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書名 中國醫籍考
作者 丹波元胤
分類 綜合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AD%E5%9C%8B%E9%86%AB%E7%B1%8D%E8%80%83/index
【卷一】
【醫經(一)】
〔黃帝內經〕漢志十八卷 佚 〔外經〕漢志三十七卷 佚 〔黃帝素問〕隋志九卷(梁八卷 按舊唐志亦曰八卷)存佚皇甫謐曰。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
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素問。(甲乙經序)。褚澄曰。素問之書。成於黃岐。運氣之宗。起於素問。將古聖哲妄邪。曰。尼父刪經。三墳猶廢。扁鵲盧出。盧醫遂多。尚有黃岐之醫籍乎。
後書之托名於聖哲也。
曰。然則諸書不足信邪。由漢而上。有說無方。由漢而下。有方無說。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褚氏遺書)。 邵雍曰。素問陰符。七國時書也。
(皇極經世書)。程顥曰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
道理總是。想當時亦須有來歷。(二程全書)。司馬光曰。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可終日坐明堂。但與岐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漢之間。醫者依托以取重耳。
(傳家集與范景仁第四書)。林億等曰。按王氏不解所以名素問之義。及素問之名。起於何代。按隋書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甲乙經序。晉皇甫謐之文已云。素問論病精辨。王叔和西晉人。撰脈經云。出素問針經。漢張仲景撰傷寒卒病論集云。撰用素問。是則素問之名。
著於隋志。上見於漢代也。
自仲景以前。無文可見。莫得而知。據今世所存之書。則素問之名起漢世也。
所以名素問之義。全元起有說曰。素者。
本也。
問者。
黃帝問岐伯也。
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元起雖有此解。義未甚明。按乾鑿度云。夫有形者。
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
未見氣也。
太初者。
氣之始也。
太始者。
形之始也。
太素者。
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瘵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素問新校正) 又云。或云。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穀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之血氣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
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
戰國之人何與焉。
(甲乙經序)。竇蘋曰。內經十八卷。言天地生育。人之壽夭系焉。
信三墳之書也。
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書者。
六國秦漢之際也。
(酒譜)。朱熹曰。黃帝紀云。其師岐伯明於方。世之言醫者宗焉。
然黃帝之書。戰國之間猶存。其言與老子出入。 予謂此言尤害於理。竊意黃帝聰明神聖。得之於天。其於天下之理。無所不知。天下之事。無所不能。上而天地陰陽。造化發育之原。下而保神練氣。愈疾引年之術。以至其間庶物萬事之理。巨細精粗。莫不洞然於胸次。是以其言有及之者。
而世之言此者。
因自托焉。以信其說於後世。至於戰國之時。方術之士。遂筆之書。以相傳授。如列子之所引。與夫素問握奇之屬。蓋必有粗得其遺言之仿佛者。
如許行所道神農之言耳。周官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書。恐不但若是而已也。
(文集古史余論)。王炎曰。夫素問乃先秦古書。雖未必皆黃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戰國之際。有如和緩秦越人輩。 雖甚精於醫。其察天地陰陽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
則其言雖不盡出於黃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從受矣。
(運氣說出於新安文獻志)。沈作哲曰。
內經素問。黃帝之遺書也。
學人不習其讀。以為醫之一藝耳。
殊不知天地人理。皆至言妙道存焉。
文字訛脫錯亂。失其本經。(寓簡)。 高承曰。皇甫謐帝王世紀云。黃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針。著內外經。素問之書咸出焉。
(事物紀原)。陳振孫曰。素問。黃帝與岐伯問答。三墳之書。無傳尚矣。
此固出於後世依托。要是醫書之祖。(書錄解題)。劉?曰。內經十八卷。素問外九卷不經見。且勿論。姑以素問言之。
則程邵兩夫子。皆以為戰國書矣。
然自甲乙以來。則又非戰國之舊矣。
自朱墨以來。則又非甲乙之舊矣。
(文集)。朱震亨曰。素問。載道之書也。
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
故非吾儒不能讀。學人以易心求之。
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
(格致余論)。呂復曰。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乃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韓諸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
蓋靈蘭秘典。五常政因。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生制之理。 配象合德。實切於人身。其諸色脈病名。針則治要。皆推是理以廣之。
而皇甫謐之甲乙。楊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醫家之大綱要法。無越是書矣。
然西漢藝文志。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白氏二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目乃不列。至隋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而不指為內經。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注釋。復以陰陽大論。托其為師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亦勤矣。
(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宋濂曰。黃帝內經。雖疑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
其言深。其旨邃以弘。其考辨信而有征。是當為醫家之宗。(文集)。劉純曰。問云。讀素問有不曉者。
奈何。曰。乃上古之書。中間多有缺文舛訛。且通其可通。缺其所可疑。 又王冰釋於強解。及失經意者。
亦有之。
須自要著力。熟讀玩味。(醫經國小)。方孝孺曰。世之偽書眾矣。
如內經稱黃帝。汲塚書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故其書雖偽。而其文近古。 有可取者。
(遜志齋集)。王?曰。內經謂為黃帝之書。雖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
其言質奧。而義弘深。
實醫家之宗旨。殆猶吾儒之六經乎。
(青岩叢說)。陳繹曾曰。素問善議論理明。故枝節詳盡。而論辨精審。先秦書皆然。(文章歐冶)。黃省曾曰。農黃以來。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則周之矯之俞之盧。秦之和之緩之。
宋之文摯。鄭之扁鵲。 漢之樓護陽慶倉公。皆以黃帝之書。相為祖述。其倉公診切之驗。獨幸詳於太史。而候名脈理。往往契符於素問。以是知素問之書。其文不必盡古。而其法則出於古也。
(五岳山人集內經注辨序)。趙口口曰。傳記言內經乃黃帝書。難經乃越人書。吾觀內經非黃帝書。直越人書。難經非越人書。直倉令書耳。
以為倉令之書。故必寄之於越人。以為越人之書。故必寄之於黃帝。假令內經非黃帝。
難經非越人。豈不足以牖世而煽俗。彼謂內經不寄諸黃帝。則其為越人者無以安。難經不寄諸越人。則其為倉令者無以安。將無或乎泯其道。以安其身。將無或乎泯其身。以存其道。將無幾乎泯其名。以存其道。安其身。身苟免於非辟。道有濟於開成。雖沒世而名弗稱。君子弗疾也。
(趙浚穀文集)顧從德曰。今世所傳內經素問。即黃帝之脈書。廣衍於秦越人陽慶淳於意諸長老。其文遂似漢人語。而旨意所從來遠矣。
(重雕素問序)。
周木曰。素問之書。雖不實出於黃岐之世。要亦去先王未遠。時人祖述黃岐遺意而作者也。
詞古義精。理微事著。保天和於未病。續人命於既危。彝倫益敦。王化滋盛。實醫家之宗祖。猶吾儒之有五經也。
故曰。醫人不讀素問。猶士人不治本經。其以是歟。(素問糾略序)。桑悅曰。素問。乃先秦戰國之書。非黃岐手筆。其稱上古中古。亦一左證。玩其詞意。汪洋浩汗。無所不包。其於五臟收受之法。呂不韋著月令似之。
其論五氣鬱散之異。董仲舒郭景純敘五行災異祖之。
其論五臟夢虛所見之類。楞嚴經說地獄仿之。
論運氣。則可為歷家之準則。論調攝。則可為養生者之龜鑒。擴而充之。
可以調和三光。燮理陰陽。而相君之能事畢矣。又豈特醫而已耶。
(素問鈔序)。
郎瑛曰。素問文非上古。人得知之。
以為即全元起所者。
猶非隋唐文也。
惟馬遷劉同近之。
又無此等義語。宋聶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東都以後語。斷然以為淮南王之作。予意鴻烈解中內篇文義。實似之矣。
但淮南好名之士。即欲藉岐黃以成名。特不可曰述也乎。
或醫卜未焚。當時必有岐黃問答之書。安得文之以成耳。
不然陰陽五行之理學。思固得人身百骸之微。非聖不知。何其致疾之由。死生之故。明然纖悉。此淮南解性命道理處。必竊素問。而詭異奇瑰處。乃蘇飛等為之也。
故宋潛溪以淮南出入儒墨不純正。此是也。
且淮南七十二候。 與素問注。皆多芍藥榮五物。改麥秋至為小暑至。較呂氏春秋不同。則王冰當時亦知素問出淮南也。
岐黃之文。 至於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則黃帝時果末世邪。又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則儀狄是生其前。而彼時人已皆偽耶。精微論中。羅裹雄黃。禁服篇中。軟血而受。則羅與軟血。豈當時事耶。
予故以為岐黃問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
(七修類稿)。
昊昆曰。五內陰陽。謂之內。萬世宗法。謂之經。平日講求。謂之素問。馬蒔曰。素問者。
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咨於岐伯而作內經者。
是也。
此書出於岐伯者多。故本紀不及諸臣耳。
然此素問八十一篇。而復有靈樞八十一篇。大抵素問所引經曰。俱出靈樞。則靈樞為先。而素問為後也。
書中止以天師夫子。尊岐伯鬼臾區。而其余諸臣。未聞其以是稱。至雷公則自名。曰小子細子。黃帝亦有訓之之語。意者。
所造未及諸臣。而年亦最少。且其曰公曰伯曰師。似皆以爵稱之。
即如寶命全形論。有曰天子。曰君王。移精變氣論。五常政大論。靈樞官能篇。皆稱曰聖王。著至教論。疏五過論。 有封君侯王靈樞根結篇。有王公大人等稱。則其為爵無疑也。
至於鬼臾區少俞伯高。皆諸臣名耳。
後世程子謂出於韓諸公子之手。或謂先秦儒者所作。是皆泥乎爵號文字。而未繹全書。故臆說有如此者。
乃今詳考六節臟象論。 天元紀大論。五營運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篇。則論天道歷法萬象。人身經絡脈體。人事治法。辭古理微。非子書中有能偶及雷同者。
真唯天神至聖。始能作也。
愚意上天以仁愛斯民為心。而伐命唯病。治病惟書。然玄默無言。故挺生神聖。以代之言。而早出此書。以救萬古民命耳。
況六書制自伏羲。醫藥始於神農。自伏羲以至黃帝。千有餘年。其文字制作甚明。外紀本紀。俱載黃帝紀官舉相。明歷作樂。制為袞冕舟車。畫野分列。經土設井。播百穀。制城郭。凡爵號文字。時已咸備,歷金天高陽高辛諸氏。又經三百四十余年。始迄陶唐。則諸凡制作。人知唐虞為盛。而不知肇自羲皇。其所由來者漸也。
何獨內經之作。史書靈素均誣乎哉。 朱載?曰。按素難二經。乃先秦古書。三代名醫。所相授受。秦始皇有令。不燒醫卜種樹之書。由漢迄今。 醫流遵用。雖經歷代變。更未聞有人妄加刪改。(樂書)。胡應麟曰。醫方等錄。雖亦稱述岐黃。然文字古奧。語致玄渺。蓋周秦之際。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驚世。竊附黃岐耳。
(經籍會通)。又曰。凡班志所無。而驟見六朝後者。
往往多因戰國子書殘軼者補綴之。
而易其名。以為真。則偽莫掩。以為偽。 則真間存。尤難辨。自前輩少論及此。余不敏實竊窺之。
觀素問靈樞之即內經。則余言可概見矣。
素問。今亦稱內經。然隋志止名素問。蓋黃帝內外經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後人綴輯。而易其名耳。
(四部正訛)。又曰。有偽作於前代。而世率知之者。
風後之握奇。岐伯之素問。是也。
(同上)。又曰。素問精深。陰符奇奧。雖非軒後。非秦後書。(同上)。 周禮曰。醫家之素問。即儒者之六經。其詞隱。其旨深。非資稟上智。功極研究者。
不能窺其影響。況以中人之資。粗知醫藥。即動以黃帝岐伯為言。其不至於戕人之生者幾何哉。仲景東垣河間丹溪。是皆稟上智之資。致研究之功。而能讀其書以悟之者也。
(醫聖階梯)。張介賓曰。內者。
性命之道。經者。
載道之書。平素所講問。是謂素問。 方以智曰。岐黃云內經。言身內也。
(通雅)。又曰。守其業而浸廣之。
靈樞素問也。
皆周末筆。(同上)。祝文彥曰。內經素問。後人傳以為岐黃之書也。
其論脈法病證。未必不有合於聖人之意。詞義古朴。未必不有得古人之遺。然自余觀之。
確乎為秦以後書。而非盡岐伯黃帝之言也。
當時和扁諸神醫。必有傳於岐黃真諦。而後能彰起死回生之術。則岐黃之微言。宜有一二存乎後世者。
而後人附會之。
以成是書。實非岐黃所著也。
或者曰。內經所云黔首。蓋秦時語乎。
曰。不但此也。
五帝皆至聖。而孔子刪書始唐虞。以唐虞前無書史。而至唐虞乃始也。
唐虞書不過數百言耳。
而黃帝書。乃至數千萬言乎。
且前民利用之事。皆五帝以前。聖人所為。何他事一無書文可考。而獨治病之書。詳而盡如是耶。
又內經一書。文氣堅峭。如先秦諸子。而言理該博。絕似管荀。造詞質奧。又類鬼穀。非秦時人書而何。
或又曰。人有此等學問。曷不自著姓名。而假托古人耶。
曰。如汲塚越絕等書。此人止求其書之傳。 不必名之著。猶前人質朴之意也。
若今世人一無所見。便妄自居乎作者之林矣。
(慶符堂集)。
杭世駿曰。李珠問。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今之內經。果是當年之書歟,抑後人所記歟。答云。內經劉向編七錄時。已有之。
秦焚詩書。內經想以方術得存。其書深奧精密。非後人所能偽托。(質疑)。魏荔彤曰。軒岐之書。類春秋戰國人所為,而托於上古。文順義澤。篇章聯貫。讀之儼如禮經也。
(傷寒論本義序)。張志聰曰。墳典乃史臣記述之書。先言義理精微。次敘君臣咨訪。本欲斯道彰明。永垂金石。故其文詞。 或加敷衍。至於陰陽之離合盛衰。血氣之生始出入。其神靈睿聖。惡能洞徹隔垣乎。
又曰。陰陽之理。論焉列焉。
總歸於一。推之數之。
可萬可千。是以全經文義。或同中示異。或異中見同。詞若盾矛。理無枘鑿。馮舒曰。素問一書。通篇有韻。(詩紀匡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曰。黃帝素問。原本殘闕。王冰采陰陽大論以補之。
其書云出於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故通貫三才。包括萬變。雖張李劉朱諸人。終身鑽仰。竟無能罄其蘊奧焉。
韓曰。秦漢以前。有說無方。故內經諸書,鄭重 縷。亦多累世附會竄雜之言。(醫通)。 劉奎曰。內經多系後人假托。觀其文章可見。即如尚書斷自唐虞。其文辭佶屈贅牙。非注解猝莫能醒。內經若果系黃帝時書。其文辭之古奧。又不知更當如何者。
今觀其筆墨。半似秦漢文字。其為後人假托不少。況乃屢經兵火。不無錯簡魯魚。勢所必然。孟子於武成尚取其二三策。況乃他焉者乎。
(溫疫論類編)。姚際恆曰。漢志有黃帝內經十八卷。隋志始有黃帝素問九卷。唐王冰為之注。冰以漢志有內經十八卷。以素問九卷。靈樞九卷。當內經十八卷。實附會也。
故後人於素問系以內經者。
非是。或後人得內經。而衍其說為素問。亦未可知。素問之名。人難卒曉。予按漢志陰陽家,有黃帝泰素。此必取此素字。又以與岐伯問。故曰素問也。
其書後世宗之。
以為醫家之祖。然其言實多穿鑿。至以為黃帝與岐伯對問。蓋屬荒誕。無論隋志之素問。即漢志所載黃帝內外經。並依托也。
他如神農軒轅風後力牧之屬盡然。
豈真有其書乎。
或謂。此書有失侯失王之語。秦滅六國。漢諸侯王國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藏氣法時。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曰日?。曰下晡。不言十二支。當是秦人作,又有言歲甲子。言寅時。則又漢後人所作。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論也。
(古今偽書考)。
何夢瑤曰。昔人謂內經。非岐黃書。乃後人之假托。要未必出於一手。故有醇有疵。分別觀之可耳。
(醫碥)。
薛雪曰。黃帝作內經。史冊載之。
而其書不傳。不知何代明夫醫理者。
托為君臣問答之辭。撰素問靈樞二經傳於世。想亦聞陳言於古老。敷衍成之。
雖文多敗闕。實萬古不磨之作。窺其立言之旨。無非竊擬壁經。故多繁辭。然不迨拜手賡揚。
都俞吁?之風。遠矣。
且是時。始命大撓作甲子。其千支節序占候。豈符於今日。而旨酒溺生。禹始惡之。
嘗其玄酒味澹。人誰嗜以為漿。以致經滿絡虛。肝浮膽橫耶。
至於十二經配十二水名。彼時未經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濟。方隅畛域。竟與後世無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
(醫經原旨緒言)。
按先子曰。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及白氏扁鵲內外經之目。內外。
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內外儲說。以次第名焉者。
不必有深意。內字。諸家有說。不可從也。
素問名。 林億等以為問太素之義是也。
史記殷本紀。伊芳尹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隱曰。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質素。故稱素王。列子乾鑿度並云。太素者。質之始也。
漢藝文志。黃帝泰素二十篇。劉向別錄云。言陰陽五行。 以為黃帝之道。故曰太素。素問。乃為太素之問答。義可以證焉。
其不言問素。而名素問者。
猶屈原有天問。是倒置而下字爾。全元起解義未太明。吳昆等以為平素講求問答之義。晁氏讀書志曰昔人謂素問。以素書黃帝之問。猶言素書也。
俱臆度之見而已。
至云笈七簽。神仙通鑒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問之。
作素問。荒誕極矣。
蓋內經之目。見於漢志。而素問之名。出張仲景傷寒論序。
曰。素問九卷。九卷。即今之靈樞。以素靈二書為內經者。
出皇甫謐甲乙經序。而後歷代諸家。無復異論焉。
胡應麟特謂素問。今又稱內經。然隋志止名素問。 蓋黃帝內外經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後人綴緝。易其名耳。
此最有理。然晉去漢未遠。皇甫氏之所序。或是古來相傳之說。亦不可廢也。
第七卷。已亡於晉。皇甫謐甲乙經序曰。亦有亡失。隋志載梁七錄亦云。止存八卷。 據林億等說。全元起所注本。乃無第七。而王冰為舊藏之卷。補七篇。與素問余篇文。?然不同。其論運氣。與六節臟象論七百十八字。全然別是一家言。林億等以為陰陽大論之文。王冰取以補所亡。今考王叔和傷寒例所引。陰陽大論之文。曾無所見。林說難從。而若其篇第。不知古經為奈何。
據林億等校正之說。全元起本八卷。共六十八篇。至王冰補七篇。又分為八十一篇者。
仿道德經難經也。
是書實醫經之最古者。
往聖之遺言存焉。
晉皇甫謐以來。歷代醫家。斷為岐黃所作。此殊不然也。
醫之言陰陽尚矣。
莊子謂疾為陰陽之患。左傳醫和論六氣曰。陰淫寒疾。陽淫熱疾。班固云。醫經者。
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可以見也。
而漢之時。凡說陰陽者。
必系之於黃帝。淮南子曰。黃帝生陰陽。又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
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高誘注云。說。言也。
言為二聖所作。乃能入其說於人。人乃用之。
劉向云。言陰陽五行。以為黃帝之道。漢志。陰陽醫卜之書。冠黃帝二字者。
凡十有餘家。此其證也。
是書設為黃帝岐伯之問答者。
亦漢人所撰述無疑。方今醫家。或牽合衍贅。以為三墳之一。或者詆毀排斥。以為贗偽之書者。
俱為失矣。
【卷二】
【醫經(二)】
〔黃帝素問遺篇〕宋史四卷 佚
〔趙簡王補刊素問遺篇〕明史一卷 存林億等曰。
刺法論。本病論。二篇。亡在王冰注之前。按病能論篇末王冰注曰。世本既闕第七二篇。謂此二篇也。
而今世有素問亡篇及昭明隱旨論。以為此二篇。托名王冰為注。辭理鄙陋。無足取者。
馬蒔曰。刺法本病二篇。正本所遺。別有素問遺篇。其此。其本病論。正所以發明刺法論之義。內有折其郁氣。資其化源等語。大義見六元正紀大論中。但彼則引而不發。至此二篇。始有下手處。惟升之不前。降之不入。故成五郁。惟不退位。故不遷正。司天不得遷正。則剛失守。而後三年成五疫。司地不得遷正。則柔失守。 而後三年成五癘。後世不知司天在泉。天之右施。地之左施。及治五郁者。
以其不知此二篇升降之義也。
不能治疫癘者。
以其不知二篇退位遷正。剛柔失守之義也。
但不知始自何代。將此二篇。竊出私傳。不入官本。斯人者其無後乎。
明史曰。世傳素問王冰注本。中有缺篇。簡王得全本補之。
按先子曰。今所傳遺篇一卷。此乃王冰以後人所托而作。經注一律。出於一人之手。辭理淺薄。不足取。 而馬氏稱之。
亦何不思之甚也。
趙府居敬堂刊本素問。載刺法本病二篇。明志所著。即是也。
簡王名高燧。成祖第三子。母文皇後。永樂三年封。乎元年。就藩彰德。宣德六年薨。事屢見於明史宗室傳。
〔素問逸篇〕一卷?存施沛跋曰。
一曰獨坐靜寄軒下。有羽士顧予而問所讀何書。答以素問。乃備晰疑義。因出逸篇二。以授予曰。此長生訣神現方也。
隨謝去。後訪之不可蹤跡。始知異人也。
按是書所載。支離不經。實無足取者。
蓋施沛所托而作。徒供有識者之一噱耳。
考沛始末未詳。據四庫全書史部職官類存目。有沛南京都察院志四十卷。曰沛修此時。則為南京國子監生。
【卷三】
【醫經(三)】
〔全氏(元起)注黃帝素問〕隋志八卷(新唐志作九卷訛本朝現下書目作十六卷) 佚南史王僧孺傳曰。侍郎金元起欲注素問。訪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當以石為針。必不用鐵。說文有此砭字。 許慎云。以石刺病也。
東山經。高氏之山多針石。郭璞云。可以為砭針。春秋。美?不如惡石。服子慎云。石。 砭石也。
季世無復佳石。故以鐵代之爾。 林億等曰。隋楊上善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
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 按隋志作全元越。南史作金元起。並訛。今從新唐志。改考史。
王僧孺死在天監二年。則元起當為齊梁間人。 林億等謂與楊上善同時。誤矣。
古今醫統曰。全元起以醫鳴晉。妄甚。先子曰。全元起注本。猶存於宋代。今據新校正所載。考其卷目次第。可以窺?略矣。
卷一。平人氣象論。決死生篇。臟氣法時論。宣明五氣篇。經合論。 調經論。四時刺逆從論。(連六卷從春氣在經脈分在第一卷中)凡七篇。
卷二。移精變氣論。玉版論要篇。診要經終論。八正神明論。真邪論。標本病傳論。皮部論。
(篇末有經絡論)骨空論。(自灸寒熱之法以下在六卷刺齊篇末)氣穴論。氣府論。繆刺論。
凡十一篇。
卷三。陰陽離合論。十二臟相使篇。六節臟象論。陽明脈解篇。 長刺節篇。五臟卒痛。凡六篇。
卷四。生氣通天論。全匱真言論。陰陽別論。經脈別論。通評虛實論。太陰陽明論。逆調論。
痿論。凡八篇。
卷五。五臟別論。 湯液醪醴論。熱論。刺熱論。評熱病論。瘧論。腹中論。厥論。病能論。奇病論。凡十篇。
卷六。脈要精微論。玉機真藏論。寶命全形論。刺瘧論。刺腰痛論。刺劑論。(王本刺要論出於此篇)刺禁論。刺志篇。針解篇。四時刺逆從論。(春氣在經脈至篇末在第一卷)凡六篇。
卷七。闕。
卷八。痹論。水熱穴論。從容別白黑。(今示從容論)論過失。(王本疏五過論)方論得失明著。(征四失論)陰陽類論方論解。(王本方盛衰論)凡八篇。
卷九。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五臟生成篇。異法方宜論。咳論。風論。大奇論。脈解篇。凡九篇。
以上八卷。合六十八篇也。
【〔楊氏(玄操)素問釋音〕】
(舊注音一作言)。
宋志一卷 佚。
【〔王氏(冰)注黃帝素問〕】
(今本題云次注) 新唐志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
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
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
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
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
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蕆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訓詁。未嘗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則周有秦公。漢有淳於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
亦天之假也。
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鑒。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並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
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論。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道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岳。非逕奚為。
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辯。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
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
搜求經論。有所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
量其意趣。加意以昭其義。篇論吞並。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義乖失者。
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
詳其旨趣。則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
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
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柱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人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林億等曰。按唐人物志云。王冰仕唐。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壽終。 又曰。詳素問第七卷。亡已久矣。
按皇甫士安晉人也。
序甲乙經云。亦有亡失。隋書經籍志。載梁七錄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無第七。王冰唐寶應中人。上至晉皇甫謐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為得舊藏之卷。今竊疑之。
仍觀天元紀論。五營運論。六微旨論。氣交變論。五常政論。六元正紀論。至真要論七篇。居今素問四卷。篇卷浩大。不與素問前後篇卷等。又且所載之事。與素問余篇。略不相通。竊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王氏取以補所亡之卷。猶周官亡冬官。以考功記補之之類也。
又按漢張仲景傷寒論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陰陽大論。是素問與陰陽大論。兩書甚明。乃王氏並陰陽大論於素問中也。
要之陰陽大論。亦古醫經。終非素問第七矣。
趙希弁曰。黃帝素問。唐王冰注。冰謂漢藝文志。有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
兼靈樞九卷。 乃其數焉。先是第七亡逸。冰時始獲。乃詮次注釋。凡八十一篇。分二十四卷。今又亡刺法本病二篇。冰自號啟玄子。(讀書後志)。陳振孫曰。唐太仆令王冰。注自號啟玄子。案漢志。但有黃帝內外經。至隋志。乃有素問之名。又有全元起素問注八卷。嘉?中。光祿卿林億。國子博士高保衡。承詔校定補注。亦頗采元起之說。附見其中。其為篇八十有一。王冰者。
寶應中人也。
(書錄解題)。沈作哲曰。王冰注素問敘氣候。仲春有芍藥榮。季春有牡丹華。仲夏有木槿榮。仲秋有景天華。皆月令歷書所無。又以桃始華。為小桃華。王瓜生。為赤箭生。苦菜秀。
為吳葵榮。戊寅元歷皆有之。
(寓簡)。 劉完素曰。王冰遷移加減經文。亦有臆說。而不合古聖之書者也。
雖言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既傳於世。 即文皆為墨字也。
凡所改易之間。或不中其理者。
使智哲以理推之。
終莫得其真意。豈知未達真理。或不識其偽所致也。
【(原病式序)】
呂復曰。內經素問。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
而為之注釋。復以陰陽大論。托為其師張公所藏。 以補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
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 田藝蘅曰。素問王冰注。雷乃發聲之下。有芍藥榮。芍藥香草。制食之毒者。
莫良乎芍藥。故獨得藥之名。 所謂芍藥之和具而御之。
草謂之榮。與此不同。況今芍藥。四月始榮。故知其偽也。
又田鼠化為?。下有牡丹華。牡丹花也。
一名百兩金。一名鼠姑。廣雅謂之木牡丹。唐人謂之木芍藥。此時雖當華。古人不重。始紀於晉。而盛稱於唐。
亦偽也。
(留青日札)。馬蒔曰。唐寶應年間。啟玄子王冰有注。隨句解釋。逢疑則默。章節不分。前後混淆。 汪昂曰。素問。在唐有王啟玄之注。為注釋之開山。注內有補經文所未及者。
可謂有功先聖。然年世久遠。 間有訛缺。風氣未開。復有略而無注者。
四庫全書提要曰。黃帝素問二十四卷。唐王冰注。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篇。無素問之名。後漢張機傷寒論引之。
始稱素問。晉皇甫謐甲乙經序。
稱針經九卷。素問九卷。皆為內經。與漢志十八卷之數合。則素問之名。起於漢晉間矣。
故隋書經籍志。始著錄也。
然隋志所載。只八卷。全元起所注。已闕其第七。冰為寶應中人。乃得舊藏之本。補足此卷。宋林億等校正。謂天元紀論以下。卷帙獨多。與素問余篇。絕不相通。疑即張機傷寒論序。所稱陰陽大論之文。冰取以補所亡之卷。理或然也。
其刺法論。 本病論。則冰本亦闕。不能復補矣。
冰本頗更其篇次。然每篇下。必注全元起本第幾字。猶可考見其舊第。按每篇注全本篇。第出於新校正。以為王冰者誤。所注排決隱奧。多所發明。其稱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
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
無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無水者。
不必去火。宜壯水之主。 以鎮陽光。遂開明代薛己諸人探本命門之一法。其亦深於醫理者矣。
冰名見新唐書宰相世表。稱為京兆府參軍。 林億等引人物志。謂冰為太仆志。並系失載。然又非本朝人所撰。藤原佐世編現下書目。在寬平中。時當唐季。則是書殆出於隋唐間人者歟。仍以著錄焉。
【〔林氏(億)素問補注〕】
(今本題云重廣補注)宋志二十四卷 存表曰。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
往聖之先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
以理身緒余。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
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札瘥。國家代有。將欽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受業傳之。
而內經作矣。
歷代寶之。
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次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
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仆王冰篤好之。
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藝伎之流。而荐紳先生罕言之。
去聖已遠。其術暗昧。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余。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腑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芳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
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頃在嘉?中。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
乃詔通知其學人。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裒集眾本。寢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采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
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因礡會通。或端本以尋支。或溯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正繆誤者。
六千余字。增注義者。
二千余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
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
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天祿琳琅書目曰。重修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一函。十冊。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億孫奇高保衡校正。孫兆改誤。按宋史藝文志。乃晁陳諸家著錄。皆第稱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而無重廣補注之名。且書錄解題。但稱林億高保衡承詔校定。並無孫奇之名。
亦不言有孫兆改誤之事。今本增入孫奇孫兆二人。則重廣補注決死生。其驗如神。所著有素問鉤玄。仲景或問。諸藥論。甚精。竇文正默幼從其子元學。荐之元世祖。而老不可征。詔有司。歲給衣米終其身。
【〔李氏(季安)內經指要〕】
佚吳澄序曰。醫有內經。與儒家六經準。其三才之奧。諸術之源乎。
然其辭古。其旨深。醫流鮮能讀。儒流謂非吾事。亦不暇讀。何望其能采奧而究源也哉。
吾兄李季安自為舉時。博洽群書。纂事記言。細字大帙。堆案盈篋。余嘗嘆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中歲從事於醫。其心力之悉。又有加焉。
所輯諸家方論。靡不該備。抑其末耳。若素問。若靈樞。若難經傷寒論。所謂醫家六經者。
融液貫徹。取素問一經。綱提類別。較然著明。一覽可了。名曰內經指要。余夙嗜此經。每欲與人共論。而莫可令獲見。此能不抵掌稱快。而篇布?乎天下。俾觀者有徑可尋。有門可入。人人能讀內經。而得其奧。而得其源。則於儒家窮理盡性之方。醫家濟人利物之務。其不大有所裨歟。季安應人之求。不擇貴富。雖貧賤不能自存。必拯其危急。皇皇惟恐後。蓋以儒者之道。行醫者之術。此其實行也。
非止善著書而已。(文集)。
【〔羅氏(天益)內經類編〕】
佚劉?序曰。近世醫有易列張氏學。於其書雖所不考。然自漢而下。則惟以張機王叔和孫思邈錢乙為得其傳。其用藥則本七方十劑而操縱之。
其為法。自非暴卒。必先養胃氣為本。而不治病也。
識者以為近古。而東垣李明之。
則得張氏之學人。而其論著治驗。略見遺山集中。鎮人羅謙甫嘗從之學。一曰遇予言。先師嘗教予曰。夫古雖有方。而方則有所自出也。
均香港腳也。
而有南北之異。南方多下濕。而其病。則經之所謂水清濕。而濕從下受者也。
孫氏知其然。故其方施之南人則多愈。若夫北地高寒。而人亦病是。
則以所謂飲發於中。腑?於下。與穀入多而氣少。濕居下者。
我知其然。故我方之施於北。猶孫方施之南也。
子為我分經病證而類之。
則庶知方之所自出矣。
予自承命。凡三脫稿。而先師二毀之。
研磨訂定。三年而後成。名曰內經類編。敢望吾子序。
夫內經十八卷。素問外九卷不經見。且勿論。姑以素問言之。
則程邵兩夫子。皆以為戰國書矣。
然自甲乙以來。則又非戰國之舊矣。
自朱墨以來。則又非甲乙之舊矣。
而今之所傳。則又非戰國之舊矣。
苟不於其所謂全書者。
觀其文而察其理焉。則未有識其真是而貫通之者。
今先生之為此也。
疑特令學人之熟於此。而後會於彼焉爾。
苟為不然。則不若戒學人之從事於古方。而學人苟不能然。則不若從事古方者之為愈也。
羅亦以為然。予聞李死今三十年。羅祠而事之如平生。薄俗中而能若是。是可序。
(文集)徐春甫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人。東垣弟子。潛心苦學。真積力久。居東垣門下十余年。盡得其妙。著有衛生寶鑒二十四卷行世(古今醫統)。
【〔李氏(季安)內經指要〕】
佚吳澄序曰。醫有內經。與儒家六經準。其三才之奧。諸術之源乎。
然其辭古。其旨深。醫流鮮能讀。儒流謂非吾事。亦不暇讀。何望其能采奧而究源也哉。
吾兄李季安自為舉時。博洽群書。纂事記言。細字大帙。堆案盈篋。余嘗嘆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中歲從事於醫。其心力之悉。
又有加焉。所輯諸家方論。靡不該備。抑其末耳。若素問。若靈樞。若難經傷寒論。所謂醫家六經者。
融液貫徹。取素問一經。綱提類別。較然著明。一覽可了。名曰內經指要。余夙嗜此經。每欲與人共論。而莫可令獲見。此能不抵掌稱快。而篇布?
乎天下。俾觀者有徑可尋。有門可入。人人能讀內經。而得其奧。而得其源。則於儒家窮理盡性之方。醫家濟人利物之務。其不大有所裨歟。季安應人之求。不擇貴富。雖貧賤不能自存。必拯其危急。皇皇惟恐後。蓋以儒者之道。行醫者之術。此其實行也。
非止善著書而已。(文集)
【〔羅氏(天益)內經類編〕】
佚劉 序曰。近世醫有易列張氏學。於其書雖所不考。
然自漢而下。則惟以張機王叔和孫思邈錢乙為得其傳。其用藥則本七方十劑而操縱之。
其為法。自非暴卒。必先養胃氣為本。而不治病也。
識者以為近古。而東垣李明之。
則得張氏之學人。而其論著治驗。略見遺山集中。鎮人羅謙甫嘗從之學。一曰遇予言。先師嘗教予曰。夫古雖有方。而方則有所自出也。
均香港腳也。
而有南北之異。南方多下濕。而其病。則經之所謂水清濕。而濕從下受者也。
孫氏知其然。故其方施之南人則多愈。若夫北地高寒。而人亦病是。則以所謂飲發於中。腑於下。與穀入多而氣少。濕居下者。我知其然。故我方之施於北。猶孫方施之南也。
子為我分經病證而類之。
則庶知方之所自出矣。
予自承命。凡三脫稿。而先師二毀之。
研磨訂定。三年而後成。名曰內經類編。敢望吾子序。夫內經十八卷。素問外九卷不經見。且勿論。姑以素問言之。
則程邵兩夫子。皆以為戰國書矣。
然自甲乙以來。則又非戰國之舊矣。
自朱墨以來。則又非甲乙之舊矣。而今之所傳。則又非戰國之舊矣。苟不於其所謂全書者。觀其文而察其理焉。則未有識其真是而貫通之者。
今先生之為此也。
疑特令學人之熟於此。而後會於彼焉爾。苟為不然。則不若戒學人之從事於古方。而學人苟不能然。則不若從事古方者之為愈也。
羅亦以為然。予聞李死今三十年。羅祠而事之如平生。薄俗中而能若是。是可序。(文集)徐春甫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人。東垣弟子。潛心苦學。真積力久。居東垣門下十余年。盡得其妙。著有衛生寶鑒二十四卷行世(古今醫統)
【〔朱氏(震亨)素問糾略〕】
一卷 存徐春甫曰。朱震亨字彥修。號丹溪。浙之義烏人。自幼好學。日記千言。業舉子。講道入華山。拜許文懿公。一日。公謂以己疾久之。
非精於醫者弗能起。子多穎敏。其游藝於醫而濟人乎。
於是丹溪復致力於醫方。既而悟曰。執古方以療今病。其勢雖全。必也參之以素難。活潑權衡。乃能濟世。遂出游求師。渡浙走吳。歷南徐建業。皆無所遇。反還武州。聞太無先生。往拜之。
數謁弗得接。求見愈篤。先生始接之。
以劉張朱三家之書。為之敷揚其旨。彥修授教。而醫益神。名益著。四方求療者。
輻輳於道。 按證施方。錄為醫案可考。又著格致余論。致其秘云,(古今醫統)
【〔滑氏(壽)讀素問鈔〕】
三卷 存儀真縣志曰。滑壽世為許襄城人。當元時。父祖官江南。自許徙儀真。壽性警敏。學於韓說先生。日記千余言。操筆為文。詞有思致。尤長於樂府。京口名醫王居中客儀。壽數往叩居中。曰醫祖黃帝岐伯。其言佚不傳。 世傳者惟素問難經。子其習之。
壽受讀終卷。乃請於王。分臟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針刺。 陰陽。標本。運氣。匯萃。凡十二類。鈔而讀之。
自是壽學日益進。所向莫不奇中。 按澹生堂書目。有滑氏素問注解三卷一冊。想是同書。故今不揭出。
【〔汪氏(機)續素問鈔〕】
三卷 存自序曰。予讀滑伯仁氏所集素問鈔。善其刪去繁蕪。撮其樞要。且所編次。各以類從。秩然有序。非於岐黃之學人不能也。
但王氏所注。多略不取。於經文最難曉處。僅附其一二焉。然自滑氏觀之。
固無待於注。後之學人。未必皆滑氏。苟無注釋,曷從而入首耶。爰復取王氏注。參補其間。而以續字弁之於首簡。間有竊附己意者。
則以愚謂二字別之。
滑氏元本所輯者。
不復識別。滑氏自注者如舊。別以今按二字。如此庶使原今所輯之注。 各有分辨。或是或非。俾學人知所擇焉。雖然。予之所輯。未必一一盡契經旨。而無所誤。或者因予之誤。推而至於無誤。未可知也。
諺云。拋磚引玉。亦或有補於萬一云。正德己卯三月朔旦。祁門縣志曰。汪機幼嘗為邑諸生。母病嘔。遂究心醫學。凡岐黃扁倉諸遺旨。靡不探其肯綮。殊證奇疾。 發無不中。名高難致。病者有聽謦咳。頓喜遂瘳。所全活甚眾。著有石山醫案。醫學原理。本草會編。素問鈔。 脈訣刊誤。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針灸問答。傷寒選錄。運氣易覽等書。四庫全書提要曰。續素問鈔九卷。明汪機撰。是編因滑壽素問鈔。采王冰原注大略。因重為補錄。凡所增入。以續字別之。
九卷之中。分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標目悉依滑氏之舊。(存目)
【〔丁氏(瓚)素問鈔補正〕】
十卷 存自序略曰。予被命守東嘉。夙夜只懼。勉修厥職,痛吾民往往誤罹夭枉。故每自疚。乃召群醫告曰。醫者人之生命攸系。汝輩其知所慎乎。
夫藥之弗績。朮之弗精也,
朮之弗精。學之無本也。
汝輩其嘗學素問乎。
曰。未也。
奚為而弗學也。
曰。病其言之隱賾也。
其嘗學素問鈔乎。
曰。未也。
奚為而弗學也。
曰。病其書之亥豕也。
以故政暇。取其鈔本。手自補正。以王氏注。有合於經者。
亦並錄之。
使更相傳錄。擇其子弟而誦習焉。猶恐其氣運之難明。脈理之難曉也。
因取五運六氣主客之圖。並診家樞要。以附於後。庶幾學人知所趣向。而吾民亦殆有賴矣。凡例曰。王注頗覺冗泛。今擇取諸書增減。以附愚見。其有疑誤。姑缺之以俟知者。
一注釋王氏頗詳。因以為主。凡王注皆不名。滑氏則曰滑云。愚見則加圈以別之。
一經文易曉者。
一依滑氏舊文。一五臟只詳釋一臟。余臟可以類推。 休寧縣志曰。丁瓚字汝器。西門人。丁氏自宋世業醫。嘉靖初。丁繩以醫名。子畜瓚。授其業。已藉數百緡欲與子。瓚謝歸。醫則奇中。人以仙目之。
性好客。客常滿。嘗出五十緡。脫人於厄。書畫有米倪風。年六十卒。 四庫全書提要曰。素問鈔補正十二卷。明丁瓚編。瓚字點白。鎮江人。嘉靖丁丑進士。官至溫州府知府。初滑壽著素問鈔。歲久傳寫多訛。瓚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復兼采王冰原注以明之。
凡十二門。悉依壽書舊例。又以五運六氣主客圖。並診家樞要。附於後。(存目)
【〔呂氏(復)內經或問〕】
佚明史稿曰。呂復字元膺。鄞人。少孤貧。從師受經。習詞賦。後以母患求醫。遇名醫衢人鄭禮之於逆旅。遂謹事之。
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脈藥論諸書。討求一年。試輒有驗。自以為未精。盡購古今醫書。曉夜研究。務窮其閫奧。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
其於醫門群經。若內經素問。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 病源論。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經。聖濟經等書。皆有辨論。
前代名醫。如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龐安常錢仲陽陳無擇許叔微張易水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嚴子禮王德膚張公度諸家。皆有評騭。所著有內經或問。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釋。養生雜言。脈緒。脈系圖。難經附說。 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齋雜著。諸書。浦江戴良采其治效最著者。數十事。為醫案。晚年自號滄洲翁。 歷舉仙居臨海教諭。台州教授。皆不授。
【〔王氏(翼)素問注疑難〕】
佚陽城縣志曰。王翼幼穎悟。七歲聞人誦唐詩。一過能歷歷誦之。
八歲善屬文。既長日記千言。應進士舉。因染疾棄業。遂精醫術。療疾多奇驗。旁通律歷。尤工於詩。所著有素問注疑難。傷寒歌括。算術若干卷。詩五百余篇。
【卷四】
【醫經(四)】
〔袁氏(仁)內經疑義〕未見王畿袁參坡小傳曰。參坡袁公名仁。字良貴。浙西嘉善人也。
洞識性命之精。而未嘗廢人事之粗。雅徹玄禪之奧。而不敢悖仲足之軌。天文地理。歷律書數。兵刑水利之屬。靡不涉其津涯。而姑寓情於醫。謂可以全生。 可以濟人。著內經疑義。本草正訛。痘疹家傳等書。百余卷。(一螺集)
【〔楊氏(慎)素問糾略〕】
明志三卷 未見錢謙益曰。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師文忠公廷和之子也。
七歲作擬古戰場文。有曰。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時人傳誦。以為淵云再出。正德辛未。舉會試第二。廷試第一。授翰林修撰。武廟閱天文書。星名注張。又作汪張。下問欽天監及史館。皆莫知。用修曰。注張。柳星也。
歷引周禮史漢書以復。湖廣土官水盡源通塔平長官司入貢。同官疑為三地名。用修曰。此六字地名也。
取大明官制證之。
嘉靖癸未。修武廟實錄。總裁二閣老。盡取稿草。屬刊定焉。甲申七月。兩上議大禮疏。率群臣撼奉天門大哭。廷杖者再。斃而復蘇。謫戍雲南永昌衛。投荒三十余年。卒於戍。年七十有二。(列朝詩集) 按是書。升庵外集等不載。且與朱震亨書同名。先子嘗疑之。
賀藩大高知道。(元哲)曰。恐是升庵序震亨書者。修明志時。仍致誤歟。 此說亦有理。
【〔高氏(士)素問捷徑〕】
三卷 未見 。
【〔鄭氏(曉)素問摘語〕】
未見按上二書。見於浙江通志書目。
【〔蔡氏(師勒)內經注辨〕】
未見黃省曾序曰。嘗謂醫之道也。
原詳經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也。
嘗草木水火致劑。以救夭傷也。
非聖人者神而明之。
其誰與此。故曰。醫者生生之具。聖人所以壽萬民。而登之天年者也。
農黃以來。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則周之矯之俞之盧。秦之和之緩之。
宋之文摯。鄭之扁鵲。漢之樓護陽慶倉公。皆以黃帝之書相為祖述。其倉公診切之驗,獨幸詳於大史。而候名脈理。往往契符於素問。以是知素問之書。其文不必盡古。而其法則出於古也信然矣。其言情狀也有馮。其處刺療也有響。得之者。
為上工。為國手。失之者。
為毒師。為庸姓。歷百世而莫之或違者也。
在姬之代。尚有歲終之稽。十而失一。即次其食。故其法得以不墮。今之醫也。
茫然於天地之紀。憲無所畏。師無所傳。一惟肆炮縱舍。以規偶中之利。故愈也劇之。
生也死之者。
殆相望也。
予素多病。不得於醫。而思精其法。未暇也。
山人蔡師勒氏有道。而復志於醫。乃塊處於毛公之壇者。
二十年。先治其法。 翻閱之久。遂不滿於啟玄之注。時有所得。因系之辨。若師勒者。
可謂卓然斯流之上者矣。雖然啟玄亦非妄而作者。
其師玄珠先生異人也。
洞明素問之奧。乃密授秘旨。故啟玄奉其師說太過。不為無疵。觀其詢謀得失之云。 則斯辨也。
亦啟玄之所以望於後人也。
(五岳山人集)。
【〔徐氏(春甫)內經要旨〕】
二卷 存自序略曰。予嘗謂操舟必資於剡木。而射者必以彀。醫之有道古也。
自神農氏開其天。黃帝氏繼天創始。與其臣岐伯。著內經靈素。為萬世醫學之鼻祖。自唐及宋。屢詔名家。校正徒勤。而真傳靡獲。方書種種。汗牛充棟。奚益哉。甫本庸愚。輒不自忖。乃敢因滑氏之鈔目。而益以諸賢之鉤玄。提注詳明。辨釋條達。HT 名曰內經要旨。而於黃岐之神聖。歷代之精英。雖不足以窺其閫奧。而宏綱大旨。似有得其門而入者。
通方大哲。幸鑒管蠡之見云。嘉靖丁巳仲春既望。 祁門縣志曰。徐春甫字汝元。汪宦門人醫家書無所不窺。著有古今醫統。醫學捷徑。居京邸求醫甚眾。即貴顯者。
不能旦夕致。授太醫院官。
【〔萬氏(全)素問淺解〕】
未見按上見於痘疹世醫心法自序。羅田縣志曰。萬全字密齋。精醫。治病全活甚多。著有保命歌括。養生四要。育嬰家秘。廣嗣精要。痘疹啟微。行世。
【〔徐氏(渭)素問注〕】
佚陶望齡徐渭傳略曰。徐渭字文長。山陰人。九歲能屬文。年十余。仿揚雄解嘲。作釋毀。為諸生。胡宗憲督浙江。招管書記。時方獲白鹿海上。用渭表以獻。上大嘉悅其文。宗憲以是益重之。
時督府勢嚴重。文武將吏。庭見無敢仰者。
而渭弊巾浣衣。直入無忌。宗憲常優容之。
渭亦矯節自好。無所顧請。及宗憲逮。慮禍及。遂發狂疾。坐系獄中。以言者力獲免。及老貧甚。鬻文自給。人操金請詩文書繪者。
值其稍裕。即百方不得。遇窘時乃肯為之。
渭嘗言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識者許之。
所著文長集闕篇。櫻桃館集。各若干卷。注莊子內篇。參同契黃帝素問。
郭璞葬書。四書解首。楞嚴經解。各數篇。(文集)
【〔周氏(?)素問注〕】
未見聊城縣志曰。周?儒醫。順天人。居郡城。授太醫。院御醫。所注素問諸書。
〔翁氏(應祥)內經直指〕未見樂清縣志曰。翁應祥西鄉人。本以儒者教授。雅知醫。精於脈理。篤信古方書。所治多驗。性甚介。人遺之輒辭。縉紳多重之。
一日自松江馳歸而病。僅數日。沐浴更衣。揖其妻曰。善自愛。吾去汝矣。遂端坐而逝。所著有內經直指。
【〔許氏(兆禎)素問評林〕】
未見按上見於吳秀醫鏡序。李廷機藥準序。作素問便讀。
【〔馬氏(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
九卷 存馬蒔曰。素問者。
黃帝與六臣平素問答之書。至春秋時。秦越人發為難經。誤難三焦營衛關格。晦經之始。晉皇甫謐次甲乙經。多出靈樞。義未闡明。唐寶應年間。啟玄子王冰有注。隨句解釋。逢疑則默。章節不分。前後混淆。元滑伯仁讀素問鈔。類有未盡。所因皆王注。惟宋嘉 年間。敕高保衡等校正。深有裨於王氏。但仍分二十四卷。甚失神聖之義,按班固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九卷。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又按素問離合真邪論。黃帝曰。夫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黃鐘數焉。大都神聖經典。以九為數。而九九重之。
各有八十一篇。愚今析為九卷者。
一本之神聖遺意耳。
竊慨聖凡分殊。古今世異。愚不自揣。而?釋者。
痛後世概暗此書而蠡測之。
以圖萬一之小補云。知我罪我。希避云乎哉。浙江通志曰。馬蒔字玄台。會稽人。注靈樞素問。為醫家之津梁。汪昂曰。馬玄台素問注。舛謬頗多。又有隨文敷衍。有注猶之無注者。
反訾王注。逢疑則默。亦不知量之過也。
(內經約注)四庫全書提要曰。素問注證發微九卷。明馬蒔撰。蒔字仲化。會稽人。其說據漢志內經十八篇之文。以素問九卷。靈樞九卷當之。
復引離合真邪論中九針九篇。因而九之之文。定為九九八十一篇。以唐王冰分二十四卷為誤。殊非大旨所關。其注亦無所發明。而於前人著述。多所訾議。過矣。(存目)
【〔吳氏(昆)素問注〕】
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在昔有熊御宇。軫念元元。不無夭折。欲躋而登諸壽域。乃問於岐伯鬼臾區。而作內經。雷公受之。
以為刑范。首天真。次調神。次生氣。次病能。上窮天紀。下極地理。中悉人事。行之萬世不殆。傳之者直以列於三墳。自有醫籍以來。茲其太上。周秦而降。豈不代有神良。要其立言范世。指不多屈。無亦樹名易而作則難耶。何蘄蘄也。
挽近拘方者言。更仆未能悉舉。非無爝然之明。去上古而遙。不啻居九壤而測九天也。
則而象之。內經象曰。靈樞象月。睹日月而知眾星之蔑矣。越人之問難。士安之甲乙。叔和之脈經。其中天三垣歟。斡旋日月。而翼其明。功足齒哉。若張長沙之傷寒。魁杓搖光也。
因時而建。亙萬世孰能忒焉。
施及孫思邈李明之劉完素朱彥修滑櫻寧輩出。互有闡明。所謂辰之五緯非乎。
遲留疾伏。殆非一步可紀。外是?一家言。羅為列宿。假日成光。亦能不墜。神乎。
和華倉扁之雄。無文可述。方之景星慶云。曠世一見。卑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言焉不經。與之上下軒岐。如向盲夫而夸日月。只為翳障。最下異為一途。叛經行怪。類如傷寒鈐法。素問遺篇。則妖氛爾。孛彗爾。白虹爾。薄蝕爾。匪惟羲和憂之。
具目者之所共憂也。
隋有全元起。唐有王冰。宋有林億。嘗崛起而訓是經。庶幾昧爽之啟明哉。待旦者較然睹矣。獨其為象,小明則彰。大明則隱。謂之揭日月而行。未也。
不肖束發修儒。無何徙業。居常晷度有熊。日求其旨而討論之。
不揣管陋。釋以一得之言。暑曰內經吳注。業成欲懸書國門。以博彈射。徒以云山木石之夫。無能千金禮士。職是焰然斯道也。
如有岐雷者作。斥為日月之蔽。抑又何辭。聞之曰。不斑白。語道失。今四十以長。先半紀而見二毛。無亦征余言之有當哉。當乎非余敢知。今之測景者旅矣。惡能當夫賓日之目也。
皇明萬歷甲午日躔大火。書於黃山軒轅爐鼎之次。亡名氏鶴皋山人傳曰。山人。余族父也。
世為歙澄塘人。幼英異。不伍凡兒。稍長業進士。為文章。藻思橫發。顧數奇弗偶。大父元昌翁。父文韜翁。俱修德而隱者。
家多方書。山人遂迸鉛槧。事岐黃術。嘗曰。素問靈樞。醫之典墳也。
難經甲乙。醫之庸孟也。
張王劉李。醫之濂洛關閩也。
日夕取諸家言遍讀之。
不數稔術精而售。初游宛陵。後溯長江。歷姑孰。抵和陽。所至聲名籍籍。活人無論數計。每診疾。僉曰易平。山人曰。此在死例。僉曰難痊。山人曰。此可生也。
卒不逾山人所云。故人咸謂山人殆非人。必從長桑公得者。
山人治病。不膠陳跡。人以禁方授之。
拒弗受。曰。以古方治今病。雖出入而通其權。不然。是以結繩治季世也。
去治遠矣。所著脈語。十三科證治。參黃論。砭 考。醫方考。藥纂諸書。將次第行於世。山人諱?。字山甫。鶴皋其別號也。
人以山人洞參黃帝之奧。又號山人為參黃子。余家由澄塘折居傳桂裡。故視山人為族父云。(醫方考附載) 汪昂曰。素問吳注。間有闡發。補前注所未備。然多改經文。亦覺嫌於輕擅。
【〔朱氏(賢)岐黃要旨〕】
未見按上見於建德縣志。
【〔胡氏(文煥)素問心得〕】
二卷 存?。
【〔李氏(維麟)內經摘粹補注〕】
未見蘇州府志曰。李維麟字石浮。常熟人。精於察脈。決人生死。多奇中。所著有內經摘粹補注。醫宗要略等書。
【〔胡氏(尚禮)素問輯要〕】
未見儀真縣志曰。胡尚禮字景初。世醫也。
其父倫。命讀岐黃諸書。云。吾家傳。通醫必先通儒為本。理不明。安悟診視之奧。禮遂能識奇病。活人甚眾。凡奔人之急。寒暑跋涉不辭。為人簡默醇謹。又善楷法。酷覽古今名籍。壽七十外。耳既聾。尚手不釋卷。著素問輯要。胡氏醫案。
【〔趙氏(獻可)內經鈔〕】
未見浙江通志曰。趙獻可字養葵。自號醫巫閭子。鄞人。好學厭。尤善於易。兼精醫。其醫以養火為主。嘗論命門乃人身之主。養身者既不知撙節。致戕此火。以致於病。治病者。
復不知培養此人。反用寒涼以滅之。
安問其生。著醫貫一書。為醫家指南。後游秦晉。著述甚多。有內經鈔。素問注。及經絡考。正脈論。二朱一例諸書。
〔素問注〕未見
【〔李氏(中梓)內經知要〕】
二卷 存江南通志曰。李中梓字士村。華亭人。少博學。習岐黃術。凡奇證遇無不立愈。所著有士材三書。頤生微論。醫統若干卷。
【〔靳氏(鴻緒)內經纂要〕】
未見仁和縣志曰。靳鴻緒字若霖。讀書。工文章。內行尤摯。篤於孝友。先世以兒醫顯。而鴻緒術尤精善。內經纂要。闡發精微。
【〔王氏(佑賢)內經纂要〕】
未見錢塘縣志曰。王佑賢字聖翼。孝友天性。甫九齡。七日中父母相繼歿。哀毀逾成人禮。孤貧勵學。旁通醫術。急人病。不以門第為等差。所全活人無算。家居力行。皆盛德事。尤好刊格言。以訓後學。國朝牟直指云龍旌善士。裒然居首。所著有格物近編。內經纂要。
【〔張氏(志聰)素問集注〕】
九卷 存紀略曰。一本經章義錯綜。變化隱見離奇。或彼章微露。別篇顯言。義雖專稱。詞難概論。是以注中惟求經義通明。不尚訓詁詳切。讀者細研。庶知心苦。一是集惟以參解經義。不工詞藻。然就經解經。罔敢杜撰一語。貽笑大方。閱者勿以固陋見唾。一經義深微。闡發艱甚。故集中有不厭煩瑣。重復諄切者。
然非贅也。
尚有未盡余意。標於格外。設或疏義旨有微分。亦不妨兩存之。
以俟後賢之參訂。敢自是哉。汪昂曰。張隱庵素問集注。刻於康熙庚戌。皆其同人所著。盡屏舊文。多創臆解。恐亦以私意測度聖人者也。
【〔高氏(世?)素問直解〕】
九卷 存凡例曰。一素問內經。乃軒岐明道之書。開物成務。醫道始昌。雖秦火煽毒。而醫書獨全。後之注者。
或割裂全文。或刪改字句,剽竊說道。實開罪於先聖。如靈素合刻。纂集類經。是已。惟王太仆馬玄台張隱庵注釋。俱屬全文。然字句文義。有重復而不作衍文者。
有倒置而未經改正者。
有以訛傳訛。而弗加詳察者。
余細為考較。確參訂正。庶幾上補聖經。下裨後學。?一素問一經。各家雖有注釋。余詳視之。
非苟簡隙漏。即敷淺不經。隱庵集注。義意艱深,其失也晦。余不得已。而更注之。
顏曰直解。世之識者。
尚其鑒諸,一隱庵先有集注之刻。不便雷同。故曰直解。注釋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誦讀。非如張太岳四書直解。其訓詁有不可讀者。
一素問八十一篇。原遺闕二篇。今已搜補矣。每篇名目。俱當詮解。茲刻不第詮解篇名。即篇中大旨。亦逐為拈出。一篇之中。分為數節。蓋以詞論冗繁。略分節旨。使觀者易於領會耳。
【〔何氏(鎮)素問鈔〕】
未見(按上見於本草綱目必讀類纂。)
【〔黃氏(元御)素問懸解〕】
十三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元御是書。謂素問八十一篇。秦漢以後。始著竹帛。傳寫屢更。不無錯亂。因為參互校正。如本病論。刺志論。刺法論。舊本皆謂已亡。元御則謂本病論。在玉機真藏論中。刺志論。則誤入診要經終論中。刺法論。則誤入通評虛實論。未嘗亡也。
又謂經絡論。乃皮部論之後半篇。皮部論。乃十二正經。經絡論之正文。如此則三奇經。與氣府論之前論正經後論。奇經三脈無異。故取以補闕。仍復八十一篇之舊。考言經文錯柬者。
起於劉向之校尚書。(見漢書藝文志)猶有古文可據也。
疑經文脫柬者。
始於鄭玄之注玉藻。(見禮記注)然猶不敢移其次第。至北宋以後。始以己意改古書。有所不通。輒言錯文。六經遂幾無完本。余波所漸。劉夢鵬以此法說楚詞。迨元御此注。並以此法說醫經。而漢以來之舊帙。無能免於點竄者矣。揆諸古義。殆恐不然。其注則間有發明。如五運六氣之南政北政。舊注以甲己為南政。其余八千為北政。元御則謂天地之氣。東西對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
一日之中。天氣晝南而夜北。一歲之中。天氣夏南而冬北。則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東。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則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謂北政。天氣自北而南升。在南則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謂南政。天氣自南而北升。則自卯而後。天氣漸南。總以南政統之。
自酉而後。天氣漸北。總以北政統之。
東西者。
左右之間氣。故不可以言政。此南北二極之義。其論為前人所未及。然運氣之說。特約舉天道之大凡。不能執為定譜。以施治療。則亦如太極無極之爭耳。(存目)
又曰。黃元御字坤載。號研農。昌邑人。早為諸生。因庸醫誤藥損其目。遂發憤學醫。於素問靈樞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皆有注釋。凡數十萬言。大抵自命甚高。欲駕出魏晉以來醫者上。自黃帝岐伯秦越人張機外。罕能免其詆訶者:未免師心太過。求名太急。(周易縣象注)。
〔張氏(琦)素問釋義〕十卷 存自敘曰(缺)。
【卷五】
醫經(五)
〔黃帝針經〕隋志九卷。(舊唐志並作十卷)佚
〔楊氏(玄操)針經音〕本朝現下書目一卷 佚
〔席氏(延賞)針經音義〕宋志一卷 佚
〔靈寶注黃帝九靈經〕舊新唐志十二卷 佚
〔黃帝九虛內經〕宋志五卷 佚
〔內經靈樞經〕藝文略九卷 存皇甫謐曰。九卷。是本經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甲乙經序)
林億等曰。皇甫士安甲乙經序云,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共十八卷。即內經也。
素問外九卷。漢張仲景及西晉王叔和脈經。只為之九卷。皇甫士安名為針經。亦專名九卷。楊玄操云。 黃帝內經二帙。帙各九卷。按隋書經籍志。謂之九靈。王冰名為靈樞。(按隋志無九靈之目)
宋史哲宗紀曰。元?八年。正月庚子。詔頒高麗所獻黃帝針經於天下。
江少虞曰。哲宗時。臣寮言。竊見高麗獻到書內。有黃帝針經九卷。據素問序。稱漢書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與此書各九卷。乃合本數。此書久經兵火。亡失幾盡。偶存於東夷。今此來獻。篇帙俱存。不可不宣布海內。使學人誦習。伏望朝廷詳酌。下尚書工部。雕刻印板。 送國子監。依例摹印施行。所貴濟眾之功。溥及天下。有旨令秘書省。選奏通曉醫書官三兩員校對。及令本省詳定訖。依所申施行。(宋朝類苑)
朱熹曰。素問語言深。靈樞淺較易。趙希弁曰。靈樞經九卷。王冰謂此書即漢志內經十八卷之九也。
或謂好事者。於皇甫謐所集內經倉公論中抄出之。名為古書也。
未知孰是。王應麟曰。黃帝靈樞經九卷。黃帝岐伯雷公少俞伯高答問之語。楊上善序。凡八十一篇。針經九卷。大抵同。亦八十一篇。針經以九針十二原為首。靈樞以精氣為首。又間有詳略。王冰以針經為靈樞。故席延賞云。靈樞之名。時最後出。(玉海) 史崧序曰。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
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為甲乙。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未可為後世法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噦也。
謹按靈樞經曰。新穀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曰噦。舉而並之。則理可斷矣。
又如難經六十五篇。是越人標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為流注。謹按靈樞經曰。所言節者。
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神氣者。正氣也。
神氣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
井榮輸經合者。本輸也。
舉而並之。
則知相去不啻天壤之異。但恨靈樞不傳久矣。
世莫能究。夫醫者在讀醫書耳。
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
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
不讀醫書。又非世業。殺人尤毒於挺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由為不孝也。
仆本庸昧。自髫迄壯。潛心斯道。頗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準使府指揮。 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令崧專訪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呂復曰。內經靈樞。漢隋唐藝文志皆不錄。隋有針經九卷。唐有靈寶注。及黃帝九靈經十二卷。而或謂王冰以九靈。更名為靈樞。又謂九靈尤詳於針。故皇甫謐名之為針經。即隋志針經九卷。苟一書而二名。不應唐志別出針經十二卷也。
所謂靈寶注者。乃扁鵲太玄君所箋。世所罕傳。宋季有靈樞略一卷。今亦湮沒。紹興初史崧並是書為十二卷。而復其舊。較之他本頗善。學人當與素問並觀。蓋其旨意。互相發明也。(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徐渭曰。黃帝時未聞宦寺。而靈樞中問答。乃有宦者去其宗筋。固知此書非岐黃筆也。
然其本旨授受。疑非岐黃則決不能。所謂夫有所受之也。
可疑不特一宦寺。始筆其易知者耳。(路史)
馬蒔曰。靈樞者。內經篇名。蓋內經為總名。中有素問八十一篇。靈樞八十一篇。晉皇甫士安以針經名之。
按本經首篇九針十二原中。有先立針經一語。又素問八正神明論。亦岐伯云。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
是素問之言。亦出自靈樞首篇耳。
後世王冰釋素問。以靈樞針經雜名。宋成無己釋傷寒論。及各醫籍。凡引靈樞者。皆不曰靈樞。而曰針經。其端皆始於皇甫士安也。
但針經二字。止見於本經首篇。其余所論。營衛輸穴。關格脈體。經絡病證。三才萬象。靡不森具。雖每篇各病。必用其針。自後世易靈樞。以針經之名。遂使後之學人。視此書止為用針。棄而不習。以故醫無入門。朮難精詣。無以療疾起危。深可痛惜。豈知素問諸篇。隨問而答。頭緒頗多。入徑殊少。靈樞大體渾全。細目畢具。猶儒書之有大學。三綱八目。總言互發。 真醫家之指南。其功當先於素問也。
謂之曰靈樞者。正以樞為門戶。闔辟所系。而靈乃至神至玄之稱。是書之功。何以異是。張介賓曰。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王九達曰。靈乃至神至玄之稱。樞為門戶闔辟所系。生氣通天論。欲若運樞。樞。天樞也。
天運於上。樞機無一息之停。人身若天之運樞。所謂守神守機是也。
其初意在於舍藥而用針。故揭空中之機以示人。空者靈。樞者機也。
既得其樞。則經度營衛。變化在我。何靈如之。
杭世駿曰。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篇。皇甫謐以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合十八卷當之。唐啟玄子王冰遵而用之。
素問之名。見漢張仲景傷寒卒病論。針經則謐所名也。
隋經籍志。針經九卷。黃帝九靈經十二卷。元滄洲翁呂復云。苟一書而二名。不應唐志別出針經十二卷。據復所疑九靈是九靈。針經是針經。不可合而為一也。
王冰以九靈名靈樞。靈樞之名。不知其何所本。即用之以法素問。余觀其文義淺短。與素問岐伯之言不類。又似竊取素問之言而鋪張之。
其為王冰所偽托可知。自冰改靈樞後。後人莫有傳其書者。唐寶應至宋紹興。錦官史崧乃云。家藏舊本靈樞九卷。是書至宋中世而始出。未經高保衡林億等校定也。
孰能辨其真偽哉。
其中十二經水一篇。無論黃帝時此名。而天下之水。何止十二。 以十二經脈。而以十二水配。任意錯舉。水之大小不詳計也。
堯時作禹貢。九州之水始有名。湖水不見於禹貢。唐時荊湘。文物最盛。洞庭一湖。屢詠歌於詩篇。征引於雜記。冰特據身所見。而妄臆度之耳。掛漏不待辨而自明矣。(道古堂集)
四庫全書提要曰。靈樞經十二卷。按據晁公武讀書志。及李濂醫史所載。元呂復群經古方論。則靈樞不及素問之古。宋元人已言之矣。
近時杭世駿道古堂集。亦有靈樞經跋。其考證尤為明晰。然李杲精究醫理。而使羅天益作類經。兼采素問靈樞。呂復亦稱善學人。當與素問並觀。其旨義互相發明。蓋其書雖偽。而其言則綴合古經。 具有源委。譬之梅賾古文。雜采逸書。聯成篇目。雖?牾罅漏。贗托顯然。而先王遺訓。多賴其搜輯以有傳。不可廢也。
此本前有紹興乙亥史崧序。稱舊本九卷。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又目錄首題鰲峰熊宗立點校重刊。末題原二十四卷。今並為十二卷。是此本為熊氏重刊所並。呂復稱史崧並是書為十二卷。以復其舊。殆誤以熊本為史本歟。 姚際恆曰。靈樞經。晁子止曰。或謂好事者。於皇甫謐所集內經倉公論中抄出之。
恆案此書。又下素問一等。(古今偽書考)
按先子曰。靈樞單稱九卷者。對素問八卷而言之。
蓋東漢以降。素問既亡第七一卷。不然則素問亦當稱九卷爾。而靈樞之稱。?於唐中葉。王冰注素問。或曰靈樞。或曰針經。林億因謂王冰名為靈樞。不可定。然今考道藏中。有玉樞神樞靈軸等之經。而又收入是經。(題曰集注而其實原文爾)則靈樞之稱。意出於羽流者歟。是經亦成於眾手。猶素問也。
然素問各篇。文字多深奧。靈樞則不過數篇。馬仲化謂功當先於素問。其說未可信焉。
玉海曰。靈樞以精氣為首。今本以九針十二原為首。而甲乙經。以精氣為首。不知當時所見。與今本同體異名者歟。林億等校正素問。在仁宗嘉?中。後哲宗元?八年。高麗始獻是經。其相距四十余年。則億等不及寓目完書。故注中有云靈樞文不全。(案調經論王冰注引針經曰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新校正曰三部九候論注引之曰靈樞而此云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考今素問注引針經者多靈樞之文但以靈樞今不全故未得盡知也)
又億等校素問甲乙經等。所引九虛文。今並見靈樞中。則九虛亦是經之別本。非全帙者。要之曰靈樞。曰九虛。曰九靈。並是黃冠所稱。而九卷針經。其為舊名也。
夫為靈樞者。
王冰以前。不有載之者。
故億等以為冰所命。而杭世駿直為冰之贗鼎者。
更為疏妄。甲乙之書。撰集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素問明堂之外。乃針經文。悉具於靈樞。則實是為古之針經無疑矣。
其文有少異者。傳寫之差誤耳。
如十二經水。甲乙亦有之。
若據杭言。甲乙亦為唐人之偽托乎。
蓋素問靈樞。並秦漢人所撰。如宦者湖水之類。無害其為書矣。
杭言不足取也。
史崧之刻是經。勒為二十四卷。呂復不考之崧序。而云崧並是書為十二卷。蓋當時別有為十二卷者。
故誤為此說者。四庫全書提要。謂呂以明熊宗立本為史本。然呂元人。豈有此理耶。
又按馬仲化曰。大抵素問所引經言。多出靈樞者。
是靈樞為先。素問為後。此說不足信焉。蓋靈樞之文。淺薄易解。而所載有素問中不言及者。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又八正神明論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所謂八風八正者。唯言八方之風。八節之正氣者。
非八節風氣。朝於太乙之義。故真言論下文。僅舉四方風稱之。
至於靈樞九宮八風篇。歲露篇。論太一巡行。及八風之目。是素問所無,始見於易乾鑿度。又五變篇。有先立其年。以知其時之文。官針篇。稱用針者。
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 不可以為工也。
是雖固與運氣之說不同。遂開彼勝復加臨之源。且夫素問之書。其文雅古。其旨深奧。決非靈樞之所及。則其為晚出。可以征焉。
在昔名醫若秦和盧扁之徒。必有書記其言者。
後世撰素問靈樞等者。
采節其書。各立之說。故其文互有混同。非復相襲套使然者。
謂之彼經所引。原於此經。而此經所載。先於彼經。則不可也。
仲化之說不足信者。
可以知矣。
戊寅冬月。得至元己卯。古林胡氏書堂所刊靈樞。目錄首行。題曰元作二十四卷。今並為十二卷。計八十一篇。 此則呂復所見。而為熊氏種德堂所刻藍本。乃可以確先子所謂當時別有為十二卷者之說也。
〔亡名氏靈應靈樞〕藝文略九卷 佚
〔靈樞略〕藝文略一卷 存
〔呂氏(復)靈樞經脈箋〕佚按上見於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按是書收在道藏。
〔高氏(士)靈樞經摘注〕一卷 未見按上見於鄞縣志。
【〔馬氏(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
九卷 存馬蒔曰。素問曾經唐寶應年間啟玄子王冰有注。靈樞自古迄今。並無注釋。今愚析為九卷者。
大都神聖經典。以九為數。而九九重之。
各有八十一篇。王冰分靈樞為十二卷。宋史菘分為二十四卷者。
皆非也。
且注釋此書。並以本經為照應。而素問有相同者。則援引之。
至於後世醫籍有訛者。
則以經旨正之於分注之下。然後之學人。當明病在何經。用針合行補寫。則引而伸之。
用藥亦猶是矣。切勿泥為用針之書。而與彼素問。有所軒輊於其中也。
汪昂曰。靈樞從前無注。其文字古奧。名數繁多。觀者蹙 顰眉。醫率廢而不讀。至明。始有馬玄台之注。其疏經絡穴道。頗為詳明。可謂有功於後學。雖其中間有出入。然以從來畏難之書。而能力開壇坫。以視素問注。則過之遠矣。(內經約注)
【〔胡氏(文煥)靈樞經心得〕】
二卷 存自序曰。靈樞素問。其間問答。多有重出處。然猶二書無害也。
即一書亦有重出者。豈其義理深奧。不憚重於答問乎。
抑因論彼而復及此乎。
余茲撰之。
亦未免重者重。獨者逸。惟求當其要。而順其文者耳。
覽者幸毋訝云。
【〔趙氏(闕名)注靈樞經〕】
未見陳仁錫序曰。余嘗題壁云。簡方思節茗。恥役學尊生。讀趙先生注靈樞。蓋信天下最可恃者。
古人不變為今人,可恨者。
古本時化為今本。可怪者。
自家脈理。問之醫王方寸。隔垣而求洞於秦越人。夫秦越人也。
得無秦越我也。
夫可笑者。
臟腑不自見。而輒許人有肝膽。且誰肝誰膽哉。
趙先生早謝青衿。注經玄暢可傳。居甫裡不交富人。須眉皓然。似一精猛讀書壯男子。尤好言三禮。余欲十七篇宗儀禮。入禮記之通十七篇者。
六官宗周禮。
入禮記之近六官者。
各以歷朝禮制宦制附焉。
欲勒成一書未能也。
先生圖之。
禮以治身為先。此亦岐伯之大指矣。(無夢園集)
【〔張氏(志聰)靈樞經集注〕】
九卷 存自序曰。先儒有云。經傳而經亡。非經亡也。
亡於傳經者之精而以粗求之。
深而以淺視之之失其旨歸也。
夫靈素之為烈於天下也。
千百年於茲矣。
然余嘗考漢藝文志曰。黃帝內經一十八卷。而靈樞居其九。素問亦居其九。昔人謂先靈樞而後素問者何也。
蓋以素問為世人病所由生也。
病所生而弗慎之。
則無以防其流。故篇中所載。陰陽寒暑之所從。飲食居處之所攝。五運生制之所由勝復。六氣時序之所由逆從。靡弗從其本而謹制之。
以示人維持。而生人之患微矣。
若靈樞。為世人病所由治也。
病既生而弗治之。
則無以通其源。故本經所論。榮衛血氣之道路。經脈臟腑之貫通。天地四時之所由法。音律風野之所由分。靡弗藉其針而開導之。
以明理之本始。而惠世之澤長矣。
是靈樞素問。為萬世所永賴。靡有息也。
故本經曰。人與天地相參。日月相應。而三才之道大備。是以人氣流行。上應日。行於二十八宿之度。又應月之盈虧。以合海水之消長。且以十二經脈臟腑。外合於百川匯集之水。咸相符也。
故本經八十一篇。以應九九之數。合三才之道。三而三之。成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黃鐘之數。其理廣大。其道淵微。傳竹帛。而使萬世黎民。不罹災眚之患者。孰不賴此經也哉。
乃有皇甫士安。類為甲乙針經。而玄台馬氏又專言針而昧理。俾後世遂指是經為針傳而忽之。而是經幾為贅旒矣。
余憫聖經之失傳。懼後學之沿習。遂忘愚昧。素問注疏告竣。復集同學諸公。舉靈樞而詮釋之。
因知經意深微。旨趣層折。一字一理。確有指歸。以理會針。因針悟證。殫心研慮。雞鳴風雨。未敢少休。庶幾藉是可告無罪乎。
【〔高氏(世 )靈樞直解〕】
未見高世?曰。素問直解外。更有本草崇原。靈樞直解。金匱集注。聖經賢傳。剞劂告竣。(素問凡例)
【〔黃氏(元御)靈樞懸解〕】
九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是書亦以錯文為說。謂經別前十三段為正經。後十五段為別經。乃經別之所以命名。而後十五段。卻誤在經脈中。標本而誤名衛氣。四時氣。大半誤入邪氣臟腑病形篇。津液五別。誤名五癃津液別。此類甚多。乃研究素問。比櫛其辭。使之脈絡環通。案靈樞晚出。又非素問之比。說者謂唐人剽取甲乙經為之。
不應與古書一例。錯文亦姑存其說可也。(存目)
【卷六】
醫經(六)
〔楊氏(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宋志。作黃帝太素經。)舊唐志三十卷(宋志。作三卷訛。)缺杜光庭曰。太子司議郎楊上善。高宗時人。作道德集注真言二十卷。(道德經廣聖義)
按是書。嘉 中林億等校素問時。完帙猶存。自後世久失傳。近日西京太醫博士福井榕亭(需)得零本一通。卷為軸子。題曰黃帝內經太素二十七卷。通直郎守太子文學臣楊上善奉敕撰注。凡五篇。日七耶。曰十二耶。曰耶客。曰耶中。曰耶傳。
卷末題目下,有耶論二字。仁安三年。丹波賴基傳鈔憲基家本者。
蓋六百五十余年前物。而人間希有之寶牘也。
林億等素問序曰。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今睹其體例。取素問靈樞之文。錯綜以致注解者。
後世有二經分類之書。上善實。
【〔陰氏(秉 )內經類考〕】
明志十卷(讀書敏求記作六卷。)未見錢曾曰。秉?自號衛涯居士。謂原病有式。針灸有道。醫療有方。診視有訣。運氣則全書。藥性則本草。獨始生之說。所未及聞。因詮次內經。條疏圖列。收四時斂萬化以成章。其用心良苦矣。
【〔孫氏(應奎)內經類鈔〕】
未見徐春甫曰。孫東穀名應奎。洛陽人。登正德辛巳進士。好醫方。以活人為心。有疾者不限高卑。即與方藥。官至戶部尚書。著有醫家大法。大旨必用。內經類鈔等書若干卷。
【〔熊氏(宗立)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運氣音釋補遺〕】
一卷 存閩書曰。熊宗立建陽人。通陰陽醫卜之術。注解天元雪心二賦。金精鰲極。難經。脈絕諸書。撰藥性賦。補遺。及婦人良方行世。按成化甲午熊氏刻素問十二卷。靈樞十二卷。附運氣論奧。運氣圖括二書。時即所纂集也。
【〔亡名氏內經類旨〕】
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張氏(介賓)類經〕】
明志四十二卷 存自序曰。內經者。
三墳之一。蓋自軒轅帝。同岐伯鬼臾區等六臣相討論。發明至理。以遺教後世。其文義高古淵微。上極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臟腑經略之曲折。 靡不摟指而臚列焉。
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也。
與天地同。與日月並。豈直規規治疾方術已哉。
按晉皇甫士安甲乙經敘曰。黃帝內經十八卷。今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即內經也。
而或者謂素問針經明堂三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夫戰國之文能是乎。
宋臣高保衡等敘。業已辟之。
此其臆度無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醫為小道。並是書且弁髦者。
是豈巨慧明眼人歟。坡仙楞伽經跋云。經之有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豈知難經出自內經。而僅得其什一。難經而然。內經可知矣。
夫內經之生全民命。豈殺於十三經之啟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是所謂游魂耳。
雖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
此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
由此言之。儒其可不盡心是書乎。
奈何今之業醫者。
亦置靈素於罔聞。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所謂業擅專門者。如是哉。
此其故正以經文奧衍。研閱誠難。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運微。即大聖上智。於上古之邈。斷乎不能矣。
自唐以來。雖賴啟玄子之注。其發明玄秘盡多。而遺漏亦復不少。蓋有遇難而默者。有於義未始合者。
有互見深藏。而不便檢閱者。
凡其闡揚未盡。靈樞未注。皆不能無遺憾焉。
及乎近代諸家。尤不過順文敷衍。而難者仍未能明。精處仍不能發。其何裨之與有。初余究心是書。嘗為摘要。將以自資。而繼繹之久。久則言言金石。字字璣珠。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遺。因奮然起念。冀有以發隱就明。轉難為易。盡啟其秘。而公之於人。務俾後學了然。見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誤己誤人。咸臻至善。於是乎詳求其法。則唯有盡易舊制。 顛倒一番。從類分門。然後附意闡發。庶晰其蘊。然懼擅動聖經。猶未敢散也。
粵稽往古。則周有扁鵲之摘難。晉有玄晏先生之類分。唐有王太仆之補削。元有滑攖寧之撮鈔。鑒此四君子。而後意決。且此非十二經之比。蓋彼無須類。而此欲醒?指迷。則不容不類以求便也。
由是遍索兩經。先求難易。反復更秋。稍得其緒。然後合兩為一。命曰類經。類之者。
以靈樞啟素問之微。素問發靈樞之秘。相為表裡。通其義也。
兩經既合。乃分為十二類。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
故首曰攝生類。生成之道。兩儀主之。陰陽既立。三才位矣。
故二曰陰陽類。人之有生。臟氣為本。五內洞然。三垣治矣。
故曰臟象類。欲知其內。須察其外。脈色通神。吉凶判矣。
故曰經絡類。萬事萬殊。必有本末。知所先後。握其要矣。
故六曰標本類。人之所賴。藥食為天。氣味得宜。五宮強矣。
故七曰氣味類。駒隙百年。誰保無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
故八曰論治類。疾之中人。變態莫測。明能燭幽。二豎遁矣。
故九曰疾病類。藥餌不及。古有針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
故十曰針刺類。至天道茫茫。營運今古。苞無窮協。惟一推之以理。指諸掌矣。
故十一曰運氣類。又若經文連屬。難以強分。或附見於別門。欲求之而不得。分條索隱。血脈貫矣。
故十二曰會通類。匯分三十二卷。此外復附著圖翼十五卷。蓋以義有深邃。而言不能該者。不拾以圖。其精莫聚。圖象雖顯。而意有未達者。
不翼以說。其奧難窺。自是而條理分綱目舉。晦者明。隱者見。巨細通融。岐二畢徹。一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在目。不惟廣裨乎來學。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諸妙。無不信乎可招矣。
是役也。
余以前代諸賢。注有未備。間多舛錯。掩質埋光。俾至道不盡明於世者。四千余?矣。
因敢忘陋效?。勉圖蛟負。固非敢弄斧班門。然不屑沿街持缽。故凡遇駁正之處。每多不諱。誠知非雅。第以人心積習既久。訛以傳訛,即決長波。猶虞難滌。使辨之不力。將終無救正日矣。
此余之所以載思而不敢避也。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賢之訓。言之未竟。知必有遺。余之謬而隨議其後者。
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後之明哲矣。
雖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鑒形。即壁影螢光。能資志士。竹頭木屑。嘗利兵家。是編倘亦有千慮之一得。將見擇於聖人矣。
何幸如之。獨以應策多門。操觚只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歷歲者三旬。易稿者數四。方就其業。所謂河海一流。泰山一壤。蓋亦欲共掖其高深耳。
後世有子云。其憫余勞而錫之斤正焉。
豈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謂孰非後進之吾師云。時大明天啟四年。歲次甲子。浙江通志曰。張介賓字景岳。山陰人。隨父至京。遇名醫金英從之游。遂得精醫道。為人端靜。好讀書。殫心內經。著有類經。綜核百家。剖析疑義。凡數十萬言。歷四十年而成。西京葉秉敬謂之海內奇書。又作古方八陳。新方八陳。海內多宗之。
四庫全書提要曰。「類經三十二卷。明張介賓編。介賓字會卿。號景岳。山陰人。是書以素問靈樞。分類相從。則一曰攝生。二曰陰陽。三曰臟象。四曰脈色。五曰經絡。六曰標本。七曰氣味。八曰論治。九曰疾病。十曰針刺。十一曰運氣。十二曰會通。共三百九十條。又益以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雖不免割裂古書。而條理井然。易於尋覽。其注亦頗有發明。考元劉因靜修集。有內經類編序曰。東垣李明之得張氏之學人。鎮人羅謙甫嘗從之學。一日過予言。先師嘗言予曰。夫古雖有方。而方則有所自出也。
子為我分經病證而類之。則庶知方之所自出矣。
予自承命。凡三脫稿。而先師三毀之。
研摩訂定。三年而後成。名曰內經類編云云。則以內經分類。實自李杲創其例。而羅天益成之。
今天益之本不傳。介賓此編。雖不以病分類。與杲例稍異。然大旨要不甚相遠。
即以補其佚亡。亦無不可矣。」
〔類經圖翼〕十一卷 存
〔類經附翼〕四卷 存
【〔王氏(九達)黃帝內經素問靈樞合類〕】
九卷 存九江府志曰。王九達字曰逵。德安人也。
性疏放不拘行檢。坐事被逮。逃之吳越間。愛三泖之勝。遂家焉。
與云間諸君子。筆墨酬倡。比之為陶九成楊鐵崖。而刻苦攻醫。自悟心法。凡遇奇病。治輒應手斷除。某病某經。某勝某克。某逆某邪。某標某本。某生某死。某病某日已。若候潮汐。一一不爽。崇禎間。典職太醫錢相國尤錫述其事甚詳。所著有素問靈樞合類九卷。又心傳九種。皆刻成書。何郎中萬化吳尚寶爾成韓侍讀敬序行之。
晚年感秋風?之言。動念故裡。歸卒於家。嗣絕。
【〔林氏(瀾)靈素合鈔〕】
十五卷 未見毛奇齡敕封永德郎雲南永昌軍府通判林君墓表略曰。君諱瀾。字觀子。杭州人。值鼎革之際。既以成童補諸生第一。便棄去。遍讀諸藏書。目兼行下。搦筆為文章。瞬息千萬言。同硯者辟易不敢前。乃復痛夭札疵癘。無由拯救,曩者軒轅著書。上窮天紀。下極地理。中知人事。其間腑臟陰陽。經絡生死。運會升降。皆可窮抽極繹。 發我神智。漢張機云。夫天有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辟五腑。玄微無征。變化不可擬。自非才高識廣。安能剖晰幽遐。盡其理致哉。
第洞垣湔浣。世無其人。針石熨烙。其法又不授。雖諸家內經。搜討極備。而議論浩博。考索難竟。即盧國難經。與皇甫士安甲乙諸著。俱未能析其指歸。而得其要領。惟元人滑壽作素問鈔一書。頗稱簡切。顧靈樞真經。實先素問。而未得並著於世。以相為表裡。非闕事乎。
雖明末張氏匯作類經。已嘗搜入。而義例頗賾。乃仿滑氏分類十二。約文五百。汰其冗而貫其錯。合靈樞素問為一書。名靈素合鈔。自攝生以至運氣。定十有五卷。為醫學宗云。
【〔汪氏(昂)素問靈樞類纂約注〕】
三卷 存自序曰。醫學之有素問靈樞。猶吾儒之有六經語孟也。
病機之變。萬不齊悉。范圍之不外是。古之宗工。與今之能手。師承其說。以之濟世壽民。其功不可究殫。第全書浩衍。又隨問條答。不便觀覽。雖岐黃專家。尚望意沮。況於學士大夫乎。
余衡泌之人。無事棄日。不揣固陋。竊欲比類而分次之。
偶見滑伯仁有素問鈔一編。其用意頗與余同。然而割裂全文。更為穿貫。雖分門類。而凌躐錯雜。遂針灸之法。與醫藥不同。本集不暇旁及。故概刪而不錄。然素問所引經文。多出靈樞。則靈樞在前。而素問居後。踵事增華。故文義為尤詳也。
一素問所言。五運六氣。弘深奧渺。靈樞所言。經絡穴道。縷析絲分。誠秘笈之靈文。非神聖其孰能知之。
本集義取纂要。不能多錄。欲深造者。當於全書而究心焉。
【〔程氏(云鵬)靈素微言〕】
未見程云鵬曰。素問五臟七腑。世僅列六。有包絡而無三焦。有三焦而無包絡。胃者腎之關。易作腎者胃之關。一字之訛。陰陽顛倒。曷由消納。又如真人聖人等論。尤非儒者所可混同。均加辨晰。(慈幼筏序)
【〔薛氏(雪)醫經原旨〕】
六卷 存緒言曰。黃帝作內經。史冊載之。
而其書不傳。不知何代明夫醫理者。
托為君臣問答之辭。撰素問靈樞二經傳於世。想亦聞陳言於古老。敷衍成之。
雖文多敗闕。實萬古不磨之作。窺其立言之旨。無非竊擬壁經。故多繁辭。然不迨拜手賡揚都俞吁?之風遠矣。
且是時始命大撓作甲子。其干支節序占候。豈符於今日。而旨酒溺生。禹始惡之。
嘗其玄酒味澹。人誰嗜以為漿。以致經滿絡虛。肝浮膽橫耶。
至於十二經配十二水名。彼時未經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濟。方隅畛境。竟與後世無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近有會稽張景岳出。有以接乎其人。而才大學。博。膽志頗堅。將二書串而為一。名曰類經。誠所謂別裁偽體者歟。惜乎疑信相半。未能去華存實。余則一眼覷破。既非聖經賢傳。何妨割裂。於是雞窗燈火。數更寒暑。徹底掀翻。重為刪述。望聞問切之功備矣。
然不敢創新立異。名之曰醫經原旨。為醫家必本之經。推原其大旨如此。至於針灸一法。另有專書。故略收一二。余多節去。其據文注釋。皆廣集諸家之說。約取張氏者多。苟或義理未暢。間嘗綴以愚見。冒昧之責。何所逃避。際此醫風流弊之日。苟有一人熟讀而精思之。
則未必無小補云。乾隆十九年。歲在甲戌。唐大烈曰。薛生白名雪。號一瓢。兩征鴻博不就。所著詩卷甚富。又精於醫。與葉天士先生齊名。然二公各有心得。而不相下。先生不屑以醫自見。故無成書。年九十而歿。 四庫全書總目曰。薛雪字生白。號一瓢。蘇州人。自署曰河東。稱郡望也。(周易粹義注)
【〔嚴氏(長明)素靈發伏〕】
未見錢大昕傳略曰。嚴長明字冬友。號道甫。江寧人。幼讀書十行並下。乾隆三十七年。天子巡幸江南。長明以獻賦召試特賜舉人。授內閣中書。甫任事。即奏充方略館纂修官。入軍機處行走。擢內閣侍讀。晚歲為廬江書院院長。卒。年五十七。生平著述。有素靈發伏。凡二十余種。(潛研堂文集)
〔黃氏(元御)素靈微蘊〕四卷 存
【卷七】
醫經(七)
〔黃帝八十一難經〕隋志二卷 佚皇甫謐曰。黃帝命雷公岐伯。論經脈。旁通問難。八十一為難經。(太平御覽。引帝王世紀。○按為字。當移在八十一上。)舊唐志曰。黃帝八十一難一卷。秦越人撰。王勃序曰。黃帝八十一難經。是醫經之秘錄也。
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伊芳尹。伊芳尹以授湯。湯歷六師以授太公。太公授文王。文王歷九師以授醫和。醫和歷六師以授秦越人。秦越人始定立章句。歷九師以授華佗。華佗歷六師以授黃公。黃公以授曹夫子。夫子諱元字真道。自云京兆人也。
蓋授黃公之術。洞明醫道。至能遙望氣色。徹視腑臟。澆腸刳胸之術。往往行焉。浮沉人間。莫有知者。
(文苑英華) 楊玄操曰。黃帝八十一難者。
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
又曰。黃帝內經二帙。帙各九卷。而其義幽賾。殆難窮覽。越人乃采摘英華。抄撮精要。二部經內。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軸。伸演其首。探微索隱。傳示後昆。名為八十一難。以其理趣深遠。非卒易了故也。既弘暢聖言。故首稱黃帝。又曰。難。音乃丹切。(釋幻云史記附標)丁德用曰。難經歷代傳之一人。至魏華佗。乃燼其文於獄下。於晉宋之間。雖有仲景叔和之書。各示其文。而濫觴其說。及吳太醫令呂廣重編此經。而尚文義差迭。按此則難經為燼余之文。其編次復重經呂廣之手。固不能無缺失也。
(難經匯考)黎泰辰曰。世傳黃帝八十一難經。謂之難者。
得非以人之五臟六腑隱於內。為邪所干。不可測知。唯以脈理究其仿佛邪。若脈有重十二菽者。
又有如按車蓋。而若循雞羽者。
復考內外之證參校之。
不其難乎。
(難經匯考)蘇軾曰。醫之有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達者。
神而明之。
如?走珠。如珠走。無不可者。
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譬如俚俗醫師。不由經論。直授藥方。以之療病。非不或中。至於遇病輒應。懸斷死生。則與知經學古者。
不可同日語矣。世人徒見其有一至之功。或捷古人。因謂難經不學而可。豈不誤哉。(楞伽經跋)趙希弁曰。秦越人授桑君秘術。洞明醫道。采黃帝內經精要之說。凡八十一章。編次為十三類。其理趣深遠。非易了。故名難經。陳振孫曰。漢志但有扁鵲內外經而已。隋志始有難經。唐志遂題云秦越人。皆不可考。難。當作去聲讀。李?曰。黃帝八十一難經。盧國秦越人所撰。史記列傳曰。扁鵲者。姓秦氏。名越人。揚雄所謂扁鵲盧人是也。
假設問答。以釋疑難之義。凡八十一篇。故謂之八十一難經。醫經之興。始於黃帝。故系之黃帝者。以明其義。皆有所受之。
而非私智曲說也。
紀天錫曰。秦越人將黃帝素問疑難之義。八十一篇。重而明之。
故曰八十一難經。吳澄曰。昔之神醫秦越人。撰八十一難。後人分其八十一為十三篇。予嘗慊其分篇之未當。厘而正之。其篇凡六。一至二十二論脈。二十三至二十九論經絡。三十至四十七論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論病。六十二至六十八論穴道。六十九至八十一論針法。秦越人之書。與內經素靈相表裡。而論脈論經絡居初。豈非醫之道所當先明此者歟。(贈醫士章伯明序)歐陽玄曰。切脈於手之寸口。其法自秦越人始。蓋為醫者之祖也。
難經先秦古文。漢以來答客難等作。皆出其後。又文字相質難之祖也。
(難經匯考)虞集曰。史記不載越人著難經。而隋唐經籍藝文志。定著越人難經之目。作史記正義者。直載難經數章。愚意以為古人因經設難。或極閘人弟子問答偶得此八十一章耳。
未必經之當難者。
止此八十一條。難由經發。不特立言。且古人不求托名於書。故傳之者。
唯專門名家而已。其後流傳寢廣。官府得以錄而著其目。注家得以引而成文耳。(難經匯考)
滑壽曰。史記越人傳。載趙簡子號太子齊桓侯三疾之治。而無著難經之說。隋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俱有秦越人黃帝八十一難經。二卷之目。又唐諸王侍讀張守節作史記正義。於扁鵲倉公傳。則全引難經文以釋其義。後全載四十二難。與第一難。三十七難全文。由此則知古傳以為秦越人所作者。
不誣也。
詳其設問之辭。稱經言者。
出於靈樞素問二經之文。在靈樞者尤多。亦有二經無所見者。
豈越人別有摭於古經。或自設為問答也耶。又曰。難經八十一篇。辭若甚簡。然而榮衛度數。尺寸位置。陰陽旺相。臟腑內外。脈法病能。與夫經絡流注。針刺俞穴。莫不該盡。昔人有以十三類統之者。
於乎此經之義。大無不包。細無不舉。十三類果足以盡之。
與八十一篇。果不出於十三類與。學人求之篇章之間。則其義自見矣。又曰。此書固有類例。但當如大學朱子分章。以見記者之意則可。不當以已之立類。統經之篇章也。
今觀一難至二十一難。皆言脈。二十二難至二十九難。論經絡流注始終。長短度數。奇經之行,及病之吉凶也。
其間有云脈者。
非謂尺寸之脈。乃經隧之脈也。
三十難至四十三難。言榮衛三焦臟腑腸胃之詳。四十四五難。言七衝門。乃人身資生之用。八會。為熱病在內之氣穴也。
四十六七難。言老幼寐寤。以明氣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以見陰陽之走會。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言診候病能。臟腑積聚。泄利傷寒雜病之別。而繼之以望聞問切。醫之能事畢矣。六十二難至八十一難。言臟腑榮俞。用針補瀉之法。又全體之學所不可無者。
此記者以類相從。始終之意備矣。呂復曰。難經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黃帝內經。設為問答之辭。以示學人。所引經言。多非靈素本文。蓋古有其書。而今亡之耳。
王 曰。秦越人八十一難。蓋舉黃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
亞於內經者也。
(音岩叢說。)胡應麟曰。醫方等錄。雖亦稱述黃岐。然文字古奧。語致玄妙。蓋周秦之際。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驚世。竊附岐黃耳。
考班志。扁鵲有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或即今難經也。
王文潔曰。扁鵲者,軒轅時扁鵲也。
隱居岩岳。不登於七人之列。而自作八十一難經。以後秦越人注之。
今書稱扁鵲秦越人。四庫全書提要曰。難經八十一篇。漢藝文志不載。隋唐志始載難經二卷。秦越人著。吳太醫令呂廣嘗注之。
則其文當出三國前。廣書今不傳。未審即此本否。然唐張守節注史記扁鵲列傳。所引難經。悉與今合。則今書猶古本矣。其曰難經者。
謂經文有疑。各設問難以答之。
其中有此稱經云。而素問靈樞無之者。
則今本內經。傳寫脫簡也。
其文辨析精微。詞致簡遠。讀者不能遽曉。故歷代醫家。多有注釋。姚際恆曰。傷寒論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八十一難者。
即指素問九卷而言也。
六朝人又為此。絕可笑。(偽書考)徐大椿曰。難經。非經也。
以經文難解者。
設為問難以明之。
故曰難經。言以經文為難而釋之也。
是書之旨。蓋欲推本經旨。發揮至道。剖晰疑義。垂示後學。真讀內經之津梁也。
但其中亦有未盡善者。
其問答之詞。有即引經文以釋之者。
經文本自明顯。引之或反遺其要。以至經語反晦。或則無所發明。或則與兩經相背。或則以此語彼。此其所短也。
其中有自出機杼。發揮妙道。未嘗見於內經。而實能顯內經之奧義。補內經之所未發。此蓋別有師承。足與內經並垂千古。不知創自越人乎。
抑上古亦有此書。而越人引以為證乎。
自隋唐以來。其書盛著。尊崇之者固多。而無能駁正之者。
蓋業醫之輩。讀難經而識其大義也。
為醫道中傑出之流。安能更深考內經。求其異同得失乎。
古今流傳之載籍。凡有舛誤。後人無敢議者。比比然也。獨難經乎哉。按先子曰。八十一難之目。 見於張仲景傷寒論序。難是問難之謂。隋蕭吉五行大義。唐李善文選七發注。太平御覽引此經。作八十一問。則其義可證焉。其冠以黃帝二字者。
正與內經同。蓋出假托也。
此經未詳成於何人。考楊玄操序云。秦越人之所作也。
司馬遷云。天下至今言脈者由扁鵲。蓋論脈莫精於難經。則其說之所以起也。
自仲景以來。叔和脈經。士安甲乙。往往引其文。則漢人所撰。要之不失為古醫經。亦何必論其作者。
而其為說。一本素靈之精要。以發其蘊奧。而較之經義。往往有相詭。是果何也。
素問靈樞。舊稱古之內經。而取兩書較之。
亦往往有其義相乖者。
二經中已如此。又取素問靈樞。而篇篇較之。
其言有前後相畔者。
一書中亦復如此。況難經雖原二經。而其實別是一家言。春秋三傳。各異其辭。古之說經立言。率皆為然。亦何遽取彼舉此。而致軒輊耶。姚際恆偽書考。謂六朝人所為。疏謬亦甚。又按八十一難經。較之於素問靈樞。其語氣稍弱。似出於東都以後之人。而其所記又有與當時之語相類者。
若元氣之稱。始見於董仲舒春秋繁露。揚雄解嘲。而至後漢。比比稱之。
男生於寅。女生於申。說文包字注。高誘淮南子注。離騷章句。俱載其說。木所以沉。金所以浮。出於白虎通。金生於巳。水生於申。瀉南方火。補北方水之類。並是五行緯說家之言。而素靈中未有道及者。
特見於此經。且此經診脈之法。分以三部。其事約易明。自張仲景王叔和輩。執而用之。
乃在醫家。實為不磨之矜式。然征之素靈。業已不同。稽之倉公診籍。復又不合。則想其古法隱奧。以不遽易辨識。故至後漢或罕傳其術者。
於是時師據素問有三部九候之稱。仿而演之。
以作一家言者歟。其決非西京之文者。
可以觀矣。又按千金翼方。診脈大意。引一難五難五難文。外台。載刪繁方六極論。引二十四難文。並稱扁鵲曰。其文雖稍異。而並似原於是經。考隋志。載刪繁方十三卷。謝士泰撰。是士泰系於隋以上人。則是經屬之於越人者。
不特創於楊玄操。余嘗觀宋板史記扁鵲傳。僧幻云附標。所引難經。似是玄操原本。載其卷首名銜。曰。盧國秦越人撰。吳太醫令呂廣注。前歙州歙縣尉楊玄操演。據此。呂廣注本。似署越人名。然則士泰所稱。殆循其舊者歟。
【〔呂氏(博望)注眾難經〕】
七錄一卷(藝文略作二卷)佚亡名氏玉匱針經序曰。呂博少以醫術知名。善診脈論疾。多所著述。吳赤烏二年。為太醫令。撰玉匱針經。及注八十一難經。大行於世。(太平御覽)熊均曰。按名醫圖。有呂博無呂廣。予疑博即廣也。
按僧幻云史記扁倉傳附標曰。黃帝八十一難經。吳太醫令呂廣注。一本作呂博。按呂氏本名廣。隋代避國諱。遂轉為博。先子曰。呂博望。即呂廣也。
魏張楫廣雅。隋曹憲為之音解。避煬帝諱。更名博雅。據此呂名作博者。
系於隋人所易。豈甘氏名醫圖。偶不改之乎。
蓋醫經之有注。莫先於此書。其說輯在於王翰林集注。幾乎所謂名亡而實不亡者。
亦幸哉。
【〔楊氏(玄操)黃帝八十一難經注〕】
讀書後志一卷(文獻通考作五卷。本朝現下書目作九卷。)佚自序曰。黃帝八十一難者。
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
越人受桑君之秘術。遂洞明醫道。至能徹視腑臟。刳腸剔心。以其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乃號之為扁鵲。又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世或以盧扁為二人者。
斯實謬矣。按黃帝有內經二帙。帙各九卷。而其義幽賾。殆難窮覽。越人乃采摘英華。抄撮精要。二部經內。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軸。伸演其首。探微索隱。傳示後昆。名為八十一難。以其理趣深遠。非卒易了故也。
既弘暢聖言。故首稱黃帝。斯乃醫經之心髓。救疾之樞機。所謂脫牙角於象犀。收羽毛於翡翠者矣。逮於吳太醫令呂廣為之注解。亦會合玄宗。足可垂訓。而所釋未半。余皆見闕。余性好醫方。問道無HT 。斯經章句。特承師授。既而耽研無HT 。十載於茲。雖未達其本源。蓋亦舉其綱目。此教所興。多歷年代。非唯文句舛錯。抑亦事緒參差。後人傳覽。良難領會。今輒條貫編次。使類例相從。凡為一十三篇。仍舊八十首。呂氏未解。今並注釋。呂氏注不盡。因亦伸之。
並別為音義。以彰厥旨。昔皇甫玄晏。總三部為甲乙之科。近世華陽陶貞白。廣肘後為百一之制。皆所以留情極慮。濟育群生者矣。余今所演。蓋亦遠慕高仁。邇遵盛德。但恨庸識有量。聖旨無涯。?短汲深。玄致難盡。前歙州歙縣尉楊玄操序。按楊玄操不詳何朝人。考開元中。張守節作史記正義。於倉公傳。采錄楊序及說。則知為初唐人。其演注全在於王翰林集注中。所謂亦是名亡而實不亡者。
然似與楊康侯注相錯。弟堅嘗鈔出呂楊舊注。更據晉唐以來諸書所引。校訂以為一篇。並附考異。序曰。寬平中藤原佐世現下書目。黃帝八十一難經。九。楊玄操注。八十一難音義。一。同撰。趙希弁讀書志曰。黃帝八十一難經一卷。秦越人撰。吳呂廣注,唐楊玄操演。馬端臨文獻通考。作五卷。又詳讀書後志。有丁德用虞庶注。書並五卷。而今集注亦作五卷。九五字形相似易訛。疑玄操原書五卷。諸注仍之者歟。某侯舊藏宋本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大永間僧幻云附標。不啻板心牘尾皆滿。添以別紙。援證諸家。所引難經。為楊氏原本。而載其卷首署名。正與讀書後志合。有曰所見楊玄操注寫本也。
字多謬誤。又曰。難經。楊氏云。難。音乃丹反。然則當時並音義而行於世。大永迄今。未三百年。而軼亡不傳。深為可惜。然其所引。不下數十節。文字端雅。足窺古本真面。又集注每卷。署楊康侯名。是似玄操之外。更有注解。然注文稱楊曰。殊無分別。向為二家相混。仍欲證明之。
考索有日。嘗檢黃魯直豫章集。有楊子建通神論序。稱子建名康侯。審是元符間人。因知如熙豐以上。太平聖惠方。通真子注脈訣。──神功萬全方。並皇國醫心方。弘決外典鈔等所引。及丁虞所駁。皆非康侯注矣。仍於諸書所引。一一表出。殆似無出康侯者云。
【〔八十一難音義〕】
本朝現下書目一卷 佚。
【〔侯氏(自然)難經疏〕】
崇文總目十三卷 佚
【〔丁氏(德用)難經補注〕】
讀書後志五卷(書錄解題作二卷)。佚趙希弁曰。丁德用以楊玄操所演。甚失大義。因改正之。
經文隱奧者。
繪為圖。德用濟陽人。嘉?末。其書始成。陳振孫曰。難經二卷。渤海秦越人撰。濟陽丁德用補注。德用者。
乃嘉?中人也。
序言太醫令呂廣重編此經。而楊玄操復為之注。覽者難明。故為補之。
其間為之圖。八十一難。分為十三篇。而首篇為診候最詳。凡二十四難。蓋脈學自扁鵲始也。
按嘗見皇國前輩本義標記。有云。補注五卷。嘉?七年壬寅○月戊申日洛陽丁德用序。未知何所本。
【〔虞氏(庶)注難經〕】
讀書後志五卷 佚趙希弁曰。虞庶仁壽人。寓居漢嘉。少為儒。已而棄其業。習醫術。為此書。以補呂楊所未盡。黎泰辰治平間為之序。按本義標記又云。承議郎守尚書屯田員外郎前知三泉縣兼管勾兵馬橋道勸農事騎都尉賜緋魚袋黎泰辰撰。治平四年端午序。亦不詳所本。
【〔王翰林集注黃帝八十一難經〕】
五卷?存呂復曰。難經十三卷。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說。而醇疵或相雜。惟虞氏粗為可觀。按是書。文化初。內醫千田子敬(恭)重刊。時先子序曰。王翰林集注黃帝八十一難經五卷,宋志及晁陳二氏。並滑氏匯考之類。俱不著錄。惟明葉盛 竹堂書目。又有難經集注一卷。未知王氏所集否。金紀天錫亦撰難經集注五卷。卷數不合。可疑也。
今是書每卷首。題曰呂廣丁德用楊玄操虞庶楊康侯注解。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諒王惟一校正。附音釋。所謂王翰林者。未詳何人。宋仁宗天聖四年。王惟一為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奉敕編修銅人穴針灸圖經。王翰林即惟一已。考趙希弁志。丁德用注。成於嘉?末。虞庶注。黎泰辰治平間為之序。並在天聖之後。由此觀之。惟一歷仕仁宗英宗兩朝。修銅人經之後。經數十年。而校正是書也。
呂廣楊玄操丁德用虞庶注,簿錄載其目。諸家亦多援引。特至楊康侯未有所考。注中稱楊氏而辨駁丁氏之說者兩條。明是康侯說矣。余皆與玄操說混。不可辨也。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諒。雖他書無所見。其與惟一同為北宋人無疑矣。舊刻慶安板,雖未見祖本。題曰王翰林。則非惟一之舊也。
是書視之於滑氏之融會眾說以折衷之。
則醇疵淆混。似不全美。然吳呂廣以下之說。得藉以傳之。
要之醫經之有注。當以此為最古也。
又按楊康侯所著通神論。元符中。黃魯直為序。與天聖四年。相距七十余年。王惟一決不得與康侯眉睫相接。則不知何由集入其說也。
辛巳仲冬十八日。西城侍醫野間君(成式)令嗣仁夫(成已)得皇國亡名氏難經俗解鈔。持來見示。卷首稱難經有十家補注。所謂十家。並越人而言之。
曰。盧秦越人撰。吳太醫令呂廣注。濟陽丁德用補注。前歙州歙縣尉楊玄操演。巨宋陵陽草萊虞庶再演。青神楊康侯續演。琴台王九思校正。通仙王哲象再校正。東京道人石友諒音釋。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賜紫金魚袋王惟一重校正。建安李元立鋟木於家塾。據此諸家校注本。固各單行。李氏鳩集其說。編十家補注而若署名。似不以朝代為次序。後人以王惟一名在最後。謂系其所集。仍別為一書。題以王翰林集注字。先子所謂其非王氏之舊者。
可見也。
祭酒林天瀑先生(衡)佚存叢書。嘗刻是書曰。明王九思所編。蓋未深加考究也。
【〔龐氏(安時)難經解義〕】
宋志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龐安時字安常。蘄州蘄水人。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也。
授以脈訣。安時曰。是不足為也。
獨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已而病?。乃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秘書。凡經傳百家之涉其道者。
靡不通貫。嘗曰。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
惟扁鵲之言深矣。蓋所謂難經者。扁鵲寓術於其書。而言之不詳。意者。
使後人求之歟。予之術蓋出於此。以之視淺深。決死生。若合符節。且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寸口。是二脈陰陽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故定陰陽於喉手。配覆溢於尺寸。寓九候於浮沉。分四溫於傷寒。此皆扁鵲略開其端。而予參以內經諸書。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
順而治之。
病不得逃矣。又欲以術告後世。故著難經辨數萬言。滑壽曰。蘄水龐安常。有難經解數萬言。惜乎無傳。(難經本義)
【〔宋氏(庭臣)黃帝八十一難經注釋〕】
宋志一卷 佚。
【〔劉氏(闕名)難經解〕】
佚王洙曰。昔東郡有一醫者。姓劉。其術甚異。通黃帝八十一難經。病注者失其旨。乃自為解。獻於闕下。仍為人講說。自號曰劉難經。其治病察脈。無隱不知。肘後有二藥奩。止藥末數品而已。每視人病。旋取諸末。和合加減。分為劑料。日不盡其數。病未愈。他日再至曰。此藥服不如數耳。
所余當有幾。人不能欺。後以老終。(談錄)。
【〔周氏(與權)難經辨正釋疑〕】
佚滑壽曰。周與權字仲立。宋臨川人。著難經辨正釋疑。(難經匯考)。呂復曰。難經周仲立頗加訂易。而考證未明。(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八十一難辨正條例〕】
一卷 存王氏(正宗)難經疏義(匯考作王宗立難經注義。)宋志二卷 佚滑壽曰。王宗立字誠叔。宋紹興人。將仕即試匠作監。著難經注義。
【〔高氏(承德)難經疏〕】
佚按上見於僧幻云史記扁鵲倉公傳附標。而紀天錫集注又駁其義。乃知承德為宋人。
【〔李氏(?)難經句解〕】
國史經籍志四卷 存自序曰。可以生人。可以殺人。莫若兵與刑。然兵刑乃顯然之生殺。人皆可得而見。醫乃隱然之生殺。人不可得而見。年來妄一男子。耳不聽難素之語。口不論難素之文。濫稱醫人。妄用藥餌。
誤之於尺寸之脈。何啻乎尺寸之兵。差之於輕重之劑。有甚於輕重之刑。予業儒未效。唯祖醫是習。不揆所學。嘗集解王叔和脈訣矣。嘗句解幼幼歌矣。如八十一難。乃越人受桑君秘術。尤非膚淺者所能測其秘。隨句箋解。義不容舛。敬以十先生補注為宗祖。言言有訓。字字有釋。必欲君子口誦心惟。以我之生。觀彼之生。自必能回生起死矣。何更有實實虛虛。醫殺之譏。吁醫有生人之功如此。豈不賢於兵刑之生殺哉。時大宋咸淳五年。歲次己巳。孟春。臨川希范子李子野自序。又注義圖序論曰。黃帝八十一難經。盧國秦越人所撰。史記列傳曰。扁鵲者。
姓秦氏。名越人。揚雄所謂扁鵲盧人是也。
假設問答。以釋疑難之義。凡八十一篇。故謂之八十一難經。醫經之興。始於黃帝。故系之黃帝焉。以明其義。皆有所受之。
而非私智曲說也。
今世所傳。雖有呂廣楊玄操注釋。皆淺陋闊略。而又用之以異端之說。近代為之注者。
率多蕪雜。無足觀焉。是故難經奧旨。暗而不彰。醫者莫能資其說以施世也。
今余妄意古人言。為之義解。又於終篇。撮其大法。合以素問。論而圖之。
楊玄操之注。有害義理者。
指摘而詳辨焉。然後切脈之綱要。粲然可觀。醫者考之。
可以審是非而辟邪說矣。熊均曰。李 字子野。號希范子。宋咸淳間臨川人。集注叔和脈訣。又有難經句解。並行於世。(醫學源流論。) 呂復曰。李子野為難經句解。而無所啟發。(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謝氏(復古)難經注〕】
佚熊均曰謝復古宋人。有難經注。(醫學源流。)
徐春甫曰。謝復古為宋翰林學士籍。醫藥尤工於傷寒。發仲景之奧旨。
【〔馮氏(?)難經注〕】
佚鄭所南曰。雙腎之間。為下丹田。出神景內經。馮?注難經八難下注。引之甚詳。(文集。答吳山人問遠游觀地理書自注。)滑壽曰。難經諸家經解。馮氏丁氏傷於鑿。(難經匯考)
【〔紀氏(天錫)集注難經〕】
五卷(國史經籍志作三卷。)佚金史本傳曰。紀天錫字齊卿。泰安人。早棄進士。業學醫。精於其技。遂以醫名世。集注難經五卷。大定十五年上其書。授醫學博士。紀天錫進難經表曰。臣天錫聞濟世之道。莫大於醫。識病之源。在於經典,今有八十一難經,為醫之祖。是秦越人將黃帝素問疑難之義八十一篇。重而明之。
故曰八十一難經。然其文義閫奧。後學難知。雖近代以來。有呂廣楊玄操高承德丁德用王宗正之徒。或作注解。或為疏義奈何文理差迭。違經背義。濫觴其說。遺而不解者。
實其多矣。臣天錫念此為醫之患。遂乃精加訪求。首尾十余年間。方始識其理趣云。呂復曰。紀齊卿注難經稍密。乃附辨楊玄操呂廣王宗正三子之非。(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按是書久佚。僧幻云史記附標。載進難經表。及注說數十則。辨論頗為精確。
【〔張氏(元素)藥注難經〕】
佚金史本傳曰。張元素字潔古。易州人。八歲試童子學。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下第。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於其中。自是洞徹其術。河間劉完素病傷寒八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不知所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罔顧。元素曰。何見待之卑如此哉。既為診脈。謂之曰。脈病云云。曰然。初服某藥。用某味乎。
曰然。元素曰。子誤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能出。今脈如此。當服某藥。則效矣。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
不相能也。自為家法云。滑壽曰。潔古氏難經藥注。疑其草稿。姑立章指義例。未及成書也。
今所見者。
往往言論。於經不相涉。且無文理。潔古平日著述極醇正。此絕不相似。不知何自遂乃板行。反為先生之累。豈好事者為之。
而托為先生之名邪。要之後來東垣海藏羅謙甫輩。皆不及見。若見必當與足成其說。不然亦回護之。
不使輕易流傳也。
【〔王氏(少卿)難經重玄〕】
佚呂復曰。張潔古難經注後附藥。殊非經意。王少卿演釋其說。目曰重玄。亦未足以發人之蘊。(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袁氏(坤濃)難經本旨〕】
佚滑壽曰。袁坤濃字淳甫。本朝古益人。成都醫學官。著難經本旨。佳處甚多。然其因襲處。未免踵前人之非。且失之冗爾。
【〔謝氏(縉孫)難經說〕】
佚滑壽曰。謝縉孫字堅白。廬陵人。元統間醫候郎。遼陽路官醫提舉。其說殊有理致源委。
【〔陳氏(瑞孫)難經辨疑〕】
佚滑壽曰。陳瑞孫字廷芝。本朝慶元人。溫州路醫學正。與其子宅之。
同著難經。
【〔滑氏(壽)難經本義〕】
國史經籍志二卷 存凡例曰。一難經正文。周仲立李子野輩。擅加筆削。今並不從。一紀齊卿於經中盛字。多改作甚字。豈國諱。或家諱。有所避耶。蓋昧於臨文不諱之義也。
今不從。一經中錯簡衍文。辨見各篇之下。仍為缺誤總類。以見其概。一八十一難。隋唐經籍藝文志。俱云二卷。後人或厘而為三。或分而為五。今仍為二卷。以復書志之舊。楊玄操復為十三類以統之。
今亦不從。一難經八十一篇。蓋越人取內經靈樞之文。設為問答。前此注家。皆不考所出。今並一一考之。
其無可考者。於七難內發其例。朱右攖寧生傳曰。滑壽請其師京口王居中曰。難經又本素問靈樞之旨。設難釋義。其間榮衛部位。臟腑脈法。與夫經絡?穴。辨之博矣。而闕誤或多,愚將本其旨義。注而讀之。
何如。居中曰。甚矣子之善學也。
善哉子學之得其道也。
(醫史。)四庫全書提要曰。「滑壽字伯仁。明史方伎傳。稱為許州人。寄居靳縣。案朱右攖寧生傳曰。世為許州襄城大家。元初祖父官江南。自許徙儀真。而壽生焉。
又曰。在淮南曰滑壽。在吳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攖寧生。然則許乃祖貫。鄞乃寄居。實則儀真人也。
滑壽卒於明洪武中。故明史列之方技傳。然戴良九靈山房集。有懷書攖寧詩曰。海日蒼涼兩鬢絲。異鄉飄泊已多時。欲為散木留官道。故托長桑說上池。蜀客著書人豈識。韓公賣藥世遍知。道塗同是傷心者。只合相從賦黍離。則壽亦抱節之遺老。托於醫以自晦者也。
是書首有張翥序。稱壽家去東垣近。早傳李杲之學。攖寧生傳。則稱學醫於京口王居中。學針法於東平高洞陽,考李杲足跡未至江南。與壽時代亦不相及。翥所云。殆因許近東垣。附會其說歟。難經八十一篇。歷代醫家。多有注釋。壽所采摭。凡十一家。今惟壽書傳於世。其書首列匯考一篇。論書之名義源流。次列闕疑總類一篇。記脫文誤字。又次圖說一篇。皆不入卷數。其注。則融會諸家之說。而以己意折衷之。
辨論精確。考證亦極詳審。壽本儒者。
能通解古書文義。故其所注。視他家所得為多云。
【〔呂氏(復)難經附說〕】
佚呂復曰。難經余嘗輯諸注家之長。先訓詁而後辭意。竊附鄙說其間。以便後學。未敢以為是也。
亡名氏難經辨釋 文淵閣書目一部一冊闕( 竹堂書目。作二卷。)未見。
【〔熊氏(宗立)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
六卷 存徐春甫曰。正統間。熊宗立難經俗解。相傳愈失其義。如五十九難云。顛狂之脈。陰陽俱盛。俗解分陰分陽。與本文畔。諸如此類甚多。寢使後學晦旨。是故國朝醫政。壞於難經脈訣二書之偽也。
【〔張氏(世賢)圖注八十一難經〕】
明志八卷 存四庫全書提要曰。張世賢字天成。寧波人。正德中名醫也。
難經舊有吳呂廣唐楊玄操諸家注。宋嘉?中。丁德用始於文義隱奧者。
各為之圖。元滑壽作本義亦有數圖。然皆不備。世賢是編。於八十一篇。篇篇有圖。凡注所累言不盡者。
可披圖而解。惟其中文義顯然。不必待圖始解者。亦強足其數。稍為冗贅。其注亦循文敷衍。未造深微。(存目)按是書。吳門沈氏碧梧堂梓刊。凡八卷。為世賢原本。又有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四卷。題曰四明張世賢注。蓋系坊刻之妄改焉。
【〔馬氏(蒔)難經正義〕】
醫藏目錄九卷 未見
【〔姚氏(浚)難經考誤〕】
未見江南通志曰。姚浚字哲人。和州人。前太醫院九鼎字新陽之子。業儒。能以醫學世其家。所著有脈法正宗。難經考誤。風發必讀。及藥品征要等書。行世。
【〔徐氏(述)難經補注〕】
未見按上見於武進縣志。
【〔王氏(文潔)圖注八十一難經評林捷徑統宗〕】
六卷 存。
【〔張氏(景皋)難經直解〕】
未見朔方志曰。張景皋精太素脈。可生則藥。不可生。斷以日時。百無一失。窮通壽夭。以脈推之。
亦無不驗。所著有難經直解。
【〔黃氏(淵)難素箋釋〕】
未見按上見於浙江通志。
【〔徐氏(大椿)難經經釋〕】
二卷 存自序曰。難經非經也。
以靈素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者。
設為問答之語。俾暢厥義也。
古人書篇名義。非可苟稱。難者辨論之謂。天下豈有以難名為經者。
故知難經非經也。
自古言醫者。
皆祖內經。而內經之學。至漢而分。倉公氏以診勝。仲景氏以方勝。華佗氏以針灸雜法勝。雖皆不離乎內經。而師承各別。逮晉唐以後。則支流愈分。徒講乎醫之術。而不講乎醫之道。則去聖遠矣。惟難經則悉本內經之語。而敷暢其義。聖學之傳。惟此為其宗。然竊有疑焉。其說有即以經文為釋者。
有悖經文而為釋者。
有顛倒經文以為釋者。
夫苟如他書之別有師承。則人自立說。源流莫考。即使與古聖之說大悖。亦無從而證其是非。若即本內經之文以釋內經。則內經具在也。
以經證經。而是非顯然矣。然此書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數十家。皆不敢有異議。其間有大可疑者。
且多曲為解釋。並他書之是者反疑之。
則豈前人皆無識乎。殆非也。
蓋經學之不講久矣。惟知溯流以尋源。考不得則中道而止。未嘗從源以及流也。
故以難經視難經。則難經自無可議。以內經之義疏視難經。則難經正多疵也。
余始也蓋嘗崇信而佩習之。
習之久而漸疑其或非。更習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
信夫難經之必不可違乎內經也。
於是本其發難之情。先為申述內經本意。索其條理。隨文詮釋。既乃別其異同。辨其是否。其間有殊法異義。其說不本於內經。而與內經相發明者。
此則別有師承。又不得執內經而議其可否。惟夫遵內經之訓。而詮解未洽者。
則摘而證之於經。非以難經為可?也。
正所以彰難經於天下後世。使知難經之為內經羽翼。其淵源如此也。
因名之為經釋。難經所以釋經。今復以經釋難。以難釋經而經明。以經釋難而難明。此則所謂醫之道也。
而非術也。
其曰秦越人著者。
始見新唐書藝文志。蓋不可定然。實兩漢以前書云。雍正五年三月既望。凡例曰。是書。總以經文為證。故不旁引他書。如經文無可證。則間引仲景傷寒。及金匱要略兩書。此猶漢人遺法。去古未遠。若甲乙經脈經。則偶一及之。
然亦不過互相參考。並不據此以為駁辨。蓋後人之書。不可反以證前人也。
一難經注釋。其著者不下十余家。今散亡已多。所見僅四五種。語多支離淺晦。惟滑氏本義。最有條理。然余亦不敢襲一語。蓋難經本文。理解已極明曉。其深文奧義。則俱本內經。今既以內經為詮釋。則諸家臆說。總屬可去。故訓詁詮釋。則依本文。辨論考證。則本內經。其間有章節句語錯誤處。前人已是正者。
則亦注明某人之說。余則無前人一字。即有偶合。非故襲也。
一辨駁處。固以崇信內經。違眾獨異。皆前人之所未及。即本文下詮解處。不無與前人合者。
然此原屬文理一定。無可異同。並非剿說。要亦必深思體認。通貫全經。而後出之。
此處頗多苦心。故條理比前人稍密。則同中仍不無小異也。
四庫全書提要曰。徐大椿是書。以秦越人八十一難經。有不合內經之旨者。
援引經文。以駁正之。
考難經。漢藝文志不載。隨志始著於錄。雖未必越人之書。然三國已有呂博望注本。而張機傷寒論平脈篇中。所稱經說。今在第五難中。則亦後漢良醫之所為。歷代以來。與靈樞素問並尊。絕無異論。大椿雖研究內經。未必學出古人上。遽相排斥。未見其然。況大椿所據者內經。而素問全元起本。已佚其第七篇。唐王冰始稱得舊本補之。
宋林億等校正。已稱其天元紀大論以下。與素問余篇。絕不相通。疑冰取陰陽大論。以補所亡。至刺法本病二論。則冰本亦闕。其間字句異同。億等又復有校改。注中題曰新校正。皆是。則素問已為後人所亂。而難經反為古本。又滑壽難經本義。列是書所引內經。而今本無之者。不止一條。則當時所見之本。與今亦不甚同。即有舛互。亦宜兩存。遽執以駁難經之誤。是何異談六經者。執開元改隸之本。以駁漢博士耶。(存目)自序略曰。康熙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余生於下塘毓瑞堂。年二十從學於周意庭先生。是歲縣庠入泮。始先祖名余曰大椿字靈胎。至是更名大業。後以欽召稱字。遂以字名。余之習醫也。
因第三弟患痞。先君為遍請名醫。余因日與講論。又藥皆親制。醫理稍通。既而四五兩弟又連病卒。先君以悲悼得疾。醫藥之事無虛歲。家藏有醫書數十種。朝夕披覽。久而通其大義。質之時醫。茫如也。
乃更窮源及流。自內經以至元明諸書。廣求博采。幾萬余卷。而後胸有實獲。不能已於言矣。謂學醫必先明經脈臟腑也。
故作難經經釋。謂藥性必當知其真也。
故作神農本草百種錄。謂治病必有其所以然之理。而後世失其傳也。
故作醫學源流論。謂傷寒論顛倒錯亂。注家各私其說。而無定論也。
故作傷寒類方。謂時醫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經方。不明法度也。
故作蘭台軌范。謂醫道之壞。壞於明之薛立齋。而呂氏刻趙氏醫貫,專以六味八味兩方。治天下之病。貽害無窮也。
故作醫貫砭。謂醫學絕傳。邪說互出。殺人之禍烈也。
故作慎疾芻言。自此三十余年。難易生死。無不立辨。怪症痼疾。皆獲效驗。遠近來治。刻無寧晷。制撫河鹽。以及司道各大憲。皆謬以謙辭禮聘。並知其為儒生。有以學問經濟咨詢者。
由此而微名上達九閽矣。乾隆二十五年。上訪名醫於諸大臣。秦大司寇文恭公以臣靈胎對。上頷之。
九月大學士蔣文恪公病。上諭中堂。當招徐靈胎延醫。公一再遣人聘余。余適以病辭。二十六年正月。上乃下廷諭。命撫軍陳公。即送來京。時余病亦痊。乃就道。至即命與施孫兩太醫同擬方。蔣公病已不可為。余方欲奏明。適上命額駙福公。問徐靈胎。蔣某病幾時得愈。因密奏曰。過立夏七日則休矣。福公轉奏。上親臨視。見蔣公病果劇。駕回諭秦大司寇曰。徐靈胎學問既優。人又誠實。不知能在京效力否。秦公傳旨。臣聞命之下。感激涕零。自揣年老多病。萬難效力。即懇秦公轉奏。是晚上命視大司農李公疾。明日又命入圓明園。連奉特旨六次。乃於五月初四日。蒙聖恩放歸田裡。事詳述恩紀略中。自此築室吳山之畫眉泉。為靜養之地。不復遠行矣。辛卯夏日。洄溪老人書於耄學龕。時年七十有九。(蘭台軌范。)徐?曰。先府君既作自序。方期頂祝聖恩。閉戶著書。以終余年、忽一日嘆曰。吾自審脈象。恐不逾今歲矣。惟覺心中有未了事。亦不自解其因。至十月二十五日。奉旨復召入都。恍然曰。向覺有未了者。
此耶。時方臥?。強起入都。大中丞暨諸大憲親詣舟次。府君感沐聖恩。力疾登程。?隨侍中途。疾亦漸已。精神轉旺。餐飯有加。臘月初一日抵都。精力復衰。越三日。府君從容議論陰陽生死出入之理。並自作墓前對聯。有滿山芳草仙人藥。一徑清風處士墳之句。至夜談笑而逝。額駙尚書福公入奏。是日上賞白金一百兩。贈儒林郎。並傳旨諭 護喪以歸。明春扶櫬旋裡。葬越來溪之牒字圩新阡。伏念府君以諸生達九重。兩膺征召。生前知遇。身後寵榮。遭逢盛世。千載一時。?雖自愧無文。謹就府君自序所未竟者。
附綴數行。以志不朽云。(同上)袁枚曰。乾隆二十五年。文華殿大學士蔣文恪公患病。天子訪海內名醫。大司寇秦公首荐吳江徐靈胎。天子召入都。命視蔣公疾。先生奏疾不可治。上嘉其朴誠。欲留在京師效力。先生乞歸陶裡。上許之。
後二十年。上以中貴人有疾。再召入都。先生已七十九歲。自知衰矣。未必生還。乃率其子?載 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天子惋惜之。
賜帑金。命?扶櫬以歸。嗚呼。
先生以吳下一諸生。兩蒙聖天子蒲輪之征。巡撫司道。到門通駕。聞者皆驚且羨。以為希世之榮。余好。急思采其奇方異術。奮筆書之。
以垂醫鑒。而活蒼生。倉猝不可得。今秋訪 於吳江。得其自述紀略。又訪諸吳人之能道先生者。
為之立傳。傳曰。先生名大椿。字靈胎。晚自號洄溪老人。家本望族。祖?。康熙十八年鴻詞科。翰林纂修明史。先生生有異稟。聰強過人。凡星經地志。九宮音律。以至舞刀奪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長於醫。每視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與之作語。其用藥也。
神施鬼設。斬關奪隘。如周亞夫之軍。從天而下。諸岐黃家。目瞠心駭。帖帖懾服。而卒莫測其所以然。先生長身廣顙。音聲如鐘。白須偉然。一望而知為奇男子。少時留心經濟之學。於東南水利。尤所洞悉。先生隱於洄溪。矮屋百椽。有畫眉泉。小橋流水。松竹鋪紛。登樓則太湖奇峰。鱗羅布列。如兒孫拱侍狀。先生嘯傲其間。人望之疑真人之在天際也。
所著。有難經經釋。醫學原流等書。凡六種。其中 HT 利弊。剖析經絡。將古今醫書。存其是指其非久行於世。子 字榆村。儻?有父風。能活人濟物。以世其家。(隨園文集)
【〔黃氏(元御)難經解〕】
二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難經之出。在素問之後。靈樞之前。故其中所引經文。有今本所不載者。
然其文自三國以來。不聞所竄亂,元御亦謂舊本有訛。復多所更定。均所謂我用我法也。
(存目)。
【〔戴氏(震)注難經〕】
未見李斗曰。戴震字東原。休寧人。為漢儒之學。精於音韻律算。乾隆壬午。舉於鄉。奉詔重輯永樂大典。與邵晉涵周永年楊昌森余集同入館。分纂四庫全書。嘗注難經傷寒論金匱諸書。亦未卒業。(揚州畫舫錄。)
【〔唐氏(千頃)春秋本難經注疏〕】
未見曹錫端江寧廣文唐先生傳曰。先生娶嚴氏吳氏陳氏子二。長方沂。次方淮。今名千頃。入太學。好經術。著書二十種。更通岐黃。嘗活人。孫秉鈞幼博覽群書。能標卓識。見者莫勿驚奇器重。
【〔唐氏(秉鈞)內難語要〕】
未見按上二書見於文房肄考藝文志。
【卷八】
醫經(八)
〔岐伯經〕隋志十卷 佚
〔白氏(闕名)內經〕漢志三十八卷 佚
〔外經〕漢志三十六卷 佚
〔旁篇〕漢志二十五卷 佚
〔扁鵲內經〕漢志九卷 佚
〔外經〕漢志十二卷 佚
〔扁鵲鏡經〕一卷 佚南史張邵傳曰。徐文伯字德秀。濮陽太守熙曾孫也。
熙好黃老。隱於秦望山。有道士。過求飲。留一瓠HT 與之。曰。君子孫宜以道術救世。當得二千石。熙開之。
乃扁鵲鏡經一卷。因精心學之。遂名震海內。
〔靈元經〕藝文略三卷 佚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