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仁】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識仁」一詞出於〔二程集〕卷第二上,是明道先生所說。
在指點人道德實踐的關鍵和明確的方向。
黃梨洲(宗羲)說:「明道之學,以識仁為主。」
「識仁」一段文字是明道答呂大臨(與叔)的話,由大臨作成記錄,〔宋元學案〕在〔明道學案〕中列為「識仁篇」。
其文為:「學者須先識仁。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義、禮、智、信,皆仁也。
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
不須防檢,不須窮索。
若心懈則有防。
心苟不懈,何防之有?
理有未得,故須窮索;
存久自明,安待窮索?
此道與物無對。
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
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
訂頑(〔西銘〕)意思,乃備言此體;
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
未嘗致纖毫之力;
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
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
此理至約,唯患不能守;
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明道指出學者志於道,須識此仁心在我,以誠敬存之。
以仁總括義、禮、智、信諸德,與物不隔,渾然與物同體。
然人難免於修養過程中會有鬆懈的時候,不得不加小心,即是所謂之防檢。
在不能確定仁的道理時,便要窮索,實際上若知道人以仁心為體與天地萬物相合,義、禮、智、信都涵蓋在仁中,例如〔論語〕中說:克己復禮為仁,能克己便不必再防檢。
時時存誠敬之心,禮已在其中。
由此推衍,仁與義相連,誠與信相連,能明白此理,已可見智。
總括起來,以仁為心,便能心體萬物,是最主要的關鍵,時刻從本身反省,誠心的莊敬修養自己,即是「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