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論】
Disengagement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撤退論是康米(E.Cumming)和亨利(W.E.Henry)在一九六一年所提出,國內有不同的譯名,如退縮理論、疏離理論、隔離理論、分離理論、減少參與理論等。
撤退論是基於希望老年人能過一種較愉快的生活,所提出的一種理論性的建議。
此理論主張若老年人要享有愉快的生活,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減少職業性和社交性的活動,尤其是情感性的人際關係方面,更應避免涉入,以留下時間和精力,安享自由恬靜的晚年。
故年紀大的人,應從角色或活動中撤退或減少活動參與量。
持此理論者認為老年人從社會中撤退是正常的現象。
一九五○年代,康米和亨利在美國堪薩市(KansasCity)展開他們的調查工作,並於一九六一年提出有關典型的老化過程是一種從社會角色和活動中自然且正常的撤退下來。
個人撤退理論包含興趣及熱忱的退縮,而社會退縮被視為個人撤退理論的結果。
上述二位學者對於社會退縮的機會及興趣有其貢獻。
一九五○年代早期,芝加哥大學的人類發展委員會成員開始針對堪薩斯市的老年人,進行社會和精神方面的大型研究,計畫開始於一九五二年,執行期程超過十年,是第一個以社區為基礎,針對中年人研究自中年至老年階段的變化,研究中納入許多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
該研究有兩項任務:第一,採分層系統抽樣法,選取七百五十名四十至七十歲的人為對象,分析的內容包括社會角色的實踐,不同年齡老年人的家庭、工作及休閒方式,社會互動,心理調適及生活滿足感。
第二,針對二百八十名五十至九十歲的對象,進行長達六年的多次訪談,重點在於老年人的社會心理變化。
此項研究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發現:從社會心理變化的層面來看,驗證了康米和亨利的撤退論主張。
撤退理論假設每一個人在死亡之前,必須先自社會中逐漸撤退出來,以盡量減低個人死亡對社會的干擾;
另一假設則認為人們會在生命的中期及晚期進行一項自我撤退的過程,其特徵是生活精力減少、社交活動減少,而增加可滿足自己需要和慾望的活動。
從一九六五年開始,此理論指出典型的老年人會嘗試著去適應不利的情況,特別是去適應從工作中退休下來,以及去適應社會大眾對老人退休的態度兩方面。
此種所謂的「退縮的正常狀態」,對活動理論的研究造成衝擊,因為這意味向「老年人應繼續參與活動」的名言挑戰。
經過二十年的研究,顯示出撤退論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有許多個案撤退的原因是來自於缺乏繼續參與活動的機會。
撤退論提出,因為老年人對社會的撤退造成社會互動的減少,個人的撤退是發源於自然的內在反應,老年人的分離是一種心理安適狀況的表現,讓他們能沉浸在高層次的生活滿足之中。
如果個人希望撤退下來,但社會希望他能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則此人的生活滿意度和生活士氣會較高。
不過,對於那些希望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但社會希望他撤退的人,其生活滿意度和生活士氣將會降低。
撤退論的缺點,在於其武斷地認為老年人會面臨不可避免的脫離與撤退,進而減少與社會的互動;
此外,此理論亦忽略了人格因素在整個撤退過程中的影響,而單純地認為是社會壓力導致撤退的產生,不無有待商榷之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