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權】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經權代表儒家對道德原則和道德實踐關係的看法。
經有常法、常道、禮法、綱紀之義,亦即所謂道德標準;
在儒家思想中,至善而先驗的道德標準即孟子所說的仁、義、禮、智四端或良知、良能,乃是修身處世不可須臾或離的準則,故孟子曰:「君子反經而已矣!
經正則庶民興。」
權本指秤錘,引申為衡量輕重而隨機應變之意。
儒家認為道德實踐必須在最高的道德規範--良知的引導之下,盱衡實際情境因素而採取適當的行為方式。
返經、守經固然是最重要的前提,但道德並非要人僵守規範,所以孟子舉「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嫂溺援之以手,權也」的例子,說明兩者的關係。
孟子更進一步認為:「執中無權,猶執一也。
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
換句話說,如果墨守道德成規而不知因時、因地制宜,則反而可能違反道德良知。
就如同上例中,嫂溺不援,惻隱之心泯,則與禽獸無異。
儒家道德哲學中,通權達變代表道德實踐的最高層次。
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王弼曰:「權者道之變,變無常體,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預設,尤至難者也。」
然而權變的前提在於守經,否則離經背道的權變即成投機、作偽,適為淫僻邪妄而欲無忌憚者自飾之辭。
後世諸儒對於經權的相對關係有許多辯論。
〔公羊傳‧桓公十一年〕載:「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
漢董仲舒發揮此一命題而認為:「權雖反經,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雖死亡終弗為也。」
然而宋儒程頤卻提出「權即是經」的說法,駁斥董仲舒「反經合道」的論點。
朱熹對此復加批評。
他認為:「經是經,權是權。」
並且強調:「(權)雖是反那經,卻不悖於道。
雖與經不同,而其道一也。」
可見道德規範(經)與道德良知(道)或被視為不同的概念了。
但考諸孔孟學說中,道德良知與道德規範形成完整的道德價值體系,其間並無殊義,故守經與達權亦必互為體用。
孔子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即把守經(不踰矩)達權(從心所欲)視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近代心理學家郭爾保(LawrenceKöhlberg)提出道德認知發展的理論,於此頗多契合之處,可相印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