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潛在課程】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3 05:28
標題: 【潛在課程】

潛在課程

 

HiddenCurriculu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潛在課程是學校教育所提供的一些隱藏於課程指引、計畫或政策之下的學習經驗;

 

是不明顯的、非預期的、不被公開承認的教育措施或學習結果,然而卻可能比外顯課程更為有效,影響力更大。

 

潛在課程的研究由於學術觀點與研究立場的差異,定義紛歧,大抵可由三個層面理解其內涵:1.學習結果:指有關態度、興趣、情感、價值等非學術性、非知識性的結果,例如政治社會化、服從權威、文化的刻板印象、階級意識等。

 

2.學習環境與措施:學校或班級的物質環境(如建築與校園設計)、社會環境(如師生關係、能力分組、獎懲規則、性別角色關係、教室規則與程序)或文化環境(如典禮、儀式)。

 

教科書的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也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德瑞本(R.Dreeben)發現教室的社會結構教導學生服從權威;

 

羅森索(R.Rosenthal)等人發現教師期望所產生的「比馬龍效應」,注定了某些學生早年的失敗。

 

晚近許多學者對教科書所含之種族、性別、政治意識型態的分析,發現教科書傳遞了一些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意識與價值。

 

這些學習環境與措施的形成,有的由於學校本身文化,有的則來自大社會的結構,例如鮑渥斯與季廷斯(S.Bowles&H.Gintis)指出美國的學校教育經驗反映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

 

3.學習的影響:分為有意與無意的影響。

 

前者如透過典禮儀式與教科書的政治內容達成政治社會化目的,或藉由獎懲方式培養順從態度。

 

後者則是一些教育人員習焉未察、未預期的經驗,卻無意中讓學生形成某些情感或態度,如標記作用、教師期望。

 

究竟是有意或無意,仍須視教育人員對課程安排與學習活動的反省及感知程度而定。

 

潛在課程可能是屬於普遍的、系統的學習,對所有人會產生共同經驗,例如意識型態的形成;

 

也可能是個別的、偶發的經驗,因人的覺知而異。

 

它不是永遠都被隱藏的,可能經由批判反省,而成為外顯課程;

 

外顯課程中原本預期的經驗也可能產生附加的、意想不到的學習結果,而成為潛在課程。

 

潛在課程研究的目的即在揭露原本隱藏的或習而未察的學習經驗,對一些不合教育理念的安排提出批判,所以剛開始的「潛在課程」一詞含有負面的、批判的意涵。

 

但隨著解釋層面的擴大,一般所謂的內隱課程,如潛移默化的境教、身教,也都納入潛在課程的意義中。

 

然而無論實質的界定為何,都強調潛在課程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也讓那些曾被隱藏、試圖隱藏的學習經驗更有被發掘的可能。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