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取向的小學學程(美國)】
ConceptuallyOrientedPrograminElementary,COPES(USA)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概念取向的小學學程為一九六○年代發展的科學課程,原為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ofEducation)所資助。
當時(1965~1971)已完成幼稚園至六年級的科學課程及幼稚園至三年級的教師指引,之後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繼續完成四至六年級的教師指引。
此課程的主要目標為定義一個概念性的架構,以為小學科學教學時的指引,讓師生對科學有統整而具有意義的觀點。
此課程以五個主要的概念為架構,將科學活動以螺旋式(Spiral)的方式高度結構而成。
五個主要的概念架構為:(1)宇宙的結構單位;
(2)交互作用與變化;
(3)能量守恆;
(4)能量之消耗及(5)由統計的觀點看自然。
此課程所有的教學活動均撰於教師指引中,教學指引包括教學活動的目標、器材、教學準備、教學時間、教學步驟及發問。
學生沒有教科書,只有工作單及評量表。
不用昂貴的教具及實驗器材為此課程的另一特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