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綜合中學(德國)】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3 03:26
標題: 【綜合中學(德國)】

綜合中學(德國)

 

Gesamtschule(German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德國綜合中學是在一九六○年代前期為針對傳統多軌制中學所進行的一種改革試驗。

 

最初是在西柏林推廣,後來在少數邦進行試驗。

 

這種制度的根據是各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的一項協定。

 

經過二十年的試驗,德國南部兩個邦採取排拒的態度,巴揚邦於一九九二/一九九三年停辦這種學校;

 

漢堡市同一年齡層的學生大約百分之二十一,全柏林有百分之三十六上這一種學校。

 

現有在有三種不同的綜合中學:1.拼合式綜合中學(AdditiveGesamtschule),將傳統的三種中學:主幹中學、實科中學和完全中學拼合在一個學校中心,各自成獨立行政系統,主要是為了便利學生在初階段的互相轉學。

 

有人認為這種學校並不是綜合中學。

 

2.合作式綜合中學(KooperativeGesamtschule),將上述三種學校第五、六年級的定向階段採取同樣的課程,第七年級才分成三種學校,其目的即在延後分校的時間。

 

一般認為在四年級就將學生分成三類為時過早。

 

3.統整式綜合中學(IntegrierteGesamtschule),同年齡層所有的學生都在同一學校學習,也就是說反對原有的三分法。

 

至於統整式綜合中學設立的原因有下列四種:1.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中學多軌的制度是不合現代需要的社會階級分化的辦法,也就是不符合民主精神的教育制度。

 

學生很早被送進一個軌道後很難有重新規劃的機會。

 

2.從教育經濟觀點看,現代社會大量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中學校不能像過去一樣保持很高的選擇標準,而要有教無類,使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中等教育,如此才能提高國家在經濟上的競爭能力。

 

3.從教育理論看,綜合中學一開始就希望改革學校的結構和課程,希望能成為所有人接受較高深教育的學校,使每個人都能具備有分化傾向的共同教育基礎。

 

4.從學校為社會平等功能所扮演的角色看,學校應努力消除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現象,所以不宜過早決定學生應該升學或就業的機會。

 

總而言之,綜合中學的試驗是針對多軌制的中學制度提出批評,到一九八二年試驗階段結束,綜合中學的畢業證書受到普遍的承認。

 

綜合中學課程的特徵:1.按照學生程度各主要科目分組,學生分成若干核心組(Kern或Stammgruppen),各組可以有二到四種程度;

 

分組的科目可以是兩個主科,也可以是九科。

 

這就是說,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八十的教學時數是採取選科制度。

 

2.綜合中學不是以班級為教學單位,而是按照學生主要科目的成績進行能力分組。

 

必修課程例如本國語、英語和數學,有時也包括自然科學分成不同程度的組別。

 

為了排課的方便,綜合中學已打破過去只上半天課的常規,而改為全天上課,這樣也可以增加課外活動的時間。

 

3.綜合中學有時採取聯科教學的方式,那就是將有關科目如史地、公民、國文合併教學,成為一個大單元,但是由於安排的困難並不怎樣受到歡迎。

 

這種教學將知識看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讓學生去掌握並注重學生自發的學習。

 

這種課程的另一意義即在迎合工業社會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有時合班上課由超過一位的教師共同教學,就像大工廠內生產的情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