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代漢語】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29
標題: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

 

緒 論

 

一、什麼是古漢語

 

凡五·四以前漢族人民使用的語言,就是古漢語。(廣義)

 

口頭的語言(失傳)

 

書面的語言:

 

1、文言。

 

2、古白話。

 

文言: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以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

 

一般認為在上古的時候,口語與書面語十分接近。

 

《詩》《論語》等與上古的口語較為接近。

 

秦漢以後,書面語與口語逐漸脫離。

 

上古書面語定型以後,各代一直使用這種語言書寫,如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用這種文言寫作的。

 

古白話:以北方話為基礎形成的。

 

魏晉以後,某些作品中已出現了一些口語化的文字,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等。

 

古白語的真正興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變文,禪宗語錄。

 

宋代話本的出現標誌著古白話的正式形成。

 

這些古白話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二、古漢語的主要內容:

 

文字、音韻、訓詁、語法四大部份。

 

文字學的內容:

 

文字學的名稱是近代才有的。

古人稱之為「小學」。

 

小學之名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

 

《藝文志》把幼童識字用的字書和解釋字義的書附在經學之後,稱為「小學」,後人就以此來稱語言文字之學。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經部小學類又分為訓詁、字書、韻書三類。

訓詁重在字音,字書重在字形,韻書重在字音,兼釋字義。

 

文字學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前人所說的小學的內容,兼顧音形義三方面。

 

不過由於音韻、訓詁各自獨立成為一個學科,文字學就成為研究文字形體的學科。

 

它研究文字的結構,形體的變遷、發展,字形的規範化,簡化字和文字改革為主。

 

文字學發展的幾個時期:


一、秦漢時期

 

秦至漢以編識字課本為主,東漢古文經學家研究各種字體,創立了六書說,開始建立文字學。

 

《說文解字》成為我國第一部字典,影響極大。

 

二、魏晉南北朝

 

這是編纂字書的時期。

 

這時,文字越來越多,異體字不斷產生

 

。於是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註解詳細的字書。

 

也出現了以韻編排的韻書。

 

還有解釋古今字、俗語俗字的書。

 

如:顧野王的《玉篇》、張揖《古今字詁》、王劭《俗語難字》。

 

三、隋唐時期

 

產生字樣之學,目的是確定文字的寫法。

 

如張參《五經文字》、玄度《九經字樣》。

 

 

四、宋元明時期

 

產生金石文字之學。

 

如呂大臨《考古圖》、王楚《宣和博古圖》。

 

五、清代

 

經學昌明,《說文》最為盛行。

 

產生了四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筠《說文釋例》和《說文句讀》、桂馥《說文義證》、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甲骨文的研究也開始了。

 

六、近代

 

內容廣泛,古文字學得以發展,不少學者破除舊六書說,根據古文物探求古人造字的原則。

 

訓詁學的內容:

 

「訓」是說明、解釋。

 

「詁」是解說古言。訓詁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語言解釋古字古義,訓詁學是研究詞義有學問。

 

訓詁學上有形訓、義訓、聲訓之別。

 

形訓:就字形本身解釋字義。

 

義訓:用現代人所理解的詞語解釋。

 

一般採用同義、近義詞解釋。

 

聲訓:用音義相通的詞語解釋。

 

歷代訓詁著作有二種情況:

 

第一種是隨文釋義式的著作,如《左傳》《毛詩詁訓傳》。

 

第二種是訓詁專著,如《爾雅》《釋名》《方言》。

 

清代出現了一大批訓詁學家,如王念孫、王引之(高郵王氏父子)、錢大昕等,他們的主要貢獻是溝通了語音與文字的關係,認研究文字、字義必須理解聲音,從聲音去探求意義,提出了「因聲以求義」的看法。


音韻學的主要內容:也叫聲韻學,歷史語音學。

 

它是研究漢語史上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

 

一般分為:

 

一、古音學:研究以《詩》為主的秦漢韻文的韻。

 

二、今韻學:研究隋唐時期的語音。

 

三、等韻學:以音節表為主要方式對字音進行分析。

 

語法學的主要內容:研究古漢語的語法結構規律。

 

1898年產生了我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

 

在此以前,語法沒有成為獨立的學科,但產生了一些虛字著作,如盧以緯的《語助》,王引之的《經傳釋詞》,劉淇的《助字辯略》等。

 

怎樣查《康熙字典》(部首查檢法舉例)

 

按部首排列的工具書有《說文》《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漢語大字典》《辭源》《辭海》等。現以《康熙字典》為例說明其查字法。

 

如「康」字:

 

部首「廣」字三劃在「寅集下」(五頁),「隸」字為八劃,可在「寅集下」「廣」部八劃中查到「康」字。

 

如「炮」字「在部首索引中查「火」字,「火」字四劃在「巳集中」一頁。

 

再數「包」字,為五劃,可在「火集中」五劃中查到,在四頁中可見到。

 

如遇到難字,不知其部首在哪部,可查檢字表。

 

字典上說:「凡疑難字不得其部首仍照劃數於此檢之」。

 

如「民」字,「民」為五劃,可在五劃中查到,「民」下注為「氏部」,「氏」字四劃,在辰下」,在「辰集下」三十三頁查到「氏」部,在一劃中可查到「民」字。

 

康熙字典》前有「總目」,如:

 

子集上 一劃 二劃

 

一部 ∣部 、部 丿部 乙部 二部

 

子集中 二劃

 

人部

 

寅集中 三劃

 

山部 川部 工部 己部 巾部

 

如「山」部中收有許多字:屺 岔 岡 同 岫

 

 

引用:http://www.ourartnet.com/Sikuquanshu/Zhuanti/002.asp#01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33

第一章 漢字的起源


漢字我們的祖先告別蒙昧進入文明的標誌。

 

它的誕生標誌著中國的歷史由傳說時代進入信史時代。

漢字的誕生和發展,與漢族人民的社會史和文化史有密切的關係。

 

探索漢字的起源就是探索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端。

 

關於漢字的起源,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有關漢字起源的直接證據關不足,後人只能通過一些考古的發現和古籍進行推測。

 

一、漢字起源的幾種傳說:

 

1、八卦說


許慎《說文解字·敘》論述了漢字的起源: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以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垂憲象。

 

許慎認為,歷史上曾有過一個用八卦來紀事的階段。

 

八卦是古代占筮的符號,共有八種:

 

乾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坤

 

-為陽爻,-為陰爻。

 

宋人鄭樵《通志·六書略》中說:「文字便從不便衡,坎、離、坤,衡卦也,以之為字則必從。

 

故 必從而後成『水』, 必從而後成『火』, 必從而後成『川』。」

 

羅君惕在《六書說》一文中認為:「結繩與文字沒有什麼關係,而八卦與文字的關係很密切,如八卦的陽爻作『一』,即演變為『一』字。

兩個陽爻作『二』,即演變為『二』字。

 

乾卦作『三』,即演變為『三』字;坎卦作『 』,即演變為『 』(水)字。」

 

漢字起源於八卦說,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因為漢字與八卦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符號系統,但並非毫不相關。

 

八卦是古代占卦的工具,但從甲骨文的數字看,八以內的數字是用一到四根爻組成。

 

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可見,原始的八卦符號與數字符號有著相同的來源。

漢字中,跟原始的占筮術有關的一些文字,也採用了原始的記數符號,如「爻」字,甲骨文作 ,由兩個「五」構成。

 

「教」字甲骨文作 也含有兩個「五」字構成的「 」。

「學」字甲骨文作 ,像兩手擺弄數字。

 

2、結繩說


在文字產生以前, 原始人經歷了一段用實物幫助記事的時期。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之聖人易之以書契。」

 

《莊子·胠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 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許慎《說文》「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結繩有方法,鄭玄說:「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我國雲南的獨龍族人以前出門時,在繩上打結來計算日子。

 

哀牢山區的哈尼族老人,結繩的方法來記載村是發生的事。

 

從古代南美洲秘魯的印第安人那裡能瞭解到古代結繩的一些情況,用一根木棒,上面繫著長長短短的繩子,上面打了許多結。

 

結頭離棒越近,表示事越緊要。

 

黑結表示死亡,白結表示銀子或和平,紅結表示戰爭,黃結表示數目。

 

單結是十,雙結是百,三結是千。

 

結繩只起到幫助記憶的作用,它本身還不可能獨立地完整地記錄事情,所以結繩不是文字。

 

但祖先在後來造字是,可能借鑒結繩的方法。

 

在金文中有些數字,很像結繩的形象:

 

十 卄 卅

 

甲骨文為了刻寫的方便,寫作 ,有繩無結。

 

3、倉頡造字說


倉頡造字說,有許多傳說。

 

《荀子》「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韓非子·五蠹》「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

 

李斯《倉頡篇》「倉頡作書,以教後詣。」

 

傳說中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有四隻眼睛,看東西十分清楚, 抬頭看見月亮的時圓是彎,低頭看見各種鳥獸的腳印,從中得到啟發,創造了文字。

 

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

 

其實,漢字是不可能由一個人創造出來的。

 

漢字形體繁多,又存在著大量的異體字,足以說明漢字不是一時一地一人的創。

 

倉頡只作了文字的整理工作。

 

是眾多人中的一個。

 

另外,歷史上並不一定有倉頡這個人。

 

中國傳說中的人名,大多是根據其某種功績而起的,如:有巢氏,指發明建造房屋的最早祖先。

 

燧人代,指鑽燧取火的祖先。

 

倉頡,音近創契,是對古代史官的追稱。

 

二、漢字產生的主要途徑

 

從考古的資料來看,漢字產生的主要途徑有兩個:圖畫和契刻。

 

1、圖畫


漢字起源於圖畫,已為學術界所普遍接受。

 

古人很早就有「書畫同源」的觀念。

 

宋休鄭樵《通志·六書略》中說;「書與畫同出。」

 

漢字從圖畫發展而來。

 

圖畫逐漸失去圖畫性質,符號性增強,這就是文字產生的過程。

 

金文中的有些文字逼真,與圖畫幾乎沒有多大差別:

 

象 牛 魚

 

龜 弓 鼎

 

砍頭 殺豬 持刀

 

漢字起源於圖畫,是沒胡疑問的。

 

但圖畫並不是文字。

 

只有當圖畫具有了一定的讀音和含義時,才能成為文字。

 

一般認為當圖畫用作族徽的時候,才成為文字。

 

2、契刻

 

契刻,是竹木上物體上刻畫記號。

 

其作用主要是記數。

 

漢字起源於契刻是比較新的說法。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後只聖人易之以書契。」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隋書·突厥傳》「突厥無文字,刻木為契。」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一百一十三個刻畫符號。

 

柳灣陶器刻畫符號組合更為複雜,如: 。

 

可以識為:日,井,五,冊,午,巾。

 

3、漢字產生的時代和漢字體系和形成

 

漢字產生於仰韶文化或大汶口文化。

 

因為在仰韶文化時期,普遍發現了陶器刻畫符號。

 

大汶口文化略晚於仰韶文化,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

 

在山東莒縣出土的灰陶缸上發現了四個象形符號,學者認為這是原始漢字。

 

如:

 

學者認為是「旦」,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漢字體系一般認為產生於夏代。

 

《論語》「夏禮,吾能言之;

杞不足徵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徵之矣。」

 

夏代有文獻,可見,文字體系已經形成。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35

第二章 漢字的形體構造


一、傳統的六書說

 

「六書」說流行於戰國年代。

 

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 是當時漢字教學的科目。

 

《周禮》云:「保氏掌諫王惡,養國子以道,有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到了西漢末年,「六書」說經漢儒的發展,有了細目,首次將「六書」解釋為六種造字法。

 

關於六書有三家之說:許慎,班固,鄭眾。

一般人們採用許慎的細目,班固的次第。

 

漢字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創造的,而「六書」這一名稱的出現顯然比漢字的出現晚。

 

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的形體結構總結出來折條例,並不是先有六書,然後再根據六書造字。

 

六書之中,真正與漢字形體結構有關的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

 

轉注和假借只是用字之法,人們常說「四體二用」。

 

二、「六書」的具體內容

 

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e qu),日月是也。

 

所謂象形,就是畫成所要表達的物體,隨著物體的形狀而曲折宛轉,日月就是這樣的字。

 

象形字的特點:

 

A、它以富於真實感的圖像來表現詞義。

 

B、所記的一般是有形可像的指物名詞。

 

C、象形字歷史悠久,是漢字的構形基礎。

 

象形字的類別:

 

A、獨體象形。

 

(象形正例)詞所表現的是事物的整體,不需要有烘托。

 

如,日,月 山等。

 

B、合體象形。

 

(象形變例)詞所表現的常常是事物的分部,形態特徵不鮮明,需要造成環境陪襯。

 

字體中的線條一部分是用來描繪事物本體的,另一部分用來描繪相關事物的。

 

如,文、瓜、果等。

 

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

看了可以大體認識,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意義所在。

 

如:

 

指事字的特點:

 

A、象形字所表達的是具體事物,而指事字所表達的多是抽像概念。

 

B、表現方法上,象形字採取描畫物狀的寫實法,而指事多是運用指示符號的象徵法。

 

C、象形字是其它造字法的構形基礎,有的指事字在象形字的基礎上附加符號才能構成新體。

 

指事字的類別:

 

A、獨體指事,用純粹抽像符號所構成。如:「上」「下」兩字。

 

B、加體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上指示性符號,所加符號不能獨立成字,如「本」「末」等字。

 

C、變體指事,用增減筆畫來表現詞義,如「木」的一半為「片」。

 

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

 

比合二字或數字,會合它們的意義以成新義,以看出它們的意義。

 

如:

 

會意字的特點:

 

A、會意字一般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的表意符號所組成的復合體。

 

B、這種復合體表示一種新義,但又不是幾種表意符號的簡單拼合。

 

會意字的類別:

 

A.同體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的表意符號所組成。

 

如:林、森、從、眾、北等。

 

B.異體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表意符號組成。

 

如:析、受、休等。

 

會意字分析舉例:

 

逐 取 及 射 受 即

 

伐 武 育 朝 莫 糞

 

合成會意字的各個組成部份都叫「意符」。

 

會意字的兩種情況:

 

1、早期會意字,也叫商周會意字。

 

是用意符的形象來會合成意的。

 

如:及,兵、取等字。

 

2、晚期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義來會合成意的。

 

如:「少力」為「劣」,「不正」為「歪」,「不用」為「甭」。

 

《說文》中有「武」字,許慎解釋「武」字時引用了「止戈為武」的說法,把「止」理解為制止,這是不符合「武」字的造字意圖的。

 

秦漢以後,文字的象形性逐漸減弱,許多新造的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義來會合成意的。

 

這種會意字和前一種會意字是不同的。

 

會意兼形聲:

 

少數會意字的意符兼有表音功能,如「受」意符「舟」兼表音,為類字叫「會意兼形聲」。

 

也叫「亦聲」。

 

如:「貧」字,從貝從分,分亦聲。

 

「汲」字,從水從及,及亦聲。

 

4、形聲字

 

《說文》:「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意思是:取表示事物意義的字作為意符,取表示事物聲音的字作為聲符,意符、聲符合在一起,就是形聲字。

 

意符表示字的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聲音。

 

意符相同的字,意義大都與意符所表示的事物或行為有關。

 

如,以貝為意符的形聲字「貨財賄贈賞責貿賒貪費貴賤」等都是有財物有關的字。

 

以「手」為意符的字「打描找抬扮搶抖拋投」等字都和動作有關。

 

但形聲字表示意義範圍,關不表示詞義,但我們可以根據意符來辨認哪一個是本義或比較原始的意義。

 

(1)、運用形聲法造字的方法。

 

1、加注意符。

 

A、為本字加注意符。

 

一個字被假藉以後,再為本字加意符。

 

如:

 

莫---暮 益---溢 它---蛇

 

衰---蓑 雲---雲 止---趾

 

B、為借字加注意符。

 

一個字被假藉以後,再為借字加意符,如:

 

其---基 食---蝕 取---娶

 

辟---避 昏---婚 采---彩

 

2、加注聲符。

 

A、為本字加注聲符。

 

一個字被假藉以後,再為本字加聲符。

 

如:

 

晶---星 自---鼻 網---罔

 

「晶〔XING〕」字的本義是星星,後來被借為明亮的意義,讀JING,為了不使「晶」的意義過多,就在本字下面加了聲符「生」,成為「星」。

 

B、為借字加聲符。

 

一個字被假藉以後,再為借字加聲符,如:

 

食---飼

 

「食」是名詞,本義為食物,假借為「餵養」,後來又為借字加了聲符「司」,寫作「飼」。

 

在「餵養」意義方面,「食」和「飼」就成了古今字。

 

3、音意合成。

 

當語言中某個詞需要造字時,一方面根據這個詞的意義特點,從已有的文字中選取一個字來充當意符,另一方面根據這個詞的語音特點,從已有的文字中選取一個字來充當聲符,把意符和聲符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新字,如:

 

村 氮 氖 鈾 鎂

 

(2)、形聲字的一般結構形式。

 

形聲字占漢字總數的百分之九十。

 

一般的結構有以下六種:

 

1、左形右聲 江河梧桐快慢

 

2、右形左聲 鳩鴿胡期頸頭

 

3、上形下聲 草藻露箕管霧

 

4、下形上聲 婆娑案架臂臀

 

5、外形內聲 圃閣閨衷裹國

 

6、內形外聲 聞悶辯辨鳳風

 

(3)形聲字的特殊結構形式。

 

有一些特殊的形聲字的結構。

 

1、意符偏在一個角落裡。

 

如:

 

條 倏 修(分別從木 犬 彡)

 

栽 裁 載 哉 (分別從木衣車口)

 

2、聲符偏在一個角落裡。

 

如:

 

旗 施 旌 〔分別是其、也、生聲〕

 

從 徒 徙 (分別是從、土、止聲)

 

3、意符與聲符互相穿插。

 

如:

 

 

 

 

(4)、省形和省聲。有些形聲字的形符被省略了一部分,叫做省形,如:

 

考 《說文》「老也,從老省, KAO聲」。

 

有些形聲字的聲符被省略了一部分,叫做省聲,如:

 

融 「炊氣上出也,從鬲,蟲省。」

 

下面再舉數例:(省形)

 

星:從晶省,生聲。

 

纂:從食省,算聲。

 

耆:從老省,旨聲。

 

(省聲)

 

徽:從絲,微省聲。

 

融:從鬲,蟲省聲。

 

雪:從雨,彗省聲。

 

5、轉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歷史上對轉注的解說分歧最大,有常見的這麼幾家:

 

1、以清代江聲為代表,認為同一部首的字就是轉注。

 

2、以戴震、段玉裁為代表,認為互相訓釋的字就是轉注。

 

戴震《答江慎修論小學書》指出:「轉注--猶曰互訓云爾。

轉相為注,互相為訓,古今語也。」

 

3、以章太炎為代表,認為表示同源詞的字就是轉注。

 

4、還有對轉注作了新的解釋,不拘於許慎的界說,如朱駿聲,認為轉注是詞義的引申。

 

5、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本來沒有這個字,靠借來的同音字寄托所分表達的詞,令長就是這樣的字。

 

假借沒有造出新的書寫符號,但假借的結果往往會促使一些新字產生。

 

如,「其」字,被借來表示代詞以後,就另造了「箕」字來表示「簸箕」的意義。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36

第三章 漢字的發展與演變

 

一、歷代文字的特點:


1.商代的文字:最早成系統的文字。

 

A、金文:鑄在青銅器上。

 

B、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

 

文字特點:金文比較莊重正規,顯示出濃厚的原始性和圖畫性。

 

甲骨文是日常使用的文字,比金文草率,塊面的筆畫寫成了線條。

 

2.西周的文字:繼承商代文字。

 

文字特點:西周初金文與商代無多大區別,中期後,有如下特點:

 

A、塊面筆畫線條化。B、扭曲的線條平直化。

 

3.國的文字:可分兩大系。

 

A、西方周秦文字:大篆,如《史籀篇》中的「籀文」,《石鼓文》中的文字。

 

B、 東方六國古文:晉國的盟書文字。

 

此外,為了書寫的方便,已出現了早期的隸書,

 

4.國的文字:

 

規範的文字是小篆,李斯將大篆省改後制定。

 

秦隸的出現。除了官方文件和碑刻外,在日常生活中已普遍使用隸書。

 

5. 西漢的文字:

 

隸書盛行,成為正規的文字。

 

還出現了章書、行書、真書。

 

文字變化的兩大里程碑:

 

A:西周晚期,文字的線條化。

 

B、秦漢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1、 部首形體的變化。

 

如:

 

右耳旁的字:都郭鄭鄙。

(邑:與城邑有關)

 

左耳旁的字:陽阿除階陟。

(阜:與山陵和台階有關)

 

2、 簡省和訛變

 

纍:省作「累」。

 

書:從聿,者聲。

聿(yu),即筆。隸書省「者」成「曰」。

 

截:巀,從戈,雀聲。聲符訛變為「隹」。

 

更:從支丙聲,整體訛變了。

 

3、混同

 

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隸變後混同了。如:服、膾、朔。

(服:舟;膾:肉;朔:月)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38

第四章 古書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業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

 

(一)今字產生的方式。

 

主要有六種方式:

 

1、以古字為基礎,增加形符。

 

《左傳》「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中間的「竟」字後來寫作「境」,「反」字後來寫作「返」。

 

責債 昏婚 景影 其箕 止趾 共供 辟避

 

知智 然燃 要腰 孰熟 莫暮 取娶

 

2、以古字為基礎,增加聲符。

 

說文》「網,包犧氏所結繩以田以漁也。」

 

段注「網」字,認為「網」字後來寫作「罔」,增加了聲符「亡」。

 

自鼻 食飼

 

3、改變古字的形符。

 

《周易》「包犧氏沒,神農氏作。」

 

其中的「沒」後來寫作「歿。」

 

說悅 赴訃 錯措 振賑 唱倡 斂殮 隔膈

 

4、改變古字的聲符。

 

《管子》「乃能戴大圜而大方。」

 

其中的「圜」後來寫作「園」。

 

改變了其中的聲符。

 

邪耶 譙誚 蕃藩 揮撝

 

5、完全改變字形,今字與古字在字形上無關。

 

要邀 伯霸 戰顫 身娠 陳陣

 

6、對古字略加增損。

 

大太 不丕 母毋

 

(二)、古今字記錄本義引伸義假借義的情況。

 

1、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伸義。

 

「取」為捕取之義,引伸為婚姻上的娶妻,後專門造了「娶」字,成為古今字。

 

其它的例子為:

 

解懈 家嫁 支肢 道導

 

2、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

 

與歟 戚慼 辟避

 

3、今字記錄本義,古字記錄引申義。

 

「益」本義表示不溢出,後引伸為利益,造了「溢」字表示本義,「益」表示引伸義「利益』。

 

責債 原源

 

4、今字記錄本義,古字記錄假借義。

 

「隊」表示從高處落下,後來借為列隊,又造了「墜」字表示本義。

 

正征 或域 須鬚 徐徐 匡筐

 

(三)、古今字與假借字的關係.

 

古今字與假借字有交叉關係,但兩者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古今字立足於時代的不同,假借字立足於意義與它的本義是否有關。

 

如「辟避」兩字,在「避開」的意義上,古用「辟」,今用「避」,兩字有古今字的關係。

 

但在先秦的古籍中,用「辟」表示「避開」,並不是它的本義,其本義是刑法一類。

 

所以,「辟」是本無其字的假借字。

 

又如「何荷」,在負荷義上古用「何」,今用「荷」,可以稱為古今字,但「荷」字的負荷義不是它的本義或引申義,所以「荷」又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二、異體字

 

(一)、異體字的概念

 

兩個或兩個以上形體不同而讀音和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做異體字。

 

因為漢字並不是一時一地一人所造的,加上漢字的構字方法比較多,記錄同一個詞的書面符號就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形體。

 

甲骨文中有的字多至幾十種寫法。金文也有不少異體字。

 

戰國時代,更中「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廢除了不少異體字。

 

從前文字學家根據《說文》,把《說文》所有的,認為是正體,其它的認為是變體或俗體。

 

(二)、異體字產生的途徑

 

1、構字法不同的異體。

 

運用會意和形聲的不同構字法產生的異體。

 

如:

 

岳嶽 野埜 體體 淚淚

 

溺溺 筆筆 地地 仙僊

 

灶灶 巖巖

 

2、構字法相同的異體字。

 

主要見於形聲字。

 

A、形符不同的異體:

 

杯盃 歎嘆 睹睹 遍遍

 

欣忻 褲褲 裸裸 咬咬

 

B、聲符不同的異體:

 

咽嚥 啼唬 梅梅 拯撜

 

啖啗 隘阨 蝶蜨 勳勳

 

線線 煙煙

 

C、形符、聲符都不同的異體:

 

訴愬 俯頫 吻吻 趟蹚

 

村村 視視 剩賸 跡蹟

 

D、偏旁位置不同的異體:

 

夠夠 和和 慚慚 匯匯

 

略略 蘇蘇 群群

 

棋碁 鞍鞍

 

E、省形或省聲構成的異體:

 

星星 蚊蚊 累纍

 

3、古字遣留下來產生異體:

 

與 則 殺 以

 

禮禮

 

4、隸定時產生的異體:

 

小篆隸定時,同一個字有的人這樣隸定,有的人那樣隸定,就產生異體字。

 

如:

 

忘 前 侯 乘

 

春 最 並 臀

 

享 雍 兕

 

5、俗體字產生的異體:

 

為了書寫方便,民間流行著一些不符合規範的俗體字,如:

 

吳吳 果果 鼓鼓 萬萬

 

燈燈 冊冊 冰冰


還有少數因為封建時代的避諱而造成的異體字。

 

如「丘」寫成 「 」。

 

 「玄」寫成「 」。

 

(三)、異體字的辨別:

 

異體字必須音義完全相同。

 

在某一時期內無論情況下都可以互 相替代。

 

但有些字,古代的讀音讀音和意義有區別,就不能看作異體 字。

 

如:「於」和「於」。

 

「於」是「烏」的古字,即烏鴉。

 

虎豹為群,於鵲與處。--《穆天子傳》

 

而「於」是個虛字。

 

有些字,雖然自古同音,但意義廣狹不同,也不是異體字。

 

如:「酤」和「沽」。

 

「酤」專作「賣酒」用,而「沽」除了酒以外,還可以是其它東西。

 

異體字的存在,對閱讀和寫作有害無益,我國於1955年12月公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淘汰了1055年異體字。

 

但在古文獻中,異體的存在是既成事實,故而一定要學習異體字。

 

三、 繁體字

 

(一)、歷代簡俗字的盛行推進了漢字的簡化

 

1、筆畫趨簡的俗體字

 

以前,一般通用的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型。

 

即正體字與俗體字。

 

正體,指正式文書和典籍通用的字。

 

俗體字,指民間通用的字,包括異體字、行業字、手頭字等。

 

在日常應用以及寫本,刻本和碑版中,俗體字隨時可見。

 

唐蘭認為:「由商周古文字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由隸書到正書,新文字總是舊文字的簡俗字。

 

明以後刻書,俗字漸少,但在詞曲小說裡還保存著,下層社會流行著,一直到現在。」

 

2、帛書竹簡裡的簡俗字

 

一般認為簡俗字從漢代開始,但甲骨文中以「羊」為「祥」,以「復」為「復」,「又」為「 祐 」,「有」為「 姷 」。

 

六國古文以眾為眾,堂為堂。

 

都可以看作簡俗字。

 

馬王堆帛書中簡俗字。

 

如:

 

冬(終):是以聖人冬不為大。

 

仁(仞)台(始):百仁之高,台於足下。

 

竹簡《孫子兵法》中簡俗字。

 

如:

 

皮(彼):知已知皮,百戰百勝。

 

古(姑):古試之,得而用之。

 

漢墓出士的醫藥簡牘

 

滓:宰

 

孫:孫

 

防風:方風

 

當:當

 

膿:農

 

梧實:吾實

 

3、字書裡的簡俗字

 

《說文》中的簡俗字

 

眾:眾

 

灑:灑

 

個:個

 

《干祿字書》中的簡俗字

 

棲:棲

 

糴:糴(di)

 

辭:辭

 

聽:聽

 

解:解

 

節:節

 

4、歷代著名碑版裡的簡俗字

 

萬萬 無無 笑笑 辦辦

 

蟲蟲 糧糧 質質 禮禮

 

名人法帖中的簡俗字

 

時時 蓋蓋 學學 傳傳

 

(二)、漢字的簡化

 

漢字的發展總趨勢是簡化,《康熙字典》中存在著大量的繁體字,一個字甚至有幾十筆。

 

給人們的書寫帶來的許多不便。

 

據說,康熙皇帝巡視江南的時候,來到了杭州靈隱寺,寺內丈老請他題個匾額。

 

康熙提起筆來,很快寫了個「雨」字頭,康熙原想字個繁體的「靈」,只是由於「雨」字得太大了,剩下的部分再也寫不下。

 

正在為難的時候,手的一個大學士在手掌上寫了個「雲」。

 

康熙就在雨字下寫了個「雲」。

 

於是,「靈隱寺」就成了「雲林禪寺」。

 

1956年1月。

 

國務院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至64年共公佈簡化字2238個,匯成了《簡化字總表》。

 

77年,公佈了《二簡》,由於缺少群眾基礎,造成了文學作用的混亂,結果被廢除了。

 

簡化漢字的幾種方法:

 

1、 局部刪除:競競;聲聲;廣廣。

 

2、 同音替代:

 

穀--谷:谷為山谷之谷。

 

後--後:後為古君子之稱,或皇帝之妻。

 

僕--僕:僕為跌倒。

 

幾--幾:幾為矮桌。

 

饑--饑:饑為飢餓,不是饑荒。

 

同音替代字來源於意義不同的同音字。

 

《史記•孝景本記》:孝文

 

時,前後有三男。

「前後」,指皇帝前妻,不是先後。

 

3、 另造簡字:

 

塵塵;驚驚;寶寶;滅滅。

 

4、 草書楷化:

 

當當;韋韋。

 

5、 改換偏旁:

 

擬擬;僑僑。

 

6.採用古字、異體字、俗體字:

 

網網(古字)

 

從從(古字)

 

無無(異體字)

 

陽陽(俗體)

 

燈燈(俗體)

 

7、用簡單的符號代替繁難部分:

 

風風;鄧鄧;鳳鳳;趙趙;聖聖。

 

常見繁體字舉例:

 

導幫滬台戲雜術國鑰階隸樣報電藥腦鄧關廳總燈鐵澤漢書靈雲龍鳳飛萬號憂犧盤優築實適啟糧趕幣標樸嚇樹頭飛觸臘擊處種擊墳爺憶應熱滅聽認務衛掃傷擬價艱殲豐爾寧寫曆罷鄉嚴農邊厭遷窮義陰藝隱戰猶偉學為進發達蘇孫麗應變機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同形字的問題

 

有些簡化字與古書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如:

 

蠟---蠟:

 

蠟:la,本義為蜂蠟,簡化字為蠟。

 

蠟:zha,本義為蟲蛆,古書中常用來表示年祭百神,與蠟的簡化字成為同形字。

 

術---術:

 

術:shu,本義為邑中的道路,引申為方法、學術等,後簡化為

 

術。

 

術:zha,秫的初文,是一種粘性的穀物,也指可以入藥的植物,如「白朮」「蒼朮」等。

 

2、同音替代字的問題

 

簡化字中有些字來源於意義不同的同音字,兩者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

 

後:表示君子,與後來的後不同。

 

僕:表示跌倒,同於僕人的僕。

 

幾:表示桌子,不同於幾何的幾。

 

谷:表示山谷,不同於表示糧食的穀。

 

征:表示征伐,不同於徵兆的徵。

 

丑:十二地支的名稱,不同於醜惡的醜。

 

3、兩字共簡為一字

 

有些簡化字有兩個或以下的相應的繁體字:

 

獲----獲(獵獲),穫(收穫)。

 

歷----曆(曆法),歷(歷史)。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40

第五章 古漢語詞彙


一,詞彙和詞義的繼承和發展

 

1,詞彙的繼承和發展

 

(1)、漢語的穩定性主要表現在漢語詞彙的繼承性上,語言中的大量基本詞彙是幾千年不變的。

 

這些基本詞彙從甲骨文時代就用到現在。

 

它們主要是:

 

自然現象的詞:風雨冰雪星火水山天地日月。

 

肢體名稱:心手頭皮眉耳。

 

親屬名稱:父子母祖孫。

 

生產的詞彙:田獲。

 

(2)、語言中有些詞因社會的變化而消失了,成了死詞,也叫歷史詞。

 

如:

 

古代的官職:丞,里正,封人,三公,車右。

 

古代的活動:祠,祓。

 

古代的制度:刖,大辟,臏。

 

古代的器物:簞,干,執金吾,爵。

 

古代的名稱:耆(qi)六十歲老人。

 

耋(die)七十歲老人。

 

耄(mao)八十歲老人。

 

特:三歲的獸。

 

(3)、有些詞雖已消失,但在語素中還保留著,如:

 

金城湯池:湯:熱水。

 

池:護城河。

 

(4)、詞彙的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產生了大量的新詞。

 

如:

 

先秦時,產生了大量的動詞,形容詞和代詞。

 

魏晉南北朝時,產生了量詞。

 

漢唐時,由於通西域,產生了西域藉詞:葡萄,酥,獅子,石榴。

 

佛教藉詞:漢至南北朝時:禪,菩提,僧,和尚,尼,地獄。

 

甚至像「世界」也是佛教藉詞。

 

「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楞嚴經》可知,世界是包括時間和空間。

 

還有「因果、法寶、園滿、魔鬼,功德無量,五體投地」等都是佛教用語。

 

西洋藉詞:鴉片,公司,火輪車

 

近代,新的詞彙大量產生,據王力先生的觀點,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起了急劇變化,新詞大量產生。

 

「從鴉片戰爭到戊戌政變,新詞的產生是有限的,從戌政變到五四運動,新詞增加得比較快。

 

五四運動以後,一方面把已經通行的新詞鞏固下來,另一方面還不斷地創造新詞,最近五十年漢語發展的速度超過以前的幾千年。

 

2、詞義的繼承和發展

 

古往今來,詞義發生了許多變化。

 

(1)、形義相同。

這些詞不多。大多的詞多發生了詞義的變化。

 

(2)、形同義異。

有些詞古今詞義發生了很大變化,如:

 

頸:戰國時指脖子前面部分。漢後,表示脖子。

 

眼:漢代指眼球,後指目。

 

嘴:原指鳥嘴,後指人嘴。

 

皮:先秦指獸皮,人皮為膚。

 

行李:使者。

 

故事:舊的事情。

 

老師:使部隊疲勞。


二、古漢語詞彙的構成

 

1、古代漢語的單音詞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佔了約80%以上,如《說文》中的9353個字都是單音詞。

 

莊子《逍遙游》中只有80個雙音詞。

 

《詩經》中的單音詞佔了90%。

 

但在現代漢語中,雙音詞佔了大多數。

 

單音詞向雙音詞發展,有以下幾種情況:

 

A、 加上詞綴,如:

 

虎:老虎。

 

舌:舌頭;

 

房:房子

 

B、 以單音詞合成復合詞,如:

 

朋友 語言 國家 贈送 道路

 

法制 縱橫 討伐 拋棄 經濟

 

這些詞拆開來,在古漢語中都可以單獨使用。

 

C、 以新的雙音詞代替單音詞,如:

 

伐:攻打。

 

川:河流。

 

津:渡口。

 

遏:阻止。

 

乖:違背。

 

丐:乞求。

 

股:大腿。

 

祛:袖口。

 

2、古漢語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復音詞,在《詩經》中就已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復音詞,但數量不多。

 

如:

 

君子 淑女 天子 土地 百姓

 

木瓜 犧牲 陛下 執事 丈夫

 

扶搖 翱翔 聖人 行李 喟然

 

3、 古漢語雙音詞的構成

 

漢語的音節數量比較少,據統計,如果不計聲調的話,漢語的音節僅有399個,考慮聲調的話,也只有1191個音節。

 

要以有限的音節表達無限的事物,勢必導致大量的同音詞。

 

如:元原源阮袁垣圓洹媛轅轅猿沅芫。

 

又如:孤觚姑沽蛄菰鴣酤辜。

 

如果用雙音詞來記錄事物,同音的可能就大大減少,故而漢語就向雙音化發展。

 

雙音詞可以分成以下幾類:聯綿詞、重言詞、附音詞、復合詞。

 

A、聯綿詞。

 

又叫連語。

 

聯綿詞的最大的特點是兩個音節,一個語素,連綴成義不能拆開。

 

清朝大學問家王念孫云:「凡連語之字,皆上下同義,不可分訓,說者望文生義,往往穿鑿而失其本指。」

 

古時候,也有人硬把聯綿詞拆開解釋的。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對「猶豫」是如此解釋的:猶是犬,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故稱猶豫。

 

其實,猶豫是一個聯綿詞,只是兩個音節的記錄,也可以寫成:猶於、尤於、由余等多種形式。

 

又如,「庖犧」,也可以寫成包犧,炮犧,伏犧, 伏羲,密戲等,共有十幾種寫法。

 

海寧有個叫朱起鳳的,他的祖父是清末進士,掌教於海寧安瀾書院。

 

常叫朱起鳳批改學生的試卷。

 

一次,朱起鳳發現學生試卷上有「首施兩端」這個詞,就用紅筆改成了「首鼠兩端」。

 

第二天,學生質問,連後漢書都未看過,怎能批試卷。

 

朱起鳳在《後漢書》中果然找到了首施兩端這個詞。

 

原來,首施和首鼠是聯綿詞,可以通用。

 

朱起鳳接受了這個教訓,決心要編一部書,把這些聯綿詞收起來,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編成《辭通》這部書。

 

在書寫形式上,聯綿詞因聲見義,所以用字常常不同,如:

 

旁薄 旁礡 磅礡 旁魄

 

踟躕 踟躇 躊躇

 

匍匐 匍伏 伏服 俯伏

 

黽勉 密勿

 

B、重言詞。

 

重迭二相同的音節的詞。

 

前人叫重言,重迭後往往產生新義,如:楊柳依依。

 

依依:飄動貌。

 

雨雪霏霏。霏霏:雪大貌。

 

四牡業業。

 

業業:高大的樣子。

 

四牡翼翼。

 

翼翼:整齊的樣子。

 

C、附音詞。

 

在單詞的前後附加一個詞綴,如:有苗、有司、阿誰、句吳、惠然、確乎、率爾。

 

D、復合詞。

 

有以下幾類:

 

專名複詞:管仲 陽城 相國 公輸盤

 

並列複詞:干戈 恭敬 恐懼 賓客

 

偏正複詞:布衣 狐裘 黔首 諸侯

 

支配複詞:執事 將軍 司命 張楚

 

主謂複詞:月食 御用 霜降 帑藏

 

古漢語的復合詞的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時期,最初,這種結合還不固定,存在著如下特點:

 

(1)組成合成詞的單音詞仍可以單獨使用,如: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2)復合詞的詞序尚不固定。

 

恭敬--敬恭;

 

險阻--阻險;

 

困乏--乏困。

 

(3)偏義複詞的存在。

 

這種偏義複詞的兩個語素,只有一個起作用,另一個僅起陪襯作用。

 

如:

 

緩急:急 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

 

禍福:禍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得失:失 多人不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洩。

 

異同:異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成敗:敗 先帝曾與太后不快,幾到成敗。

 

寒暑:寒 無羽毛以御寒暑。

 

作息:作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偏義複詞多數是由反義詞構成的,但也有由相關的詞構成的,如:

 

車馬:車 大夫不得造車馬。

 

耳目:耳 快耳目者,真秦聲也。

 

(4)注意區分復合詞和詞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大顧臣於草廬之中。

 

(卑:身份低;鄙:見識淺)

 

公疾病,求醫於秦。

 

(疾:毛病;病:病重)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其它的如:響應、地方、國家、都市(都城的集市)、事情(事物的實情)、消息(消長)。

 

三、古今詞義的異同

 

隨著社會的進步,漢語的詞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的詞義消失了,有的詞義新產生了,致使古今詞義發生了差異。

 

1、 古用今廢詞

 

指在歷史上被淘汰了的詞,造成舊詞死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A、歷史事物的消亡。

 

歷史上許多事物至今已經消失,反映這些事物的詞語也隨之死亡。

 

如:

 

觥:古代一種有獸頭形器蓋或整個器物作獸形的酒器,現在已不用這種酒器。

 

笏:君臣在朝庭上相見時手中拿的手版。今已不用。(hu)

 

殳:古代一種梃杖類長兵器。(shu)

 

禊:三月上巳臨水祓除不祥謂之禊。這種風俗早已消除。

 

古代的青銅器,現大多已不用,故這些名稱也成了死詞,如:

 

鬲:古代三隻腳的炊器,樣子像鼎。(ge)

 

簋: 古代青銅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圓口,兩耳或四耳。(gui)

 

爵:盛酒的禮器,形似雀,青銅製。

 

觚:中國古代盛行於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用青銅製成,口作喇叭形,細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條稜角。(gu)

 

B、被別的詞語所代替。

 

舊詞所反映的事物等仍在當代社會存在,但改變了說法。

 

如:

 

倡優:演員。

 

行李:使者。

 

從事:官員。

 

搶:觸、碰。

 

2、古今傳承詞

 

可以分為二類:

 

1、 古今義同詞

 

屬於基本詞彙,如:天地山水風火雷電大小東西黑白等。

 

幾千年來,這些詞彙沒有改變。

 

但它們都是自上古一直使用到現在的,也可以說是古詞語。

 

2、 古今義異詞

 

古今詞義大都有同有異,呈現複雜的情況。

 

(1) 從詞義的演變的結果看,有詞義擴大、縮小、轉移三類。

 

詞義擴大:

 

焚:本義是放火燒田進行圍獵,《說文》:焚,燒田也。

後泛指一切焚燒。

 

色:本義是臉色。《戰國策》: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

後擴大為:顏色,色彩。

 

裁:本義為裁衣。《鹽鐵論》:故衣弊而革裁,法弊而更制。

後擴大為裁斷。

 

睡:本義為坐著打瞌睡,後擴大為睡眠。

 

詞義縮小:

 

臭:氣味,後縮小為難聞的氣味。

 

墳:用土堆積成的高地,後縮小為掩埋屍體的土堆。

 

丈夫:本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後指女子的配偶。

 

詞義轉移:

 

走:跑---行走。

 

獄:案件--監獄。

 

誅:責求--殺。

 

貨:財物--商品。

 

(2) 從詞義變化的色彩看,如:

 

謗:今義是誹謗,貶義詞;

上古是中性詞,意義為議論。

 

「能謗幾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賄:今義指受賄,古義指財物。

《詩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復辟:古義:恢復君位;

今義:恢復舊制度。

 

爪牙:古義:得力助手;

今義:走狗。

 

封建:古義:分封諸侯;

今義:封建制度。

 

鍛煉:古義:對人的誣陷義;

今義:體育鍛煉。

 

謠言:古義:歌謠;

今義: 流傳的無事實的根據的話。

 

下游:古義:地位低下。

今義:品德低下。

 

吹噓:古義:

替人宣揚;

今義:說大話。

 

(3) 從詞義的輕重看

 

恨:遺憾---仇恨。古輕今重。

 

怨:恨---不滿。古重今輕。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42

第六章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詞的本義


1、 關於本義的概念

 

詞的本義是指根據字形分析和考核文獻所能證明的詞的最早意義。

 

應注意的是,詞的本義不一定就是詞的原始意義。

 

因為語言的歷史比文字的歷史要早得多。

 

由於缺少文獻資料,它們當初的意義是什麼,現在無從得知。

 

我們所說的本義是指在文獻語言所用的幾個意義中作為引申起點的那個意義,是指造字時代的詞義,而不是漢語發生時代的原始義。

 

2、 掌握本義的意義:提綱挈領,掌握詞義系統。

 

如:

 

益:有以下幾個義項。

 

(1) 水漫出來:雍水暴益。

 

(2) 增多:少益嗜食,和於身。

 

(3) 富裕:如此者,其家必日益。

 

(4) 利益、好處:滿招損,謙受益。

 

(5) 更加:如水益深,如火益熱。

 

甲骨文字形象水從器皿中溢出,故而

 

(1)是本義。漫出來必是水增多,引申出

 

(2)義來。因為財富的增加就是富裕,故引申出富裕義

 

(3),增加常常會得到好處,於是引申為利益,虛化後就成了副詞,表示「更加」義。

 

3、 怎樣探求詞的本義

 

A、借助詞的書寫形式。

 

詞的本義,一般來說,可以在字形上反映出來。

 

象形字可以提示字的本義,但象形字的形體與本義有時並不一致,如「牛」「羊」的古文字象牛頭、羊頭,不能因此認為它們的本義就是牛頭、羊頭。

 

又如「尾」字,甲骨文像人的尻部有尾飾,其中的人形是為了體現尾巴而加的,不能據此認為「尾」的本義是有尾巴的人。

 

會意字的本義比較抽像,不宜對字形作拘泥的理解。

 

如:「逐」字,甲骨文的字形象追逐野豬,但它的本義卻不限於追野豬,而是泛指追逐所有的禽獸。

 

形聲字的本義是由形符和聲符分別表示的。

 

一般形符表示與本義有關的類屬。

 

通過分析字形掌握本義,依據的重要工具書同《說文解字》,但其中不少資料的解釋是缺乏科學根據的。

因而要參照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字材料。

 

C、 考核文獻


如果僅僅根據字形分析而脫離文獻,探求本義是不科學的。

 

如「高」字,古文字象建築在高台上的房子,如果只看字形,可以解釋為宮室、樓房、亭榭等,但只要一結合具體的文獻,「高」表示空間的高上和氏族的輩份的高上。

 

又如:「朝」,古文字形日月同處於莽之中。

從客觀上看,這種景象不僅限於朝旦,每月的八、九月前後昏暮時也可能出現,所以,光憑字形,難以確定它的本義是朝旦還是昏暮,也可以解釋為從草明聲的「萌」,但一結合古文獻,它的意義就十分明白了。

 

二、詞的引申義

 

1、 引申義的概念

 

由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

或在本義的基礎上繁衍派生出來的意義。

 

2、 詞義引申的方式

 

延展引申:

 

隆:本義為山的高處,引申為一般的高。

 

緣:本義是衣邊上的花飾,引申為沿著。

 

條件引申:

 

寺:本義是官署,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情況下,引申為佛寺。

 

錢:本義是農具,在作為交換物的媒介物後,引申出貨幣義。

 

比喻引申:

 

英:本義是花,後把花比喻為傑出的人物。

 

斗:本義是帶柄的酒器,後比喻為北斗。

 

鄰近引申:

 

腳:本義是小腿,後引申出「足」。

 

領:本義是脖子,後引申出「衣領」。

 

詞性引申:

 

履:本義踩、踐,後引申為鞋。

 

居:居住,後引申住所。

 

3、 詞義引申的類型:

 

A、 放射型:

 

問:詢問:

 

---慰問

 

---過問

 

---音訊

 

---責問

 

---審訊

 

B、 連鎖型:

 

防:堤壩--堵水--禁阻--約束--規範

 

以防止水。《周禮》(堤壩)

 

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堵水)

 

枉漸防萌。(禁阻)

 

以禮義防民。(約束)

 

行有防表。(規範)

 

C、 綜合型

 

時:季節

 

--時候

 

--時常

 

--時代

 

--時機

 

--時運

 

--按時

 

--當時

 

4、 引申義的讀音和書寫形式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通常是由一個字來表示的,讀音也相同,但有些詞義引申後也改變了讀音,有的甚至造了新字,如:

 

解:由分割、分解引申為鬆懈,改詩塊塊讀為xie,寫作懈。

 

景:由日光引申為陰影,改讀為ying,寫作影。

 

取:由割取耳朵,引申為娶妻,由上聲改讀為去聲,後寫作娶。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2:44

第七章 同義詞的辨析


漢語是一種成熟的語言,其成熟性表現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從數量上說,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的數量大量增加。

 

質量上說,漢語具有較多的同義詞和多義詞,能準確地表情達意,敘事狀物。

 

同義詞的存在,標誌著漢語的豐富性和精密性,從學習語言的角度說,辨析同義詞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1、 同義詞的特點

 

同義詞是指語言中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這種詞在古漢語中是大量存在的,如:侵、襲、伐、征等都有「進攻」的意思。

 

疏、決、排、瀹,都有「疏浚」的意思。

趨、行、走、足、步,都有「走」的意思,它們都是語言中的同義詞。

 

同義詞之間關係是錯綜複雜的,一般來說,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等義詞。

 

如:黎民、黔首;

我、余;

使者、行李。

 

這類同義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替代,但數量甚少。

 

第二種:部分意義相同的同義詞。

 

語言中的詞大都是多義詞。

 

兩個多義詞在某個義項上是同義詞,但在其它意義上就不一定是同義詞。

 

如:生、長。

 

生:有「生長」「活」「不熟」等意義。

 

長:有「長處」「經常」「生長」「撫養」等意義。

 

這兩個詞只有在「生長」的意義上才是同義詞。

 

如:

 

堂下生藿藜,門處長荊棘。

 

這句話中,「生」和「長」互文,是個同義詞,但在其它意義上就不是同義詞了。

 

第三種:近義詞。

 

二個詞的意義基本相同,但有細微的差別。

 

如:饑和餓。

 

《說文》中這二個字相互解釋。

 

「饑,餓也。」

「餓,饑也。」

 

但在實際運用上,這二個詞還是有差別的。

 

「饑」是一般的飢餓,「餓」是嚴重的飢餓。

 

如:「語曰:『家有常業,雖饑不餓。』」

 

「寧一月饑,無一旬餓。」

 

高誘註:饑,食不足;餓,困乏也。意義有不同之處。

 

其它如:追、逐;(追:把對像追回來;逐:追趕)

 

弒、殺;(弒:子殺父、臣殺君;殺::殺戮)

 

疾、病;(疾:病重、傷重;病:一般的病)

 

2、 同義詞的形成

 

同義詞是隨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加深,不適應語言表達的需要而逐漸產生的,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幾方面:

 

A、 詞義發展變化的結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詞義也在不斷引申發展,由上古的本義可以引申出許多引申義,二個詞的引申義之間很可能產生同義現象。

 

如:遷和徙。

 

上古時,它們的本義相關很大。

 

如:

 

遷:登也。

 

徙:移也。

 

遷的本義是指由下向上遷移,如:出於幽谷,遷於喬木。

 

後引申為一般的遷移,才和「徙」成了同義詞。

 

又如:旨和指。

 

旨的本義是味道美,《詩經》「爾酒既旨,爾餚既嘉。」

 

指的本義是手指,《左傳》「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兩個詞本非同義詞,後來,兩個詞都引申作「意指」,才成同義詞。

 

如:

 

《周易》「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漢書》「文約指明。」

 

B、 方言詞語的吸收

 

中國是一個方言眾多的古國,至今仍有北方話、吳語、湘語等八大方言區。

 

方言語被共同語吸收後,成為同義詞。

 

西漢揚雄著《方言》,記載在大量古代的方言同義詞,如:逝徂適往。

 

《方言》說:逝,秦晉語也;

徂,齊語也;

適,宋魯語也。

 

往,凡語也。

 

C、 古詞語的襲用

 

漢語有悠久的歷史,不同時代人們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表達也形成了大量的同義詞,如:學、校、庠、序,是一組同義詞,都指學校。

 

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又如:怕和畏,也是同義詞。

 

上古用「畏」,不用「怕」;

 

如:「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聖人之言。」

 

《論語》「怕」字的本義是「無為」,直到唐代才開始用「怕」表示害怕。與畏成為同義詞。

 

D、 階級意識的影響

 

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封建社會,十分講究「禮」,古漢語的詞彙也打上了等級的印記。

 

比如古代有一組表示死亡的詞語,用來適用於不同等級的人。

 

《禮記》:「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古語中的辟諱也會產生同義詞,如「世」和「代」,上古只用「世」,表示世代,唐代為了避李世民的名諱,才改稱為「代」,於是世和代成了同義詞。

 

委婉語的使用也有助於同義詞的產生,如「尿」,為了委婉,可以說成「旋,如廁,更衣」。

 

3、 同義詞的作用

 

同義詞的使用使文章富於變化,提高了文章的藝術性。如《詩經伐檀》的三章的第一句分別是: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側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唇兮。

 

「干側唇」同義詞的使用,使詩句富於變化,提高了詩了表現力。

 

在虛字的使用上,古人也常常選用同義虛字,使文句生動活潑,如:

 

忠焉能勿誨乎?

 

愛之而勿勞乎?

 

焉和之,是同義虛字,變化使用,使文章富有變化。

 

古漢語中常常出現同義詞連用的現象,為合成詞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如:

 

季夏之月,鷹乃學習。

 

習,從羽,與鳥飛有關。

 

本義:小鳥反覆地試飛。

 

其它如:

 

商賈:

 

賈:古代特指坐商;

 

商:一般指行商。

 

辭讓:

 

辭:推卻不受。

 

讓:退讓、謙讓。

 

同義詞存在,為古籍和工具書的訓釋提供了方便,人們常用同義詞來解釋詞義,如:

 

叔,拾也。

 

黨、曉、哲,知也。

 

迓,迎也。

 

4、 同義詞的辨析

 

A、 詞義的範圍不同

 

人、民

 

「人」是人類社會的成員。

 

「民」是「人」當中被認為愚昧無知的部分。

 

帛、幣

 

「帛」是絲織品。

 

「幣」是用作禮物的絲織品。

 

聽、聞

 

「聽」一般的聽,「聞」指聽見。

 

B、 詞義的輕重不同

 

疾、病

 

「疾」是一般的病,「病」指傷重,病重。

 

「疾甚曰病」。

 

饑、餓

 

饑,一般的餓。

 

餓,嚴重的飢餓。

 

C、 反映事物的角度不同

 

完、備

 

完,指形體的完整。

 

備,指數量的齊全。

 

恭、敬

 

恭,重在外貌上的有禮。

 

敬,指內心的尊崇。

 

D、 感情色彩的不同

 

征、伐

 

征,上進攻下,有道進攻無道。

 

伐,諸侯之間的互相進攻。

 

誅、殺、弒

 

誅,殺死有罪者。

 

殺,中性詞。

 

弒,下殺上。

 

E、 性狀情態不同

 

坐、跪、跽

 

坐,席地而坐,臀部依著腳跟。

 

跪,臀部離開腳跟。

 

跽,跪而聳身直腰。

 

F、 語法功能不同

 

恥、辱

 

恥,常用作意動。

辱,用作使動。

 

5、 辨析同義詞時的幾個概念

 

互訓:兩詞相互訓釋。

 

如:考,老也。

 

老,考也。

 

宮,室也。

 

室,宮也。

 

遞訓:遞相訓釋。

 

遭,遇也。

 

遇,逢也。

 

同訓:幾個詞同一個詞訓釋。

 

排,擠也。

 

抵,擠也。

 

渾言和析言:

 

渾言,指泛指。

 

析言,指特指。

 

「析言則別,渾言則同」。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0

第八章 詞類活用


詞與其他事物一樣,有一個概念的歸屬問題,比如"日"歸屬於名詞類,"美"歸屬於形容詞類。

 

不同詞性的詞有不同的用法,各行其道,各司其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但有人在遣詞造句的時候不那麼循規蹈矩,把該屬於這一類的詞用到另一類去了,而且被人們所接受,那麼,這種由一類詞用作另一類詞的現象,就被稱為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一)名詞作動詞

 

一個名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當作動詞來臨時使用了,我們稱之為名詞活用為動詞。

 

如:

 

左右欲刃相如。

 

衣冠而之市。

 

沛公軍霸上。

 

乃遂西。

 

活用的規則:

 

1. 詞前有副詞修飾

 

故善克者不戰。

 

貧者籍地而臥,春氣動,鮮不疫矣。

 

2. 名詞放在能願動詞後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三歲貫我,莫我肯德。

 

3. 名詞後有代詞作賓語

 

先主器之。

 

宦官懼其毀已,皆共目之。

 

4. 兩名連用,為主謂關係,後一名詞為動詞

 

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陳勝王。

 

5.名詞用而連接

 

項王乃引復引兵而東。

 

三代不同禮而王。

 

6.名詞前有介賓狀語,或後有介賓補語

 

吾不能以春風風人。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表示動賓結構的內容,形式有幾種:

 

1、既表示了動作,又表示了動作的對象或結果。

 

例如:

 

凡吏於土者,若知其職乎?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句中"吏"是名詞用作動詞,動作是"做",動作的對象是"官吏"。

 

解釋為"做官"。

 

2、既表示了動作,又表示了動作的工具。

 

例如:

 

左右欲刃相如。

 

(司馬遷《史記o廉頗藺相如列傳》)

 

句中"刃" 是名詞用作動詞,動作是"用……殺",動作的工具是"刀刃"。

 

解釋為"用刀殺"。

 

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其他形式還有:

 

1 方位名詞活用作趨向動詞。

 

例如:

 

例3 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

 

(司馬光《資治通鑒o赤壁之戰》)

 

例3句中的"中" 是名詞用作動詞,有"到……中心"的意思。

 

2 數量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是數量名詞充當謂語或是其前面有能願動詞。

 

例如:

 

例4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孔雀東南飛》)

 

例4句中的"五" 是名詞用作動詞,在句中充當謂語,"五里"就是"飛五里"的意思。

 

例5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勸學》)

 

例5句中的"十" 是名詞用作動詞,在能願動詞"能"的前面,有"走十步"的意思.

 

名詞活用的類型:

 

(二)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這個概念屬於語法中,由句子成分領屬的一個概念,在句子成分中,有主、謂、賓、定、狀、補六個概念,名詞作狀語是由名詞的特定位置和作用所決定的。

 

一般來講,名詞總是充當主語或賓語,充當主語的時候,名詞總是在謂語的前面,充當狀語的時候,名詞也是在謂語的前面,因為,"謂前為狀,謂後補"的語法規律,決定了主語後面,謂語前面的句子成分是狀語,所以,謂語前面的名詞不作主語,就只能是狀語。

 

謂語一般由動詞和形容詞構成,所以,名詞作狀語是指名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謂語前,起一種修飾或限製作用時的用法。

 

這種用法與現代漢語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詞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詞,但不是省略句。

 

名詞用作狀語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

 

1.名詞作狀語,表示比喻、表示比擬,可用名詞前加介詞去理解,譯成「像什麼似的」,例如: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

 

(馬中錫《中山狼傳》)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表示方位、處所。

 

可譯成「在什麼地方」。

 

如:

 

草行露宿。

 

舜勤民事而時野死。

 

3.表示工具、依據,如:

 

失期,法皆斬。

 

群臣有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5. 表示對人的態度。

「當作……」

 

楚田促以俠聞,喜聞,父事朱家。

 

成語中有許多名詞作狀語的情況,如:

 

土崩瓦解,星羅棋布,狼吞虎嚥,蜂擁,瓜分。

 

(三)形容詞作動詞

 

形容詞作動詞,是詞類活用的一種。

 

這種情況是由於形容詞在一定的語法結構中表示了動詞的意義,起了動詞的作用而引起的。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表示動詞的意義,形式有幾種:

 

1.形容詞帶了賓語。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爾安敢輕吾射。

(《賣油翁》)

 

例1和例2中的"善"和"輕"都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善"有"擅長"的意思,所帶賓語是"口技"。

"輕"有"輕視"的意思,所帶賓語是"吾射"。

 

2.形容詞在"所"字之後。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赤壁之戰》)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3和例4中"先"和"近"都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所先"有"搶先"的意思。

 

"所近"有"接近"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所先"和"所近"中的"所"都沒有實際意義,這與動詞前面"所"的指代作用是不同的。

 

3.形容詞用在一部分能願動詞的後面。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游褒禪山記》)

 

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莊子o盜跖》)

 

例5例6中的"窮"和"貴"都是形容詞,它們分別在能願動詞"能"和"足"的後面充當動詞。

 

"窮"有"走到盡頭"的意思。

"貴"有"敬重"的意思。

 

(四)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就稱之動名詞。

 

動詞在句子中,只有動作意義,而動名詞在句子中,明顯地表示出人或者是事物的意義,或者說,動名詞表示的是動作及其事物相結合的意義。

 

它一般處在句子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

有時候動名詞前面會有"其"或"之"。

 

例1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捕蛇者說》)

 

譯文:把那些土地上生產出來的糧食都拿出去了,把他們家裡的所有收入都拿出去了。

 

例2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蟬山記》)

 

譯文:大約洞更深,那麼到達的人就更少了。

 

例1中的"出"和"入"都是動詞活用為名詞,分別有"生產出來的糧食"和"家裡的收入"的意思。

 

例2中的"至"是動詞活用為名詞,有"到達的人"的意思。

 

(五)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可以稱之為形名詞。

 

形容詞在句子中一般起修飾或限定作用,而形名詞在句子中,則表示了修飾及其被修飾事物相結合的意義、限定及其被限定的事物相結合的意義。

 

例3 將軍身被堅執銳。

(《史記·陳涉世家》)

 

譯文:將軍親自披掛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例4 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

(《芙蕖》)

 

譯文:兼有許多花的長處而沒有它們的短處。

 

例3中的"堅"和"銳"都是形名詞,分別有"堅固的盔甲"和"銳利的武器"的意思。

 

例4中的"長"和"短"都是形名詞,分別有"長處(好的地方)"和"短處(不好的地方)"的意思。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1

第九章 特殊的動賓關係


一、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就是謂語對賓語含有致使性,使賓語如何,但句子中沒有使令動詞。

 

1.名詞的使動用法

 

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代表的人或事。

 

先破泰入咸陽者王之。(王之)

 

先生之恩,生死而內骨也。(肉骨)

 

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臣諸侯)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國異性,使異性立國)

 

2、動詞的使動用法

 

(1).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如果帶上了賓語,一般是使動,表示主語使賓語發出某個動作。

 

如:

 

莊公寤生,驚姜氏。

 

項伯殺人,臣活之。

 

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及物動詞用作使動較為少見,由於及物動詞本身可以帶賓語,從形式上看,區別在於意義上。

 

如: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矣。(食之 見)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從)

 

為了區別及物動詞的一般動詞用法和使動用法,中古以後,人們曾經把用作使動的及物動詞的讀音加以改變,往往讀第四聲。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使形容詞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臣請完璧歸趙。

 

宣子說,乃輕幣。

 

改將富之貴之。

 

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4).使動賓語的省略。

 

使動賓語可以省略,如: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古漢語的使動賓語是以動賓形式表達了兼語的內容,這兩種情況在古漢語中都存在,如: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

 

二、意動用法

 

主語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看作什麼。

 

1. 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麼。

 

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稍稍賓客其父。

 

2. 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某種性狀。

 

夫差智太宰而愚子胥,故滅於越。

 

魚人甚異之。

 

3. 形容詞的意動和使動的區別:

 

形容詞可以表達意動,也可以表達使動。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其達士,潔其食,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於義。

 

三、為動用法

 

主語為賓語而動,包含了三種意思。

 

1. 當「替、給」講。

 

邴夏御齊侯。

(為齊侯御)

 

文贏請三帥。

(替三帥而請求)

 

2. 當「為了」講。

 

貪夫殉財。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

 

3. 當「對、向」講。

 

君三泣臣矣,敢問誰之罪也。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其它例句:

 

等死,死國可乎?

 

夫人將啟之。

 

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雙賓)

 

願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四、處動用法

 

從傳統的意動用法中分化出來處動用法,一般凡名詞活用為意動的是處動用法,形容詞為意動的仍是意動用法。

 

如:

 

孟嘗君客我。

 

越國以鄙遠。

 

意動表示對賓語的認識,處動表示對賓語的處置。

 

五、雙賓語

 

古漢語中存在著雙賓語句。

 

1.一般雙賓語。

 

與現代漢語類似,如:

 

不予我城,奈何?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2.使動雙賓:

 

無生民心。

 

晉侯飲趙盾酒。

 

3.為動雙賓:

 

天生民而立之君。

 

故為之說。

 

4.對動雙賓: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4

第十章 代詞


一,人稱代詞

 

1,第一人稱代詞,常見的有:我吾予余;

不常用的有:朕台(YI) 卬(ANG)。

 

A,吾和我字,意義相同,但用法不同。

 

吾,常用作主語,定語,或否定句中的前置賓語。

 

我,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如:

 

吾日三省吾身。

 

居則曰:「不吾知也。」(否定句,前置賓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我戮之不祥。

 

今日吾喪我。

 

B,中古以後,「吾」字才可以直接用作動詞和介詞的賓語。

 

與吾共定天下者,獨卿而已。

 

東野與吾書。

 

C,朕,也是第一人稱,秦始皇以前,人人都可用「朕」。

 

D,余,予,意義和用法相同。

可作主,定,賓語。

 

E,台,見於《詩經》和《尚書》:

 

人涉 否, 須我友。

 

非台小子敢行稱亂。

 

2,第二人稱代詞:常見的為:女汝爾若;而乃。

 

A,女(汝),爾:古代是一種不禮貌的用法。

 

魏書陳奇傳:「游雅常眾辱奇,或爾汝之。」

隋書楊伯丑傳:「見公卿,不為禮,無貴賤,皆汝之。」

 

B,而乃:常作定語,有時也可作主語。

 

不作賓語:

 

余,而祖也。

 

往踐乃職。

 

而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

 

朕心朕德惟乃知。

 

3,第三人稱代詞:其之彼夫。

 

A,上古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如用第三人稱,一般重複名詞,或省略。

 

B,彼字,用於第三人稱代詞,仍帶有指示性。

 

其之,雖可以用作第三人稱代詞,但作用不完整,「其」只作定語,「之」只作賓語。

 

兩者可以互補。

 

「夫」字,也是個指示代詞。

 

如:

 

左右以君賤之也。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

 

君子疾夫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C,其、之在人稱上的活用。

 

其,可以靈活用為第一人稱代詞,如:

 

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我)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我的朋友)

 

其,也可以活用為第二人稱代詞,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你們)

 

甚矣,其惑也。(你的)

 

其,可以活用為已稱代詞,如: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自己的)

 

之,用為第一人稱代詞,如:

 

會請先。

 

不入,則子繼之。(我)

 

君將哀而生之乎?(我)

 

之,用為第二人你代詞,如: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你)

 

之,用為已稱代詞。

 

如: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自己)

 

4,古漢語中的單複數問題

 

古漢語中沒有數的分別,同一個詞既可以表示單數,也可以表示複詞。

 

第一、二人稱代詞後,可加「儕,屬,曹,輩,等」表示複數。

 

5,謙稱和尊稱

 

為了表示尊敬對方,自稱常用謙稱,對稱常用尊稱。

 

(1),謙稱:常用一種表示卑下的稱呼:寡人,小人,下走,臣,妾;

或稱自己的名。

 

(2),尊稱:常常稱對方的官職,身份和字。

 

二、指示代詞

 

1、近指代詞:常見的有如下幾個:

 

是,此,斯,茲;

之;

然,而。

 

2、遠指代詞:常見的有如下幾下:

 

彼,夫,其。

 

3、無指代詞:常見的有如下幾個:

 

A、或,有;某。(有的語法書,稱為虛指)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慎爾言,將有和之。

 

某在斯,某在斯。

 

B、莫,無,靡。

 

4、旁指代詞;常用的有如下幾個:

 

他,它,佗。

 

表示「其它」。

 

直到了魏晉以後,旁指代詞才成為第三人稱代詞。

 

5、逐指代詞:每,各。

 

6、特殊指示代詞:者字結構和所字結構。

 

者:是個起輔助作用的代詞,它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動詞,形容詞,數詞,等組成者字詞組。

 

其用法如下:

 

(動,形,數)+者:表示-----的人,------的事物。

 

赦之,以勸事君者。

 

深者入黃泉。

 

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三者何先?

 

「者」字,作為代詞必須和助詞相區別。

 

下列情況中,「者」字是助詞:

 

A, 判斷句中的「者」:

 

陳勝者,陽城人也。

 

B, 在「有」字的賓語後: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C, 條件分句後:不者,若屬皆且為所殺。

 

D, 時間詞後: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實足食也。

 

「所」字:它經常用在動詞和動詞詞組前面,還可以用在介詞的前面,所字結構本身是個名詞性成分。

 

所字結構可以分成三類:

 

1, 所+動詞:

 

獲秦王所乘雲母車。

 

2, 所+動詞+中心詞:

 

仲子所居之室。

 

3, 所+動詞+者:

 

視吾家所寡有者。

 

4, 所+介詞+動詞: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是吾劍之所從墜。

 

5, 所(介詞)+動詞: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

(所以生,「以」字省略)

 

所殺大臣,多呂後力。

(所以殺,指憑藉的力量。)

 

諾,恣君之所使之。

(所以的省略,使用他的方法)

 

「所」字的基本語法功能是使動詞性成份名詞化,如果名詞,形容詞出現在「所」字後也變成了動詞。

 

如: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

 

置人的罾魚腹中。

(罾名詞,魚網)


三、疑問代詞

 

常用的疑問代詞有三類:問人,問事物,問處所。

 

1, 問人的疑問代詞:誰,孰。

 

「孰」字的用法:

 

A, 與「誰」相同,如:

 

孰為夫子?

 

王者孰謂?

 

謂文王也。

 

B, 表示「哪一個」,常用在選擇問句中。

 

如:

 

吾與徐公孰美?

 

天下之害孰為大?

 

C, 孰常與介詞「與」連用,構成固定組合「孰與」,表示比較,疑問。

 

吾孰與徐公美?

 

我孰與皇帝賢?

 

「孰與」有時不表示比較,而是表示反問,如: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2、問事物的疑問代詞,常用的有「何、胡、曷、奚」,一般不問人。

 

可以釋成「什麼」,也可以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

 

3、問處所的疑問代詞,有「安、惡、焉」等,表示「在哪裡」。

 

且焉置土石?

 

王攻楚將惡出兵?

 

也可以表示反問: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5

第十一章 副詞

 

可以分為六類:程度,範圍,時間,否定,語氣,謙敬等。


一,程度副詞:

 

1,表示最高的程度:

 

最極甚殊絕至尤良頗。

 

頗字有二個意義:

 

A,很,甚:頗有見地。

 

絳侯得釋,盎頗有力。

 

B,略,稍微: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

 

2,表示進一步:

 

愈益彌茲加。

 

益:A,更也。

 

如火益深,如火益熱。

 

B,漸漸。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

 

3,表示程度輕:

 

稍少略。

 

少,不是「小」而是「稍微」:

 

太后之色少解。

 

戰少利,陳餘復請兵。

 

,不是「稍微」,而是「逐漸」;

 

稍不如意,相顧笑議。

 

項羽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二,範圍副詞;

 

可分:總括,共同,限定,各別。

 

1,總括:悉皆鹹盡畢並舉凡。

 

凡,多用在名詞,數詞之前。

 

陳勝王,凡六月。

 

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2,共同:共,同,相,相與。

 

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

 

同居長干裡,兩小無嫌猜。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

 

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

 

3,限定:但,止,特,直,徒,第;僅。

 

前面幾個詞,古音相近,是同源詞,音近義通。

 

「僅」字,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外,還可以表示數量多的意思,如:

 

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

 

三,時間副詞

 

1,表示已經發生的動作:已,業,嘗,曾,既,等。

 

2,表示行為正在進行:方,正,適,會。

 

3,表示行為將要進行:行,將,且,垂。

 

4.表示動作行為時間的久暫:俄,暫,姑,常,雅,素;暴,卒;立,亟;漸;

 

四,情態副詞

 

表示動作的情態。

 

常用的有:固,故,姑。

 

孟嘗君固辭不往也(堅決)。

 

故久立與其客語。(故意)

 

姑置勿論。

 

五,否定副詞

 

表示對情況、行為或性狀的否定的副詞。

 

常見的否定副詞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

 

A,「不」和「弗」。

 

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較寬,用法和現代漢語的「不」相同。

 

可以否定動詞,也可以否定形容詞,可以帶賓語,也可以不帶賓語。

 

「弗」在先秦時代只用在及物動詞的前面,而且不再出現賓語。(例外少見)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

 

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例外)

 

B,「毋」「勿」。

 

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勸阻。

 

用法與「不」「弗」一樣。

 

「勿」字後面的動詞帶賓語的非常少見。

 

齊侯勿許。

 

欲勿與。

 

雖欲勿用。

 

C,未。

 

表示情況沒有出現。

 

是對已然的否定。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非。

 

用於名詞性謂語前面。

 

用在判斷句中。

 

也可以表示對行為和性質的否定。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判斷)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E,微。有如下幾種用法:

 

(1),也「非」相當。微我無酒,以遨以游。(不是)

 

(2),表示假設。相當於「若不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與「獨」連用,表示「不但(只是)」: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不但)

 

六,語氣副詞

 

用在謂語前,表示各種語氣。

 

1, 表示確認語氣:「乃,即,必,定,誠,信,果」。

 

相當於「一定」,「實在」,「果真」等。

 

2, 表示測度語氣:「其,蓋,殆」。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其類」。

 

其是之謂乎?

 

3, 表示反詰語氣:「豈,其,寧,庸」。

 

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4, 表示祈使語氣:「其」。

 

君其問諸水濱。

 

5, 表示出自意外的語氣:「曾」。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6, 表示僥倖語氣:「幸」「幸而」。

 

幸得脫矣。

 

七,指代性副詞

 

有兩個「相」和「見」。

 

相:1,可以表示互相,也可以表示「遞相」。

 

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

 

2,表示人稱。

 

兒童相見不相識。(我)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我)

 

若望僕不相師,而有流俗人之言。(你)

 

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你)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他們)

 

見:原為表示被動的助詞,魏晉時演變為副詞。

 

有指代賓語的作用。

 

冀君實或見恕也。

 

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不僅認為我有毛病,也因此認為你有毛病)

 

八,謙敬副詞

 

表敬:請,敬,謹,幸,惠,辱,猥,垂,蒙。

 

表謙:敢,竊,忝,猥,伏。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6

第十二章 介詞


一、介詞的類別

 

時地介詞:於乎爰以為乘及竟自由因道向原因介詞:以用於緣由謂

 

方式介詞:以於與將賴

 

人事介詞:於與及以乎焉介狀語: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介補語:苛政猛於虎也。

 

介定語:古漢語無。

 

時地介詞:

 

1, 文以五月五日生。

 

2,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在他來的時候)

 

3, 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直到)

 

4, 乘夜放火,擊鼓叫噪,虜遂大潰。

 

5, 急因天時大利吏士銳氣,------(趕快趁天氣對將士有利)

 

6, 諸使者道長安來。

 

7, 夫水,向冬則凝而為冰。

 

原因介詞:

 

1,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 君子不以言舉人。

 

3, 用此,其將兵數困辱。

 

4, 我不殺周侯,周侯由我而且死。

 

5, 孔子曰:「何謂不可?」(為什麼)

 

方式介詞:

 

1, 許子以鐵耕乎?

 

2, 范增欲害沛公,賴張良。

 

3,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人事介詞:

 

1,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2, 不為酒困。

 

3, 王割漢中以楚和。

 

4, 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

 

二、古今介詞的不同用法

 

1、現代漢語的介詞放在它所介紹的成分的前面,古漢語的介詞在下列條件下,常放在它所介紹的成分後面。

 

1)、附加成分是疑問代詞或「所」字,介詞常後置。

 

如:

 

子曰:「何以報德?」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2)、附加成分是地位名詞,介詞常後置。

 

沛公北向坐。

 

3)、附加成分是名詞,介詞是「於、乎、以」時,介詞有時後置。

 

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

 

仁以接事,信以守之。

 

2、現代漢語介詞作補語的只有「在,到,向,於,自」等幾個,古漢語能介補語的介詞,除了時地介詞,還有不少方式和人事介詞。

 

如:

 

何不試之以足?

 

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

 

3、古漢語介詞所介紹的附加成分,在下列情況下可以省略:

 

1)、承前

 

蘇秦歸至家,------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為之,與之)

 

客從外來,與坐談。

 

2)、泛指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4、古漢語的介賓詞組的中心詞可以省略。

 

如: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省了「稱霸」)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6

第十三章 連詞


並列連詞:與,及,如,以,而,且----且,暨進層連詞:

 

且,而,而況,況乎,而又,尚—況,非獨-----亦選擇連詞:

 

若,抑,意,或,寧----將,非----則,與----寧,與其-----孰若

 

承接連詞:而,則,乃,即,既而,至如讓轉連詞:

 

雖,唯,顧,縱,然,而,如。

 

因果連詞:以,為,由,因,故,是故,是用,是以假設連詞:

 

若,如,而,苟,設,使,令,果

 

條件連詞:非,無,任,微,捨,除,無論。

 

目的連詞:以

 

陪從連詞:而,之。

 

聯合連詞:

 

1, 予秦地如勿予,孰吉?

 

2,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

 

3, 以管子之聖而隰朋之智,------不難師於老馬與蟻。

 

進層連詞:

 

1、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2、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選擇連詞:

 

1、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若:或) 

 

2,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

 

3,子之義將匿耶,意將以告人乎?

 

讓轉連詞:

 

1, 雖殺臣,不能絕也。

 

2, 吾每念斯痛也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因果連詞:

 

1, 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

 

2,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斧斤伐之。

 

假設連詞:

 

1, 人而無信,不知而可也

 

2, 心則不競,何憚於病。

 

條件連詞:

 

1, 非得漢貴人使,吾不與誠語。

 

2, (郭解)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名。

 

3, 除吾死外,當無見期。

 

目的連詞:

 

1,(先王)制為祿位,以勸其從。

 

陪從連詞:

 

1, 子路率爾而對。

 

2, 之子欲歸,不亦宜乎?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7

第十四章 助詞和歎詞


助詞在有的教材中稱為語氣詞,或語氣助詞。

 

古漢語中包括三類:結構助詞,語氣助詞,襯音助詞。

 

一, 結構助詞,「之」字。

 

用法如下:

 

1、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有的稱為連詞。(如自考教材中,之是特殊的連詞)

 

百畝之田。智能之士。

 

2、連接主語和謂語。

 

使主謂結構變成詞組,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如: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3、放在主謂之間,不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之」字前後的主謂仍然作句子的主謂,如:

 

醫之好醫不病以為功。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4、作賓語倒置的標誌。

 

姜氏何厭之有?

 

5、放在謂語和補語之間。

 

子奚哭之悲也。

 

6、用在主語和介詞之間,強調介賓詞組。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7、用在中心詞和後置定語之間。

 

蚓無爪之利,筋骨之強。

 

8、用於謂語和後置狀語之間。

 

不仁之甚者。

 

二, 襯音助詞,之,其,言。

 

之:久之,頃之。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其:北風其涼。

 

言:靜言思之。

 

三, 語氣助詞:者,也,矣,乎,邪,哉,夫,耳。

 

語氣的種類有許多,如提頓,直陳,論斷,疑問,假設,商量,請求,禁止,命令,驚訝。

 

古漢語的語氣詞和現代漢語完全不同。

 

可以分句尾語氣詞,句首,句中語氣詞三類。

 

句尾語氣詞:是古漢語語氣詞的主體,其中按語氣作用可以分為三類:

 

1、 陳述語氣:也,矣,已,耳,焉。

 

2、 疑問語氣:乎,與,邪。

 

3、 感歎語氣:哉,夫,兮。

 

其中,「也」字常用於判斷句中, 也可以用於陳述句中。

 

「矣,已,耳,焉」用於陳述句。

 

「乎,與,邪」用於疑問句。

 

「哉」用於反問句。

祈使句,常用「矣,也」。

 

感歎句常用「哉,夫」。

 

四、「也」字和「矣」字

 

也:可表示肯定,祈使,感歎,疑問,提頓語氣。

 

1,表肯定:

 

吳廣者,陽夏人也。(判斷)

 

今者項莊拔劍起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確認)⨪⨪⨪⨪⨪⨪

 

⨪⨪無能為也已。

 

表將然:吾將仕矣。

 

表必然: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轄寡人矣。

 

2,祈使:

 

先生休矣。

 

吾請無攻宋矣。

 

3,感歎:

 

天下苦秦久矣。

 

4,疑問:

 

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

 

5,提示:

 

惡不仁者,其為仁也,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8

第十五章 古漢語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所得出的一種句型,它是用名詞作謂語的句子。

 

一、判斷句的類型:

 

1.主語+謂語+也:

 

制,嚴邑也。

 

此王業也。

 

董狐,古之良史也。

 

2.主語+者+謂語+也:

 

南冥者,天池也。

 

追我者,誰也?

 

3.主語+者+謂語:

 

兵者,凶器。

 

天下者,高祖天下。

 

4. 主語+謂語:

 

荀卿,趙人。

 

是炎帝之少女。

 

5.主語+副詞+謂語:

 

身非木石。

 

5. 主語+為+賓語:

 

6. 此為何若人?

 

二、「是」在古漢語中是一個指示代詞,常用作判斷句的主語。

 

如:

 

是社稷之臣也。

 

是何也?

 

無何也。

 

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是」也可以用在謂語的位置上,如: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今天的判斷詞「是」正是從古代的「是」發展而來的。

 

早在漢代,已出現了「是」作判斷詞的句子,如:

 

此必是豫讓也。

 

余是而所嫁婦人之父也。

 

「是」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常用來復指前文,系詞「是」正是從代詞發展而來的,它經歷了秦漢階段,到魏晉南北朝是時已成為口語中必不可少的詞。

 

在魏晉後持、的作品中,凡口語成分較多的作品,系詞「是」的出現頻率就高,而仿古作品仍然很少用「是」。

 

三、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表示類屬關係。

 

陳勝者,陽城人也。

 

滕,小國也。

 

2.等同關係。

 

子之所慎:齊、戰、疾。

 

梁父即楚將項燕。

 

3. 示比喻。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曹公,豺虎也。

 

4. 表示主語同謂語有一定的邏輯關係,(壓縮的判斷句)如:

 

夫戰,勇氣也。

 

百乘,顯使也。

 

5. 因果關係。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良庖歲更刀,割也。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09

第十六章 古漢語的被動句


漢語的敘述句根據主語同謂語的施受關係可以分為兩類:

 

1. 主語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

 

2. 主語是動作行為的接受者。

 

根據有無被動的標誌,可以分為二類:

 

意念上的被動和有被劫標誌被動句。

 

一、意念上的被動

 

鹿禽。

 

麥易赤金。(麥,人名。易,賜。赤金,銅)

 

故不能推車而及。

 

厲公弒。

 

兔不可復得。

 

古漢語中,動詞前帶有「可、足、能」等助動詞的句子,一般表示被動意義,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則文王不足法與?

 

吾老矣,不能用也。

 

然而,並不是所有有「可、足、能」的句子都是被動句。

 

如:

 

此不足為勇也。

 

如何辯別意念上的被動:

 

1.謂語動詞如果是表示人的動作,但主語卻是一個非指人的名詞,這個句子就是意念上的被動句。如:

 

蔓草猶不可除。

 

2.及物動詞,主語從表面上看也可以認為是及物動詞發出的動作,但是謂語動詞後沒有賓語,這種句子,也是意念上的被動句,如:

 

屈原放逐。

 

3.在主賓完備的句子中,賓語所表達的事物是主語所表達的事物的一部分,一般也是被動句。如:

孫臏臏腳,兵法修列。

 

二、有被動標誌的被動句。

 

1.於字句。引進主動者。

 

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燕小弱,數困於兵。

 

「於」字是從表示處所的介字發展而來的,「於」的最基本用法是表示處所,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動的句子裡,介詞「於」也只是介紹動作行為的處所,而不是引出主動者。

 

如:

 

百里奚舉於市。

 

(吾)圍於陳蔡之間。

 

屈原放逐於楚國。

 

「於」有時可以省略,如:

 

荊州之民附曹者,逼(於)兵勢耳。

 

縱有妹,以醫幸(於)王太后。

 

2.「為」字句。

 

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如:

 

A.為+名詞(主動者)+及物動詞;

 

國亡地分,為天下笑。

 

不為酒困。

 

B.為+動詞;

 

厚者為戮。

 

C.為+所;

 

月氏已為匈奴所破。

 

D.為所;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擄。

 

E.東漢後,出現了兩種與「為----所」,有關的句式,一是「為-----之所」,二是「為-----所見」。

 

如:

 

父母之於子也,豈可坐觀其為寇賊之所屠剝,立視其為狗豕之所啖食乎?

 

羌胡被發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

 

這種句式,在漢魏六朝常見,唐以後就消亡了。

 

3.「見」字句。

 

盆成括見殺。

 

人皆以見侮為辱。

 

見----於,如:

 

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4.「被」字句;

 

「被」本是一個動詞,意思則「遭受」「蒙受」「覆蓋」,如:

 

光被四表。

 

萬民被其利。

 

如果,「被」後的詞是動詞,就有點像被動了。

 

被+動詞:

 

忠而被謗。

 

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

 

東漢後,被可以引進主動者,如:

 

臣被尚書召問。

 

亮子被蘇峻害。

 

語序

 

一、謂語前置

 

為了強調,在古漢語中常把謂語提在前面。

 

在疑問句、感歎句、祈使句中存在。(見教材)

 

二、賓語提前

 

1.疑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要提前。

 

奚冠?

 

2.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提前。

 

未之有也。

 

3.有結構助詞「是、之、焉、之為」。

 

姜氏何厭之有?

 

4.介詞「以」的賓語往往提前。

 

楚國方城以為城。

 

三、定語後置

 

後置定語往往表示修飾關係,領屬關係的一般不後置。

 

1.名詞作後置定語

 

毋發民男女哭宮殿。

 

2.形容詞作後置定語

 

爪牙之利。

 

3.動詞作後置定語

 

漢馬死者十餘萬。

 

4.數詞作後置定語

 

馬之千里者。

 

5.主謂詞組作後置定語

 

絳縣人或年老矣。

 

6.介賓詞組作後置定語

 

名將賢士在家者。

 

7. 無定代詞作後置定語

 

善莫大焉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11

第十七章 音韻學知識


一,音韻學概述

 

1,音韻學的基本內容

 

是我國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和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的科學。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

 

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裡叫歷史語音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的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

 

英文名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以《詩經》音系為代表。

 

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古音學。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今音學。

 

近古音指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韻》所反映的北方話音系,是北音學。

 

現代音指現代的語音,以現代普通話音系為代表。

 

音韻學家把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等韻學。

 

他們以「等」的觀念來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方法,以韻圖的形式展示漢語語音系統和韻書中的反切。

 

研究內容包括韻圖的編撰,等韻學的原理等。

 

傳統的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和北音學,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

 

2,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1)聲母

 

又叫字母,聲紐,紐,聲,聲類。

 

字母是聲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溫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學者又增加了六個,補成了三十六個字母。

 

(2)五音,七音

 

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唇,舌,齒,牙,喉五類,又加上半舌音,半齒音為七音。

 

(3)反切

 

是一種傳統的標音方法,較之譬況,讀若,直音是較為科學的標音法。

 

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

 

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

 

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

 

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

 

反切是兩字配合起來切出一個漢字的讀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黃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

 

反切原稱為反或翻,安史之亂後,因忌諱反,改稱為切。

 

反切的缺點如下:

 

1,做不到一聲一符,一韻一符。同一聲母,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韻母,也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下字。

 

如表示T聲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當德得冬等七個。

 

《廣韻》一書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個,反切下字有一千多個。

 

2,由於語音的變化,方音的關係,給人們掌握反切帶來了困難。

 

(4)清濁

 

分析發音方法時所使用的術語。清音,反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把聲帶振動的輔音,音韻學上共分為四種: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全清:不送氣不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送氣不帶音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濁: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濁:帶音的鼻音、邊音和半元音。

 

(5)等呼

 

根據開口度的大小,把韻分為四等。

凡介音或主要元音的U的叫合口呼,反之叫開口呼。

 

(6)韻,韻部,韻目,韻類,韻攝

 

韻:只要韻腹和韻尾相同,就是同韻。

 

韻部:同韻的字歸納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韻部。

 

韻目:韻部的代表字。

哪一東,二冬。

 

韻類:類似韻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都相同。

 

韻攝:把韻腹和韻尾相同或相近的歸納在一起稱為韻攝。

 

如【廣韻】中的二百另六韻,歸為十六個韻攝: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流深鹹曾

 

(6)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按韻尾進行分類,可以把韻分以上三類。

 

陰聲韻:以元音收尾或沒有韻尾的韻母。A,AO。

 

陽聲韻:以鼻音M,N等收尾的韻。

 

入聲韻:以塞音P,T,K收尾的韻。

 

(7)聲調

 

聲調是南北朝時周YONG,沈約提出來的。

 

(8)平仄,舒促

 

平:平聲。

 

仄:上去入三聲。

 

舒:平上去三聲。

 

促:入聲

 

3,古今語音的不同

 

A,韻母的不同: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按今音讀之,與古音有較大的不同:

 

輻 u ( ) 側 e( )

 

直 -i( ) 億i( )

 

特 e( ) 食 _i( )

 

B,聲母的不同:

 

繽紛:原為雙聲,今天一為[b],一為[f]。

 

C,聲調的不同:古有平上去入,今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對語音變化的認識

 

葉韻說;

 

有些古人,隨便改讀詩中的語音,以求得相押。

 

如,唐明皇在讀《尚書·洪範》「無偏無頗,遵王之義」時,認為「頗」應改讀為「陂」以葉音,宋朱熹明確提出了「葉音說」,把不押韻的某字隨意改讀為和諧的語音以相押,沈重也持此說。

 

如: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於南。

 

南與音不押沈重認為「南」應臨時改讀為乃林反{nin},朱熹也認為「葉尼心反{nin}」.


其實,按王力的觀點,「音」、「南」二字同在「侵部」。

 

二、上古音知識

 

(一),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1,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韻的材料是《詩經》入韻字,上古其他韻文入韻字和諧聲系統,主要方法是系聯法。

 

A,系聯《詩經》入韻字。

 

把詩經各章裡互相押韻的韻腳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押韻單位。

 

如果兩個押韻單位中有相同的字,那麼就把這兩個押韻單位合在一起,如此可把整個詩經的入韻字串聯成若干個押韻單位,從而得出若干個韻部。

 

B,系聯上古其他韻文中的入韻字。

 

C,系聯諧聲系統。

諧聲字的諧聲偏旁是表音的,一般來說,如果諧聲偏旁相同,上古韻部就相同。

 

2,研究上古聲母的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是諧聲字,並參照古籍異文,古籍注音和聲訓。

 

A,諧聲字。

造字時代,諧聲字的聲符相同,其聲母也相同,由此可以推知上古聲母的大致情況。

 

如:悲B,緋F;

篷P,逢F等,有相同的聲符,可以知道它們的聲母是相同的。

 

B,古籍異文,指同一語音,同一概念的字在古籍中的寫法不同,如:

 

彭蒙、田駢、慎到聞其風而說之。

 

陳駢貴齊。

 

田駢就是陳駢,可見上古時代,田與陳同音。

 

C,古籍注音。如【說文】中云:沖----讀若動,表明兩字同音,聲母當然也相同。

 

D,聲訓

 

古人用同音字的近音字來注音的一種方法。

 

冬,終也,物終成也。

 

邦,封也,封有功於是也。

 

(二)上古韻部研究

 

自宋代就有人進行研究,如鄭庠分為六部,但不夠科學。

 

清代顧炎武正式把古韻分為十部,奠定了古韻分部的基礎。

 

後來,江永分為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章炳麟分為二十二部,王力分為三十部。


(三),上古聲母的研究

 

上古聲母的研究起步較晚,它是從清代錢大昕開始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古無輕唇音。

 

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說:「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

---古讀『負』,如『背』----古讀『附』如『部』。」如:

 

異文:

 

伏羲----庖羲

 

扶服----匍匐

 

封域----邦域

 

汾水之陽,又作盆水之陽。

 

諧聲字:

 

非 輩;

方 旁;

奉 棒。

 

方言:

 

蚊。負父之命,注作:「負音佩。」

 

方言中多說「負債」為 「背債」。

 

現代閩方言裡就無唇齒音{F},廈門話裡把「房」讀為[ ]。

 

2, 古無舌上音

 

《十駕齋養新錄》有「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認為中古的舌上音「知徹澄」是從上古的端透定中分化出來的。

 

「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床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

 

如:直讀為特,竹讀為篤,陳讀為田。

 

又如:

 

廈門話裡,陳讀為[TIN]

 

3, 娘日歸泥說

 

由章炳麟提出。認為中古的娘日兩紐歸入泥母。

 

諧聲字:而(日紐)---耐(泥紐)

 

涅(日紐)---泥(泥紐)

 

章炳麟,黃侃,曾運乾,錢玄同,周祖謨等人都對上古聲母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提出了古聲母三十二個的說法。

 

(四)上古聲調

 

上古聲調至今還無定論。

 

顧炎武、江永等認為古四聲一貫,實際上認為古無聲調。

 

黃侃認為上古有平、入兩調。

 

段玉裁認為上古有平上入三聲,孔廣森認為有平上去三聲,王念孫認為有平上去入四聲。

 

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A,清陰濁陽。

 

清:幫方松精書-------陰平。

 

濁:平崇船如狂------陽平。

 

B,濁上歸去。

 

並奉象善旱-----去聲。

 

C,去聲不變。

 

D,入派三聲。

 

全濁:渤族集舌-----陽平。

 

次濁:密襪納-----去聲。

 

全清,次清----平上去。

 

(五)反切以前的標音法

 

1,譬況

 

描寫某字發音的情貌和方法。

 

用的術語有「急氣」「緩氣」「長言」「短言」。

 

2,讀若

 

用近音字來標音。

 

如:

 

莠讀若酉(淮南子)

 

3,直音。用同音字來注音。

 

酈食其:服虔註:音歷異基。

 

直音雖好,但有時找不到同音的字,於是產生了反切。

 

清人陳澧說:「古人音書,但曰讀若某,讀與某同,然或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識,則其法又窮,孫叔然始為反語,認二字為一字,而其用不窮,此古人所不及也。」

 

4,反切

 

(六),古音通假

 

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裡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在古代的書面語言中,有本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就是通假。

 

古音通假實際上就是寫別字,由於 先秦時代對文字的使用沒有規範,這種別字得到了社會的認承,就成了通假字。

 

東漢訓詁學家鄭玄作了如下解釋:「其始書之也,侖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

 

這種情況和寫別字類似,但又和寫別字不同,因為它產生以後,別人跟著倣傚,相沿成習,就成了合法的了。

 

今天的別字則是不合法的。

 

通假有以下幾種情況:

 

A,同音通假:古音的聲母和韻母相同。

 

辯 辨(借字在前,本字在後)兩字古音同屬並母元部。

 

辯字,本義在巧言,假為辨。

 

言偽而辯。(禮記王制)本義

 

兩 渚崖之間,不辯牛馬。(莊子)

 

直 特 兩字同屬定母職部。直的本義為不彎曲,假借為特。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B,近音通假;

 

有如下幾種情況,聲母相同,韻母相近;

 

韻母相同,聲母相近;

 

聲母,韻母都相近。

 

聲母相同,韻母相近;

 

時,是。(時,禪母之部。是,禪母支部)時的本義是季,假借為「是」。

 

韻母相同,聲母相近;

 

被,披。(被,並母歌部。披,滂母歌部)。

 

被的本義為被子,假借為「披」。

 

如:操吳戈兮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聲母,韻母相近;

 

闕,掘。(闕,溪母月部。掘,群母物部)。

 

闕的本義為宮門前兩邊供了望的閣樓。

 

假為掘,如:「若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不明古音通假,難免望文生訓,誤解古書的原意。

 

如,八月剝棗。「剝」通「撲」,撲打的意義。

 

「歸孔子豚」,「歸」通假借為「饋」,不是歸還。

 


三、 中古音知識

 

(一),最早的韻書

 

中古音是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

 

現存的最早的韻書,有三國時期李登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的《韻集》。

 

但這兩本書早已亡佚。

 

唐代封演的《聞見記》說,聲類是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

 

而《韻集》是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各為一篇。

 

但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根據《顏氏家訓·音辭》所說:自茲厥後,音韻蜂起,各有土風,遞相非笑。

 

由此可見,六朝後,是韻書的在發展時期,出現了許多的韻書。

 

(二),《切韻》音系

 

《切韻》是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本已佚。

 

英國stein氏在敦煌得唐寫本切韻凡三種,皆殘缺不全,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

 

切韻是由陸法言所作。

 

《切韻》自序說:「昔開皇初,有儀同劉臻等八人,同諧法言門宿。

 

夜永酒闌,論及音韻,以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復不同。

 

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傷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又支脂魚虞,共為一韻,先仙尤侯,俱論是切。

 

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

 

陸法言,又叫陸詞。

 

唐時,孫緬等人因切韻注有差錯,文復漏誤,加以修訂,稱為【唐韻】,現已存殘卷。

 

到宋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陳彭年邱雍等人,奉詔重修,稱為《大宋重修廣韻》。

 

一般認為,切韻代表了隋唐時期的音系,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

 

同它是中古文學語言的標準,唐宋以來,詩詞的作者,以這個音系押韻。

 

根據序言,切韻未必是一時一地的實際語音,比如支與指,魚與虞,當時的普通人已不能分別,陸法言是依照古音和方音,制定出來的,故而許多音韻家不把切韻當作隋朝的實際語音支研究。

 

廣韻人體例以四聲為綱,按平上去入四聲分五卷,平聲分上下卷。

 

共26194字,分為206韻。

 

其中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

 

每卷之內,把同韻的字收在一起,選第一個字為韻目。

 

1,東董送屋

 

2,冬 宋沃

 

3,鍾腫用燭

 

4,江講絳覺

 

5,以紙置

 

6,脂旨至

 

7,之止志

 

8,微尾未

 

61,凡范梵乏

 

每個韻目之下,韻母都相同,但聲母不一定相同,又根據聲調劃出「小韻」,也就是同韻字,廣韻共有3890個小韻。

 

(三),廣韻的韻母

 

廣韻共有206韻。

 

有的一韻是一個韻母,有的一韻包含幾個韻母,故而清人通過系聯,認為廣韻的韻母共有311類。

 

廣韻的規定了韻之間的互相通用和獨用。

 

如:

 

東,獨用。

 

支,脂之同用。

 

到了宋淳佑十二年,平水人劉淵把206韻並成107韻,叫《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後人又減去一韻,為106韻,一般叫平水韻,或詩韻。

 

(四),廣韻的聲母

 

廣韻的聲母是人們根據反切上字推求出來的,各人各有不同。

 

如:清代陳澧為四十類,黃侃為四十一類,高本漢為四十七類,周祖謨為五十一類。

 

王力為三十五類:

 

邦滂並明(唇音)

 

端透定泥來(舌音)

 

知徹澄(舌音)

 

精清從心邪(齒音)

 

莊初崇山(齒音)

 

章昌船日書禪(齒音)

 

見溪群疑(牙音)

 

影喻曉匣(喉音)

 

(五)廣韻的聲調

 

中古聲調有四個,平上去入,實際調值已不可考,前人略有描述:

 

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

 

去聲清而遠,入聲急而促。(唐處忠和尚)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13

第十八章 詩律

 

一,詩詞格律的幾個概念

 

1,韻:凡同韻的字皆可入韻。

 

詩韻共有106韻。

 

《廣韻》分206韻,作詩的人感到韻窄,不便遵守,故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同用。

 

南宋時,平水人劉淵在「壬子新禮部韻略」中,合併成為107韻,後人再減為106韻。

 

有的學者,認為是金人王文郁,曾做平水(今山西臨汾市)地方的官,其書稱為《平水新刊禮部韻略》。

 

唐人用韻雖然不依照平水韻,但他們可以通用,實際也是照平水韻的。

 

詩韻平聲30,上聲29,去聲30,入聲17。

 

格律詩押韻,一般只押平聲韻,古體詩也可以押仄聲韻。

 

格律詩押韻,必須一韻到底,不能出韻,也即腳必須是同一韻部的字。

 

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

 

隔句押韻。

 

2,四聲

 

平上去入。

 

辯別四聲是掌握平仄的基礎。

 

特別是入聲,普通話中已消失,但在方言中還保留著。

 

3,平仄

 

平:平聲。

 

仄:上去入三聲。(不平之義)

 

詩中的平仄相互交錯的,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A,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本句中,平平後面跟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的是平平。

 

B,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上句用平的,下句用仄

 

如: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粘對

 

對:同聯的出句和對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粘:上聯的對句和下聯的出句平仄相同。

 

二:律詩的平仄

 

(1)基本格式:根據粘對和平仄的規律,五律的平仄的有以下四種類型: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由這四句詩的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2)格式

 

這四種基本格式都可以作首句,由於首句所用的基本格式的不同,就構成了四種不同的格式。

 

1,首句不入韻式。

 

律詩通常只押平聲,故首句不入韻的只有甲句和丙句。

 

A,甲句開頭的格式,仄起仄收式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兩: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如果是七言的話,則在前面加上平平(首句)

 

B,丙句開頭的格式,平起仄收式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2,首句入韻式,有乙句和丁句兩種。

 

C,乙句開頭的格式,

 

乙:平平仄仄平

 

丁: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只有用丁,因為要隔句押韻)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D,丁句開頭的格式

 

丁:仄仄仄平平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仄

 

根據粘對,由出句可知對句:

 

出句:平平仄仄平。

對句:仄仄仄平平。

 

出句:仄仄平平仄。

對句:平平仄仄平。

 

出句:平平平仄仄。

對句:仄仄仄平平。

 

出句:仄仄仄平平。

對句:平平仄仄平。


三,律詩的拗救

 

1,作詩有句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即是說,第一、三、五個字的平仄可以不論,可平可仄。

 

而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必須分明。

 

這口訣基本上是對的。

 

2,但也有不正確的地方。

 

近體詩中,如果違反了平仄,叫做拗,如果有一個地方拗了,可以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上加心補救,叫救。

 

拗救的規律如下: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1)本句自救

 

1,乙種句式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字拗,則用第三字去救。

 

成為: 仄平平仄平。

 

比如李白《夜宿寺》中的「恐驚天上人」。

 

因為,第一字變仄了全詩除了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叫犯孤平。

 

是寫詩的大忌。

 

口訣:一拗三救救孤平。

 

2,丙種句式的平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拗了,可以用第四字救,但第一字必須為平。

 

成為:平平仄平仄。

 

李白《渡荊門送別》的「仍憐故鄉水」

 

口訣:三拗四救一必平。

 

由於一三可以不論,所以第三字拗,可以去救,也可以不救,但第一字必須為平,口訣為:三拗一必平。

 

如果,第三字不拗,那麼第一字可以為平,也可以為仄聲。

 

(2),對句相救

 

1,甲種句出句第三字拗,用對句的第三字救。

 

全聯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口訣:出三拗,對三救。

 

因為一三可以不論,所以出句第三字拗,可救,可不救。

 

口訣:出三拗,對三救,可救可不救。

 

2,甲句出句的第四字拗,對句的第三字救,全聯變化如下: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口訣:出四拗,出三救,一定得去救。

 

有時候,出句的第三、四字都拗,對句的第三字去救,全聯起了如此變化: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口訣:出三拗,出四拗,對三救,一定得去救。

 

四,關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1,一三五不論的情況:

 

A,犯孤平。

乙種句內。

 

B,三平調。

丁種句內。

 

C,丙種句中第一字。

 

如果丙句中第五字拗,可以用第六字救,也可以不救,如不救,則第一遼必須為平。

 

2,二四六分明

 

A,丙種句中的第六字可以救第五字。

 

B,甲種句的第四字,可以拗,如果拗了,可以用乙句的第五字救。

 

四,律詩的對仗

 

對仗又叫對偶,是近體詩的一大特點。

 

由兩個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上相關聯的句子構成的句式為對仗。

 

對仗的詞類有九種: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顏色詞,方位詞,副詞,虛詞,代詞。

 

傳統的對仗中名詞可以分為十四類:

 

1,天文:日月風雲

 

2,時令:年節朝夕

 

3,地理:山水江河

 

4,宮室:樓台門戶

 

5,器物:刀劍杯盤

 

6,衣飾:衣冠巾帶

 

7,飲食:茶酒餐飯

 

8,文具:筆墨紙硯

 

9,文學:詩賦書畫

 

10,草木:草木桃杏

 

11,鳥獸蟲魚:麟鳳龜龍

 

12,形體:身必手足

 

13,人事:道德才情

 

14,人倫:父子兄弟

 

工對:同類詞相對叫工對。

 

如:杜甫: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反對:上下兩句內容相反或提問題的角度相反,叫反對。

 

如: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正對:兩句意義相近。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合掌:出句和對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是詩家的忌。

 

如: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兩句都以動物的嗚叫襯靜。

 

寬對:不那麼工整的對仗。

 

對聯一般用在中間兩聯。

 

兩種特有的對仗:

 

1,借對。

 

利用某個詞的同音關係或一詞多義的關係構成對仗。

 

要借音和借義兩種。

 

A,借音。

 

利用了修辭上的諧音雙關。

 

如杜甫《秦州雜詩》

 

馬驕珠汗落,胡舞白帝斜。

 

「珠」在出句中與「汗」結合,用了原意,又也對句中「白」相對,借其音為「朱」。

 

又如: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州。

 

B,借義。利用多義詞的多義詞來構成對仗。

 

杜甫: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子,為湯藥,借「子」與「君」相對。

 

2,流水對。

 

出句和對句字面上對仗,意思前後相承,勢如流水,不可顛倒。

 

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律舉例

 

宋之問《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 --++-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丁 城闕輔三秦, 仄仄仄平平

 

乙 風煙望五津。

平平仄仄平

 

丙 與君離別意, 平平平仄仄

 

丁 同是宦遊人。 仄仄仄平平

 

甲 海內存知已, 仄仄平平仄

 

乙 天涯若比鄰。 平平仄仄平

 

丙 無為在歧路。

平平仄平仄 丙種句第三字拗,應平而仄,則

 

丁 兒女共沾巾。

仄仄仄平平 第四字救,應仄而平。


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

 

鄉音無改鬢毛摧。平平仄仄仄平平

 

兒童相見不相識,平平平仄仄平仄

 

笑問客從何處來?仄仄仄平平仄平

 

「不」字應平而仄,則用對句的第五字「何」(五言第三字)救。

 

同時,乙句中,「客」字應平而仄,全句成了孤平,也要用「何」來救。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23

第十九章 古代的曆法


一,古代曆法的依據

 

(一),物候觀察法

 

觀察植物的萌發零落,鳥獸的出生換毛,候鳥的遷徙,昆蟲的嗚叫等與氣候的關係,叫物候觀察法。

 

在《詩經》中人們已記錄了觀察蟋蟀的活動來反映季節的變化: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二),天象觀察法

 

觀察太陽,月亮,星辰的位置與氣候的關係,叫天象觀察法。

 

1,觀日。產生陽曆。

 

2,觀月。產生陰曆。

 

古人對月有一定的稱呼:

 

朔:每月初一。

 

望:十五。

 

既望:十六。

 

晦:每月最後一天。

 

3,觀星:古人重視大火星和北斗星等。

 

二,基本概念

 

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等。

 

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稱為七政,或七曜。而五星又合稱為五緯。

 

二十八宿:古人把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坐標,來標誌五星運行的位置。

 

三、古代記錄時間的方法

 

一,紀年.

 

1,歲星紀年法:

 

歲星即木星,約十二年在星空中繞行一周。

 

古人把黃道、赤道一帶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份,由西向東命名了星紀、玄枵、 訾、降婁、大梁、實沈、鶉(chun)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古人認為歲星每年運行一個天次,如歲星運行到某次,這一年就叫「歲在某某」。

 

如:歲在大火。

 

2,太歲紀年法:歲星運行由西向東,與人們熟知的十二辰方向相反,(古人沿赤道把一周於分為十二等份,配以十二地支)於是人們想出了一顆星叫「太歲」,讓它與真星背道而馳,如果太歲星到了子年,就是太歲在子。

 

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在析木(寅),就是「太歲在寅」。

 

次年,星歲到了玄枵,太歲運行到了大火(卯),就是「太歲在卯」。

 

戰國時,人們又想出了十二個怪名與十二地支相應:(歲陰)

 

子:困敦。

 

丑:赤舊若。

 

寅:攝提格。

 

卯:單于(chan yan)

 

辰:執徐。

 

巳:大荒落。

 

午:敦奘(zang)。

 

未:協洽。

 

申:君(tun)灘。

 

酉:作噩。

 

戌:閹茂。

 

亥:大淵獻。

 

西漢初年,曆法學家又取了十個古怪的名字(歲陽),與十天干相應:

 

甲:於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強圉(yu)

 

戊:著雍

 

己:屠維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弋 yu

 

癸:昭陽

 

3,干支紀年法(自太子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

 

東漢光武帝時,採用了抽像的紀年方法,即干支紀年法,共組成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個花甲。

 

由於古人有歲陽和歲陰,故而干支紀年法,有時可以使用難懂的名字。

 

如章炳麟《新方言序》「歲在著雍君灘」(戊申)

 

4,帝王紀年法

 

第一,帝王紀年為即位年加序數:隱公元年.

 

第二,帝王年號加序數紀年。

 

帝王起年號從漢武帝開始,如建元元年,貞觀十年。

 

二,紀月法

 

數字紀月法:二月,三月,這種方法從殷代一直使用至今。

 

地支紀月法:以正月配寅,二月配卯。

 

十月配亥,稱為「建亥之月」。

 

三,紀日法

 

數字紀日。

 

干支相配紀日。

 

四,三正

 

春秋戰國時,有所夏歷,殷歷,周歷,三歷的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的不同,所以又叫三正。

 

周歷以建子之月為歲首,殷歷以建丑之月為歲首,夏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25

第二十章 古漢語修辭

 

談以下幾個方面:1,稽古;

2,引經;

3,代稱;

4,委婉;

5,偏義複詞;

6,同義連用;

7,互文見義;

8,變文同義.

 

1,稽古。

 

引古人的事跡來證實自己的論點。

 

有明的稽古,有暗的稽古。

 

2,引經。

 

引經是援引古代聖賢的言辭,往往是正面的言論。

 

先秦所引的經只有三種,《詩經》《尚書》《周易》。

 

戰國時代,引經已經成為風氣。

 

漢代以後,引經的範圍擴大了。

 

3,代稱。

 

修辭中的借代。

 

A,以事物的特徵來指代該事物。

 

二毛:指代老年人。

 

帶甲:指代戰士。

 

B,以部分代全體。

 

風騷:詩經。

 

C,以原料代成品。

 

鐵:農具。

 

魚綱:紙。

 

D,以具體代抽像。

 

刀鋸:刑罰。

 

絲竹:音樂。

 

E,以地代人。

 

常以做官的地點為人的代稱。

 

如:

 

彭澤:陶淵明。

 

臨川:謝靈運。

 

F,以官代人。

 

王右軍:王羲之。

 

三閭大夫:屈原。

 

G,專名用通名。

 

扁鵲:良醫。

 

H,割裂式的代稱。

 

友於:兄弟。

 

吞舟:大魚。

 

4,委婉。

 

不把要說的話直接說出來,而是有意識地把話說得委婉曲折。

 

A,使用謙敬語。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B,使用避諱語。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同子參乘,袁絲變色。

 

C,使用迂迥語。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5,偏義複詞。(也可以叫連類而及)

 

把兩個意義相對或相反的詞組合在一起,但在表義上只讓其中一個詞起作用。

 

先帝曾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

 

晝夜勤作息。

 

大夫不得造車馬。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

 

6,同義連用;把兩個以上同義或近義詞連用在一起,使其相當於一個詞用。

 

它在古漢語中十分常見,可以加重語氣,強調感情,湊足音節。

 

為我多謝問趙君。

 

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為作也。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

 

及罪至網加,不能引決自裁。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互文見義。

 

在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兩個並列詞組或凶器句子中,相應位置上的詞語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叫互文見義。

 

秦時明月漢時關。

 

主人下馬客在船。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的歸。

 

百姓殷阜,年登俗樂,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熒獨不見牛馬之衣。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

 

(夏代亡國君桀王寵愛妹喜,商代亡國之君紂王寵愛妲已,西周亡國之君幽王寵愛褒姒。)

 

8,變文同義。

為了避免行文重複,在結構相同的位置上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詞。

 

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

 

昏於教,亂天治。

 

伐無道,誅暴秦。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27

第二十一章 古書的閱讀


一、古注概述

 

古代人對書中的字詞句段和篇章的解釋,叫古書的註釋。

 

我國對古書的註釋源遠流長,早在先秦就有了,但已亡佚了,在先秦的傳世文獻的正文裡,還保留著一些古注形式,如:傳,解,說,記,曰等。

 

如:

 

《孟子》: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

 

《孟子》還有一些解釋古書文句的話,《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兩漢時,經學昌盛,儒家經典的註釋大批出現,兩漢的儒家注重語言文字方面的考釋,注文簡明樸實,形成了經學史上的漢學學風,即「樸學」。

 

東漢,鄭玄以古文經學(用古文字寫的經書)為宗,兼采今文經學(以今文字-隸書寫的經書)之長,遍注群經,成為兩漢經學的集大成者。

 

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古注有:

 

毛亨《毛詩詁訓傳》

 

鄭玄《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

 

趙岐《孟子章句》

 

王逸《楚辭章句》

 

高透《戰國策注》《呂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魏晉南北朝時,以經學,佛學的影響下,產生了「義疏體」註釋形式,同時,也產生了「集解體」註釋。

 

這一時期,留下來的著名古注有:

 

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收入十三經註釋之中。

 

何晏《論語集解》

 

裴松之《三國誌注》

 

劉孝標《世說新語注》

 

酈道元《水經注》

 

郭璞《爾雅注》《方言注》

 

隋唐時期,政治的統一,也要求文化上的統一,出現了官修的《五經正義》和一些私家的經疏。

 

為今人保留了大量的訓詁資料。

 

主要的著作有:

 

陸德明《經典釋文》

 

孔穎達《周易正義》《尚書正義》《毛詩正義》《禮記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玄應《一切經音義》(又叫玄應音義)

 

慧琳《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顏師古《漢書集注》

 

宋代理學思想得到發展,宋儒注經重在闡發義理,輕文字訓詁,形成經學史上的宋學風格。

 

朱熹成為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

 

重要的古注有:

 

朱熹《詩集傳》《四書章句集注》

 

邢 《論語疏》《孝經疏》

 

元明清時期,是詁訓的衰落時期,大多墨守宋代程朱理學陳規。

 

清代是經學昌盛的時代。

 

清儒反對宋人的空疏之風,倡導漢代樸實的學風。

 

研究成果超過了前人。主要的著作有;

 

 

孫詒讓《周禮正義》《墨子閒詁》

 

陳奐《詩毛氏傳疏》

 

王先謙《韓非子集解》

 

邵晉涵《爾雅正義》

 

戴震《方言疏證》

 

王念孫《廣雅疏證》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阮元《十三經校勘記》

 

二、古注的類別

 

古注可以分為傳注類,章句類,音義類,義疏類,集解類,補注類。

 

1,傳注類。分為傳、注、箋三種。

 

傳;本指驛站用來傳遞消息的車馬,後來引伸為傳述的意思。

 

傳有三種意思:

 

A,傳述。傳述歷代相傳的師說。

 

B,指解釋經義的文字。

 

秦漢時期,六部著作稱為經,解釋經的文字為「傳」。

 

如《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C,先秦一種通論式的文字。

 

如《尚書》有傳四十一篇。

 

到了東漢,傳才專門指訓詁式的文字。

 

2,注。

 

本義是灌注,古書文字難懂,好像水道堵塞,必須灌注才能暢通。

 

古人對注有幾種解釋;

 

孔穎達《疏》:「注者,即解書之名,但釋義之人多稱為『傳』。

 

傳為傳述為主,或親承聖旨,或師儒相傳,故云『傳』。

 

今謂之『注』者,謙也,不敢傳授,直注已意而己已。

 

若然,則『傳』之與『注』各出己情。」

 

賈公彥云:「言『注』者,注義於經下,若水之注物。」

 

3,箋。

 

箋本是一種小竹片,在使用簡冊的時代,人們讀書,隨手記錄心得體會,繫在相應的簡上以備參考。

 

有標記,的意思。

 

鄭玄開始使用箋。

 

他解釋詩經,把自己對詩經的解釋標記於其旁,稱為《詩箋》鄭玄《箋》對毛傳具有補充、訂正作用,而沒有把毛傳當作註釋對象。

 

章句類;

 

章句是在詞義的解釋之外,再串講一次文句的大意,使文章的意義更為明顯。

 

劉師培在《國學發微》中說:「故傳二體,乃疏通經文之字句也;

 

章句之體,乃分析經文之章句者也」。

 

漢代有趙岐《孟子章名句》,王逸《楚辭章句》。

 

音義類

 

包括辨音和釋義兩部分。

 

可以分成兩類;

 

A,為某部書注音釋義。

 

如《晉書音義》《資治通鑒音注》

 

B,為一批書注音釋義。

 

如陸德明《經典釋文》,玄應《一切經音義》,賈昌朝《群經音義》。

 

義疏類;

 

義疏受佛學和玄學的影響而產生,時間在南北朝時期。

 

最早解釋佛家經典的講稿為義疏。

 

受此影響,儒生講經的稿本為義疏。

 

義疏文字比傳注詳細得多,不僅解釋詞義,而且串講句意,甚至申述全篇大意。

 

其中,奉詔修訂的義疏為「正義」意即正前人之疏義。

 

私人整理訂正的義疏仍稱為疏,如賈公彥的《儀禮疏》。

 

一般的義疏可以由說經家任意發揮,而正義卻必須遵守「義不破疏」的原則。

 

往往墨守舊說,缺乏生氣,但對舊注的保留起了很大作用。

 

補注類;

 

在前人註釋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和訂正。

 

重在對舊注加以糾正和補充。

 

如顏師古《漢書補注》

集解類;

 

彙集各家解說為集解。

 

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不少彙集之作。

 

如何晏《論語集解》中收有孔安國,馬融,鄭玄等人對論語的解釋。

 

三、古注的內容

 

從總體上看,注文的內容不外注音,解釋詞語,疏通文意,闡述語法,顯示修辭,校勘文字,分析句讀,考證名物典制,考釋人物地理歷史,註明典故詞語出處等.

 

一),注音。

 

在註疏中給古書注音,始於漢代,注音方法一般有四種:譬況,讀為,直音,反切。

 

1,譬況。

 

反切以前的注音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用描述詞語的方法來注音。

 

如:

 

風,豫司冀橫口合唇言之。

青徐言風,蹙中開唇推氣言之。

 

2,讀為(讀曰,讀如,讀若)。

是訓詁術語,又是注音術語。

 

如:

 

鄭玄:「泮,讀為:『畔』」。

 

3,直音。

 

有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次於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 ,音邢」。

 

酈生食其者。

 

張守節《正義》:「歷異幾三音也。

 

4,反切。

 

二)解釋詞語。

 

1)、義訓。

 

以通行詞訓釋古語詞或方言。⨪⨪⨪

 

2)、 聲訓。

 

以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來解釋。

 

如:

 

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身,伸出,可屈伸也。

 

通,洞也,無所不貫洞也。

 

3),形訓。

 

通過分析文字形體結構來解釋詞義的方法。

 

孔穎達:「於文,中心為忠,人言為信」。

 

4),義界。

 

用下定義的方式來解釋詞語。

 

又叫界說。

 

如:爭罪曰獄,爭財曰訟。

 

婦稱夫之父為舅,稱夫之母曰姑。

 

5),描寫。

 

對詞所表示的事物加以描摹。

 

凡是實物的解釋都可以用這個辦法。

 

如:

 

蜩:《神異經》:「西文深山有獸,毛色如獸,能緣高木,其名為蜩。tiao」

 

魴,魚名。

身廣而簿,少力而鱗。

 

《說文》中有一系列解釋手的動作的詞,正是用描寫的辦法比較異同:

 

挈,懸持也。

 

摯,捕持也。

 

操,把持也。

 

攫,爪持也。

 

6),譬況。

 

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知的事物。

 

兕,似牛。

 

猶,如小熊。

 

三),疏通文意。

 

串講一句或一章或全篇的內容。

 

串講文意是對正文的翻譯或改寫,有時可以闡發正文之外的意思。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傳:言后妃有關睢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

 

四),闡述語法。

 

1,解釋虛詞。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辭也。」

 

2,說明實詞。

 

欲闢土地,朝秦楚。

 

朱熹註:「朝,致其來朝也。」(使動)

 

3,說明語序。

 

孔穎達疏中云:古之人語多倒。

 

詩之此類眾矣。

 

4,校勘文字。

 

隨文釋義的註疏往往帶有校勘的內容。

 

常見的有「刪削衍文」和「補綴脫文」。

 

刪削衍文:《周禮》「車皆陳。」

 

鄭玄註:「皆陳於門內者,於公門內之陳也。

言『車』者,衍字耳。」

 

補綴脫文:脫文是古人在傳抄刻寫時候,脫落的文字。

也叫「奪,奪字」。

 

如:

 

《資治通鑒》:「臣生無益縣官,願代趙京兆死」。

 

胡三省註:《漢書》本傳『臣生』之上有『或言』二字。

 

5,分析句讀。

 

6,詮釋典故。

 

7,說明修辭。

 

8,評論。

 

五、古注的術語

 

以下就一些常見的術語的作一些說明

 

1、曰,為,謂之。

 

這三個術語都是解釋詞義的。

 

其訓釋格式為:

 

訓釋語+術語+被訓釋語。

 

可以譯為「叫做」「稱作」。

 

例如:誰謂鼠無牙?

 

何以穿我墉?

 

孔穎達《疏》:「牆謂之墉。」

 

毛傳:兩樽曰朋。

 

孔穎達:高大而壞謂之崩。

 

朱熹注楚辭:徒行為步,乘馬為騎。

 

用上述術語時,一般都是兩個以上連用並舉,用來辨析意義相同的詞語之間的細微判別。

 

如:

 

秦謂火蚋,楚謂之蚊。

 

行賣曰商,坐販曰賈。

 

2、謂。 格式為:被訓釋語+術語+訓釋語。

 

往往以具體釋抽像,以一般釋特殊,或者解釋詞在上下文裡的臨時意義。

 

如:

 

《左傳隱公元年》:「子封曰:可矣,厚將得從。」

 

杜預註:厚謂土地廣大。

 

《詩經小雅采薇》:彼路斯何?

 

君子之車。

 

鄭玄箋:君子謂將率。

 

陰陽易位時不當兮。

 

朱熹註:陰謂小人,陽謂君子。

 

「謂」有時也可以用來串講句意,說明語句言外之意: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鄭玄:謂鄉時之鳥。

 

出從深谷,今移處高木。

 

3、猶。

 

主要用來解詞,其訓釋格式為:被訓釋語+術語+訓釋語。

 

被訓釋語與訓釋語往往詞義相近。

 

有以下四種情況:

 

(1),解釋近義詞,同義詞。

 

無毀我室。

鄭玄:室猶巢也。

 

(2),說明引伸義,臨時義。

 

又何間焉?

 

杜預:間猶與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趙岐註:老,猶敬也。

 

(3),用今語釋古語。

 

《說文》爾,麗爾。

 

猶靡麗也。

 

段玉裁註:麗爾,古語;

靡麗,漢人語。

 

以今語釋古語,故云『猶』。

 

4、貌,之貌。

 

這兩個術語的用法和作用相同,一般都是用來解釋表示其種性質,狀態的形容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樣子。

 

毛傳:遲遲,舒行貌。

 

何晏:莞爾,小笑貌。

 

意氣勤勤懇懇。

 

《報任安書》李善註:勤勤懇懇,忠款之貌也。

 

5、之言,之為言。

 

古注使用這兩個術語,一般都是聲訓。

 

即用聲音相同相近的詞進行解釋,目的在於探求事物的命名之義或同源詞。

 

如:

 

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

 

是膳者,美食之名。(孔穎達語)。

 

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

 

6、言。

 

說明詞語的言外之意。

 

包括串講正文。

 

不是聲訓。

 

爾墓之木拱矣。

 

《左傳》杜預註:合手曰拱。

 

言其過老,悖不可用。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鄭玄:則饑則渴,言其苦也。

 

7、讀為,讀曰。

 

主要說明通假。

 

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

 

………信,讀為伸。

 

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

 

………巨,讀曰詎,詎猶豈也。

 

8、讀如,讀若。

 

用於注音。

 

又重之以修能。

 

ˍˍˍˍ故有絕才者謂之能,此讀若耐。

 

鵠乎其羞用智慮也。

 

ˍˍˍˍ讀如『浩浩昊天』之『浩』。

 

9、如字。

 

表示被注的字按通常的讀音來讀。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陸德明: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

 

好好,上呼反,下如字。

 

(上惡:WU,下惡:E;上好,喜歡之意,下好,好壞之好)。

 

10、本亦作,本又作,本或作。

 

這類術語用來指出一古書不同版本所出現的異文現象。

 

如:

 

詩經: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陸德明:蓄,本亦作畜。

 

11、衍,脫。

 

衍,指明古書中多出了文字的現象。

 

脫,指明古書中脫落了文字的現象。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28

第二十二章 古書的標點


關於標點,有許多笑話流傳於世。

 

如:一個秀才幫人做謀,寫了一張介紹新娘情況的條子:

 

麻子無,頭髮黑,臉大腳不大,好看。

 

但結那天,新娘並不好看,原來秀才寫的是:

 

麻子無頭髮,黑臉大腳,不大好看。

 

一、什麼是句讀

 

古人寫文章是不用標點符號的,讀書的時候,要自己邊讀邊斷。

 

古人用「。」和「、」作為句子結束的句間停頓的標記,叫句讀。

 

一句話完了,就在字的旁邊加一個園圈,為句:一句話沒完,就在字的下面加一個點,叫做讀。

 

古人十分重視句讀,把明辨句讀作為讀懂古書的起點,《禮記學記》中云:「一年視離經辨志。」

 

鄭玄註:「離經,斷句絕也。

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向也。」

 

刻書加上句讀,從宋代開始,但加句讀的書是極少數。

 

句讀兩字的出現,在漢代。

 

漢高誘《淮南子敘》說:自誘之少,從故待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

 

唐代和尚云:凡經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之以便誦詠,謂之讀。

 

句讀的水平,體現了古書的學識水平。

 

唐代有人說:學識如何觀點書。

 

我國有古文獻八萬多種,經過整理的僅四千多種,大多數並未加標點。


《說文》:、,(zhu)有所絕止,、而識之也。

 

二、標點致誤的原因

 

1,詞彙方面。

 

由於不瞭解詞彙意義而造成的。

 

如:

 

(其年革遁入行都廂吏執入以聞遂下大理獄具梟市)

 

其年,(汪)革遁入行都,廂吏執入以聞,遂下大理獄,具梟於市。

 

獄有兩義:官司和監獄。這裡指案件和官司。

 

2,語法方面。

 

(古今英才貴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賤非第無損於其子之賢而愈形其母之貴)

 

古今英才貴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賤,非第無損於其子之賢,而愈形其母之貴。

 

(非第……而愈)

 

3,音韻方面

 

錢竹汀宮詹云:「古人以二字命名者,多取雙聲迭韻,與夷犁、來濤塗、彌明、彌牟、天明、由余、徐姚,皆雙聲也。」

 

正確的標點應是:與夷、犁來、濤塗、彌明--。

 

4,符合情理,能講得通

 

(己未或走馬過汝陰王之門衛士恐有為亂者奔入殺王而心疾聞上不罪而賞之)

 

己未,或走馬過汝陰王之門,衛士恐有為亂者,奔入殺王而以疾聞。

 

上不罪而賞之。

 

(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五卷)

 

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

 

字之為《切韻》五卷。

 

有人標點成這樣: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五卷。

 

標點練習:

 

1,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史可法,明臣也。

其不屈,正也。

 

2,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

 

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

擊轅之歌,有應風雅。

 

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3,僑聞為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禮以定其位之患

 

僑聞:為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禮以定其位之患。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29

第二十三章 古書的讀音


一,通假字的讀音

 

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讀音有以下三種情況:

 

1,古今同音。

 

2,古音近今音同。

 

3,古音近,今音懸殊。

 

清王念孫說:「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

 

如: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通伸)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歸通饋kui)

 

二,破讀字的讀音

 

破讀,又叫讀破,就是改變一個字的讀音以區別意義或詞性的方法。

 

讀本音,是如字;不讀本音,就是破讀。

 

破讀產生的原因,是音變造字的需要。

 

如:道,本義是道路,字母幽部,依古音濁上變去,它的古音是上聲。

 

用作動詞,作引導之義,古音讀為去聲,應是破讀。

 

如: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後為分化為兩個字,破讀就消失了。

 

導,今音讀上聲,是不規則的變化。

 

破讀現象大多是四聲別字,稱為「四聲別義」。

 

其規律是把原來的平聲(上,入),破讀為去聲。

 

1,表示詞義的轉變。

 

聽,動詞,有耳朵聽,平聲。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引伸為聽任,仍是動詞,但破讀為去聲。

 

「靖郭君不聽。」

 

古音為去聲,現在普通話為陰平,而有些方言中仍讀去聲,如四川,湖南等。

 

2,表示詞性的變化。

 

A,名詞,形容詞轉化為動詞。

 

風,名詞,平聲。

 

風雨之不時。

 

動詞,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去聲)

 

惡,形容詞,入聲E。

 

轉化為動詞,厭惡,WU。

 

B,動詞轉化為名詞,名詞破讀為去聲。

 

藏,動詞,收藏。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轉為名詞,收藏東西的地方,破讀為去聲。

 

ZANG藏府。

 

C,形容詞的動詞的使動用法中破讀為去聲。

 

故遠不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31

第二十四章 古文的翻譯


一、 古文翻譯的要求

 

近代翻譯家嚴復提出了三個關於外文翻譯的標準:信,達,雅。

 

在古文翻譯中同樣可以按這個標準。

 

(一),信。必須忠於原文。

 

1, 準確理解原文,切忌離開原文的意義去翻譯。

 

如:

 

1),吾非斯人之徒與無誰與?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

 

[譯文1:我不是這種人的黨徒,還有誰呢?

如果天下有道路可走,我就不去參與改變它了。]

 

[譯文2:我們不同這些人在一起,又同誰在一起呢?

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會同你們去改變它了。]

 

「斯人之徒,指人類。」

「天下有道,指天下太平。」

 

2,翻譯不增不漏。

 

如:

 

2),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高呼萬歲。《史記》

 

[譯文1:陸賈每次向高帝上奏一篇,高帝從來沒有不稱好的,傳給左右大臣觀看,他們都歡呼萬歲。]

 

[譯文2:陸賈每上奏一篇,高帝沒有不稱讚的,群臣歡呼萬歲。]

 

翻譯中加進了「從來」,「傳給大臣觀看」等。

 

2, 遇到難的詞語時,要查有關資料。

 

如:

 

3),一夫個難而七廟隳。《過秦論》

 

[譯文1:一個人起來造反,七座廟都倒塌了。]

 

[譯文2:一個人起來發難,整個王朝就崩潰了。]

 

「一廟,指帝王的統治,不是指七座廟。」

 

(二),達。

 

指譯文要通順,明白。合乎現代漢語的規範。

 

4),愛憎之間,所宜詳慎。《新唐書》

 

[譯文1:喜愛與厭惡之間,是應該仔細慎重的。]

 

[譯文2:對於人的愛憎,是應該仔細慎重的。]

 

「愛憎之間,是古人的一種表達方式。」

 

(三),雅。

 

指譯文要典雅,優美。

 

1, 要注意原文的語氣。

 

5),將何適而非快?(蘇軾《黃州快哉亭記》)

 

[譯文1:那麼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會覺得愉快。]

 

[譯文2:那麼到什麼地方去會不快樂呢?]

 

原文用反問句式來表示,譯文也要用反問句式表示。

 

二,特殊詞語和句式的翻譯

 

(一),專有名詞的翻譯。

 

古書中的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器物名等,可以保留不譯。

 

如:

 

1),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慶歷」「滕子京」「巴陵郡」可不譯。

 

(二),謙辭和委婉詞語的翻譯。

 

可以用一些大體相近的翻譯。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山陵崩,指死。」

 

(三),古今詞語搭配習慣不同的翻譯。

 

2),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

 

[譯文1:高帝不高興,有慚愧的表情,就對陸生說:嘗試給我寫一些秦朝丟失天下的原因,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心臟古代成功和敗亡的國家。]

 

[譯文2:高帝不高興,顯出慚愧的表情,就對陸生說:請您嘗試著給我寫一些秦失天下,我得天下道理的文章,再寫一些古代國家興衰成敗的文章。]

 

(四),特殊句式的翻譯。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等,要按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調整過來。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31

第二十五章 古漢語的文體

 

一,對文體的研究

 

我國對文體的研究早在魏晉朝代就開始了,曹丕的《典論論文》和陸機的《文賦》為研究文體的發韌之作。

 

曹丕分為四科:奏議,書論,銘誄,詩賦。

 

陸機分十類: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

 

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系統的論述文體的著作。

 

其中提到的文體有三十三類。

 

清代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對文體的分類作了重大的改革,把歷史上的諸多文體合併為十三類。

 

我們把文體分為三大類:散文,韻文,駢體文。

 

二,古代的散文,可以分成四大類。

 

一),論說文。

 

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辨明是非為主要目的的文體。

 

一般還可以把論說文分為四種:

 

A, 論,說。

 

論是議論,它的說理方式以論證為主,說是說明,它的說理方式以解釋為主。

 

如:賈誼的《過秦論》。

 

韓愈的《師說》。

 

以「說」為題的文章,可大可小,行文靈活,帶有雜文的性質。

 

B,解。

 

解釋疑難性的文章。

可以先提出問題,隨後加以解釋。

 

如,《進學解》。

 

C,辯。

 

針對某一主張,觀點而寫的文章。

 

如:《諱辯》。

 

D,原。

 

是一種追根溯源的文章。

 

如韓愈的《原性》《原道》。

 

二)傳狀文。三類,史傳文,文人傳記,行狀。

 

A,史傳文有: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文末體。

 

B,文人傳紀。

 

如:《童區寄傳》《圬者王承福傳》。

 

也可以包括自傳,如《太史公自序》。

 

C,行狀,又叫「行」。

 

如《段太尉逸事狀》。

 

與一般的傳記文相比,行狀敘述人物比較詳盡,而且有褒無貶。

 

三),雜記文。

 

包括:

 

台閣名勝記:

 

如:《喜雨亭記》(蘇軾),《醉翁亭記》(歐陽修)。

 

山水遊記:《永州八記》(柳宗元)。

 

書畫雜物記:《核舟記》。

 

人事雜記等:《獄中雜記》(方苞)。

 

四),應用文。

 

A,奏議。

 

臣下寫給皇上的書信,報告。

 

章以謝恩,奏以彈劾。

 

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B,詔令。

 

《尚書》中稱為「命」「誥」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統稱為制詔,詔令。

 

C,碑誌。

 

包括碑文和墓誌銘。

 

D,哀祭。

 

哀悼死者或祭祀鬼神的文章。

 

E,箴銘。

 

是規勸性的文章。

 

F,頌讚。

 

頌揚,讚美性的文章。

 

G,序跋。

 

為一書或某一作品而作的說明文字。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11-30 23:32
發表完畢。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