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駢拇〕】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4 23:56
標題: 【〔駢拇〕】

〔駢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駢拇〕是〔莊子〕外篇的第一篇,也是全書的第八篇。

 

歷來的研究者多以為〔莊子〕內篇的七篇是莊子所作,外篇可能是莊子弟子或後學,秉承道家學說宗旨衍繹而成,附於內篇之後的。

 

〔駢拇篇〕顯示道家無為無事的主張,反對其他各家的學說和有為,全篇段落分明,申述駢拇枝指是人體多餘的部分,不是本性;

 

人為的規矩作為不是自然之道;

 

人在堅持己見時,傷生而無益,大略如下:1.駢拇和枝指未必出乎本性,猶如提倡仁義者可能視之為身體五臟之情,卻不是道德之正,是多餘的,故而視覺用的過分了,猶如駢拇枝指,反而「亂五色,淫文章」;

 

聽覺用的過分了,反而「亂五聲,淫六律」;

 

提倡仁義的,標榜德性以求聲譽,反而蔽塞本性,使人遵從不可企及的形式。

 

這些人中,如師曠、曾參、史魚、楊朱之類即是「非天下之至正。」

 

2.「天下之至正」,即是從事天下之正途的人,「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餘(即不算多餘),短者不為不足。」

 

因為本來(或自然)就是如此,如果截長補短,反而違反了性命之情;

 

而違反性命之情的,必然很痛苦;

 

提倡仁義的可能就是違反了性命之情,因為他們有很多憂慮,即是有很多痛苦。

 

3.人為的形式和作為,斲喪本性,妨害了事物的本然,如所說:「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

 

待纆索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原來所得的,即本有的)者也;

 

屈折禮樂,呴(ㄒㄩ)俞(意為愛)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粘合)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纆索。

 

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4.人為之迷惑本性,是最大的「惑」,有人惑於名,有人惑於利;

 

惑於名的犧牲性命以殉名,惑於利的犧牲性命以殉利;

 

大夫以身殉家,聖人以身殉天下,都因有所惑而殘生損性,結果相同,原因雖然各異,實則並無分別。

 

5.保持本性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善的(臧),所以仁義非臧,德才是臧,是「任其性命之情。」

 

同樣的,「聽」不是「聞彼」而是「自聞」;

 

「明」不是「見彼」而是「自見」,即是不求諸外,而要求性情之自得與安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