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詮釋螺旋】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3 01:18
標題: 【詮釋螺旋】

詮釋螺旋

 

HermeneutischeSpiral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詮釋螺旋概念係德國哲學家嘉達美(Hans-GeorgGadamer,1900~)以理解的先前結構為基點,參酌詮釋循環概念,強調存理解過程中,透過主體與文獻典籍之辯證互動,不斷地以螺旋式展出理解者更寬廣的理解視野之過程。

 

詮釋循環是修辭學中之古老問題,主要在討論詮釋、理解時,文獻典籍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互動關係。

 

傳統詮釋學一直從方法論之觀點加以探討,並認為此乃詮釋學中難以解決之棘手問題。

 

詮釋循環一詞,論者多認為是史萊爾瑪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首先提出,並用以說明理解之過程。

 

他認為文獻典籍有其獨存之意義,理解過程必須遵從詮釋循環進行:「整體意義依賴於部分意義之理解而得,部分意義需置於整體意義中探究。」

 

即從典籍之字句意義、結構、作者風格,乃至於整體歷史文化大環境之流風、習尚等互為整體、部分交互循環而達到典籍整全之理解。

 

依史萊爾瑪赫之見,文獻之理解、詮釋,僅在其自身內部交互運作,詮釋主體始終處於文獻意義之外,藉理解過程再現作者精神及意涵。

 

海德格(M.Heidegger,1889~1976)認為詮釋循環並非是一種矛盾或困難、永無超脫的惡性循環。

 

相對地,它是人存在的一種狀態。

 

他強調詮釋典籍之進程,係由前理解之預期投射所發動運作的,整體與部分之辯證關係,並非消解在完全理解中,而是如實呈現出來。

 

嘉達美繼承其師之論點,認為傳統詮釋學之詮釋循環概念,忽略理解者之前理解與典籍間之辯證關係,因此他提出詮釋螺旋之概念,強調詮釋螺旋並非是一種方法論之循環,而是理解存有論結構之一;

 

它並非採主客體對立之運作,而是文獻典籍與個人前理解之投射與交融產生意義。

 

原典之意義必須在個人前理解中才能顯現,在詮釋螺旋中,原典之歷史視野與個人之前理解,不斷變換關係,或為整體,或為部分;

 

透過彼此循環對話,互為整體、部分,從整體理解至部分理解,再回到整體理解,促使理解不斷地進行。

 

在整體和部分不斷辯證發展中,若能調和部分與整體達到和諧狀態,即是理解,若未能達到和諧狀態,理解便告失敗。

 

綜括而言,嘉達美之詮釋螺旋概念乃是以整個歷史文化傳統作為前理解與意義發生之整體,個人與原典均為部分之關係。

 

歷史傳統為提供個人前理解之基礎,並由個人之前理解間接地將歷史傳統作為理解發生之整體,在此觀點下,詮釋螺旋不再是原典內部封閉之運作,必須與個人之前理解相聯結,才能形成意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