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經〕(軒轅教)】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黃帝經〕係黃帝著作經典,據〔漢書‧藝文志〕列十六種,久已散佚。
民國六十一年(1972),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發掘三座漢墓;
漢初,因黃老學術盛行,〔黃帝經〕及〔道德經〕等為當世顯要奉以洗心者,經書乃成陪葬要品,維護心身。
第一號墓開棺共睹,赫然望見軑侯妃二千一百餘年的壽身,飾服整美,肌膚尚好,安祥若眠;
第三號墓伴出〔帛書老子〕、〔黃帝四經〕、〔左傳〕、〔戰國策〕等十萬餘字。
軒轅教信士長年祈禱,〔黃帝四經〕由軑侯妃歸土,經二千一百餘年,傳給世人。
昭示黃帝降福神胄,啟發中華新生機運。
〔黃帝四經〕為出土帛書;
老子隸書編式有二,一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另一古佚書,德前道後,〔黃帝四經〕置諸中間,絹上字蹟,有些損缺。
〔黃帝四經〕分為經法、十大經、稱、道原四篇,理論貫通,簡練樸厚。
經法凡五千字,分為道法、國次、君正、六分、四度、論、亡論、論約、名理九段,段題殿後。
主旨在啟示法度,即存亡興衰之理,對於個人,為指明修持門徑,提高精神境界。
論載五天七法,曰:「明以正者,天之道也;
適者,天之度也;
信者,天之期也;
極而反者,天之性也;
必者,天之命也。」
五天指天道、天度、天期、天性、天命,包括整個道統。
七法指明、正、適、信、極、反、必,包含各種善言美德。
軒轅教的尊天是道統,法祖是聖訓,法統是以認定五天七法為天人大法,用於祈禱之真言。
十大經凡四千零六字,分為觀、五正、果童、正亂、姓爭、雌雄節、兵器、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順道,所周十四段;
段題殿後,發明黃宗心法。
黃帝上博望山修道,談臥三年,以自求也,黃帝與力黑、閹冉、果童、太山稽、高陽之問對,辭意精闢,有言之曰:「天道環於人,反為之客」。
曰:「一者道之本。」
曰:「唯一不失。」
曰:「道有原而旡端」。
曰:「靜翳不動,來自至,去自往」云。
稱凡一千六百字,不分段;
首言道旡始而有應,繼以陰陽之道,分類萬物,講析價值,著述透徹醇厚。
道原凡四百六十四字,不分段,描述道之起源。
有言之曰:「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曰:「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形,一者其號也。」
曰:「墟其舍也,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
曰:「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
曰:「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云。
黃帝遺教,〔漢書‧藝文志〕列黃帝書名為〔歸藏〕(孔子到宋國曾見歸藏),〔黃帝經〕四篇,〔黃帝銘〕六篇,〔黃帝君臣〕十篇,〔雜黃帝〕五十八篇(六國時賢所作)。
〔黃帝泰素〕二十篇(六國時韓諸公子所作),〔太乙兵法〕一卷,〔黃帝〕十六篇,〔黃帝雜子氣〕三十三篇,〔泰階六符〕一卷,〔黃帝陰陽〕二十五卷,〔黃帝長柳占夢〕十一卷,〔黃帝內經〕十八卷,〔黃帝雜子步引〕十二卷,〔黃帝歧伯按摩〕十卷,〔黃帝陰符經〕一卷。
近人自先秦諸子中,蒐集佚書聖訓,得三十三條;
要者有太公〔六韜‧兵道〕第十二:「一者階於道,機於神。」
賈子〔新書‧正語〕上:「道若川谷之水,其出無己,其行無止。」
〔呂子‧應同篇〕:「芒芒昧昧,因天之威,與玄同氣。」
又:「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
〔呂子‧圜道篇〕:「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列子‧天瑞篇〕「谷神不死,是謂玄祀,玄祀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又:「形動不生形而生影,聲動不生聲而生響,無動不生無而生有。」
又:「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列子‧力命篇〕:「至人若死,動若械。」
〔呂子‧去私篇〕「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呂子‧治民篇〕:「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女能守之,為民父母。」
魏徵〔群書治要〕引太公陰謀:「吾之居民上也,搖搖,恐夕不至朝。」
〔黃帝兵法〕:「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機。」
〔尉繚子‧天官篇〕:「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謂之天官人事而已。」
〔雲笈七籤‧黃帝傳〕:「敬勝怠者生,急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彊者枉,不敬則不正,枉者滅廢,敬者萬世。」
雲笈七籤:「制七情,喜、怒、哀、樂、懼、惡、欲;
行十義,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
軒轅教信士尊黃帝為宗主,稱為「太上道祖」;
致力研究遺教而修持之,〔黃帝四經〕為軒轅教主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