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偕樂】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與民偕樂」出於〔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回答梁惠王的話:文字是:「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鰲。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
』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這是記載孟子晉見梁惠王,梁惠王因為喜歡大苑囿、大池沼,就與孟子一起遊賞,梁惠王一面看著園囿中飼養的鴻雁麋鹿,一面問孟子:「賢者是否看到這些鳥獸在園中而覺得快樂?」
孟子說:「賢良的國君勤政愛民,修堯舜之道,所以國家安寧,受人民擁戴,因此有高臺、池塘、麋鹿魚鰲以供玩賞調劑辛勞。
至於那些不仁之君,人民怨聲載道,總有一天會失去帝位,即使有臺池鳥獸,也無法快樂得起來。」
孟子接著說:〔詩經.大雅.靈臺〕說:文王修靈臺的時候,人民都自動前來參加修築工作,所以很快就做好了。
到文王在園中遊賞時,麀鹿安然自若,鳥類任意飛翔,魚類悠閒的游來游去,都表現出快樂安逸的樣子。
文王藉人民的力量築臺挖沼,人民快樂的工作,做成以後,還稱臺為靈臺,沼為靈沼,高興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因為文王允許人民也來遊玩,是與民同樂,所以自己也快樂。
若像夏樂那樣,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人民死活,人民寧願和他同歸於盡,縱然有臺池鳥獸,又怎能快樂呢?
孟子的意思是希望藉此諷喻梁惠王,國君如果能愛護他的百姓,能與民同樂,就能深得民心愛戴。
反之,如果國君只重視個人享受,不能體恤人民,人民怨聲載道,也就無法保有永久的快樂了。
所以賢明的國君應該取法古代聖王之德,不僅與百姓同樂,還要能恩及鳥獸,如此才能深得民心、常保國祚。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