遠欲,學問之第一目的在管制自己,就是要管制情欲,一個人能否成為高尚人物,就看他自我控制的能力如何。

 

不過創造欲和求知欲不宜節制。

 

八、人心心是思想行為的總樞紐,人的一切思、言、行動,都經過心的思維而決定。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心要正,故大學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可是忿怒、恐懼、好樂、憂患各種情緒,都能影響人心,失其正常,所以孟子說:「養心莫諄于寡欲。」

 

寡欲則七情之發可使中節,無過無不及,乃能有成。

 

中國歷代學者對于心、性、情、欲上所化的研究工夫為最多,實由于四者之間,互相關連,而心為最要。

 

如何使心能控制自己,使之能操之在我,縱之在我,然後人與人間的道路,能時時得修,保持通達無阻,則有賴于學問與道德的修養,所以我說:「學問之第一目的在管制自己;

 

道德之第一目的在顧及他人。」

 

九、人格世間事物皆有一定的標準或規格,人亦有做人的規格,叫做人格。

 

上文所述,無一不涉及人格問題,最普通的標準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大凡道德純正、學問優良,日求上進,重義尚禮,稱為君子;

 

器度狹小,行為卑劣,甘居下流,重利輕義,稱為小人;

 

學問道德達到博厚高明者,則稱為聖人。

 

要皆視其學問道德之造福人群的範圍大小而別。

 

古人對此有極詳盡的提示,最簡明的是孔子所說,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等等,都可供我們作為知人、識人的參考。

 

十、人生之責任與意義人不能離群索居,因此,修己安人成為人生之責任與意義。

 

國父主張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先總統蔣公亦謂「生活之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這推己及人,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亦可說是仁道。

 

所以人生的責任是要光大一己的生命,以求仁道的發揚,貢獻一己的智能,以增進全民的福利。

 

亦就是中庸所說的「成己」與「成物」,成己是成物的準備,不能成己,如何能成物?

 

論語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立人、達人的基礎在于己是否已立,己是否能達?

 

故成己為體,成物為用。

 

十一、成已成己就是求仁以光大自己的生命,誠如論語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成己的功夫,要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步驟去格物;

 

以知天、知命、知性、明道、明德、知人、知物的本末先後去致知;

 

以立誠培養生命動力,使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克服一切困難,以達意誠的目的;

 

以意誠克服外物的誘惑,使心能保持中和狀態,以達正心的目的;

 

如此則學以致用,德以善群,可奠定修身的始基。

 

但修身工作不可中止,不宜疏忽,故應以好學、力行、知恥三者為綱,益之以立志、好善、克己、復禮、忠恕的功夫,則成己的修身可見績效了。

 

修身是人人所需要做的,所以大學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中庸說:「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這可見修身的重要意義。

 

十二、成物成己的目的在成物,成物的初步工作在齊家。

 

一家之中,有父子、兄弟、夫婦三倫,故倫理道德之教,實始于家庭,而管教養衛的政治工作,亦由家庭開始訓練,所以說:「家齊而后國治。」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治國九經,都是人與人相處之道;

 

現在民主時代,人理依然不變,治亂興亡,仍以「為政在人」為要。

 

成己的目的原為造福人群,治國正所以為人群造福,是人理學研究的主要部份;

 

而平天下為成物之終極目的,也是成己的最大成就。

 

天下之本在國,國與國相處之道,亦無異于人與入相處的原理,不外一「公」字而已。

 

所以我曾說:世界和平的真理,當于中國文化中求之。

 

結論總上所述,可以說是人理學的整個體系,歷代學者集中智力于人理的闡發,其要義不外乎此。

 

孔孟之教合乎中庸,通俗而切日用,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歷萬古而常新,故人理學的材料,多採用孔孟學說;

 

至諸子百家,莫不以研究人理為主要對象,惟其多深奧,且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真理,故不多採用。

 

惟際此科學昌明時代,我們對于人理學方面的固有道德,固然要從根救起,但于西方的物質文明,必須迎頭趕上,如此纔能達到修齊治平的真正目的。

 

(陳立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