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進士】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2 22:42
標題: 【進士】

進士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進士是隋代以後科舉取士中所定的一種資格名稱。

 

更早期的記載,見於〔禮記‧王制篇〕,內云:「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

 

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

 

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文中的「進士」一詞,本應解釋為公務流程,即推薦人材之意,亦可解為由這個流程所推薦的人才的名稱。

 

故〔禮記〕中所謂的進士,自然不是以後歷史演進中實際產生出來的進士,僅名稱相同而已。

 

「進士」之名的採用,始於隋煬帝大業(606)中以「試策」取士。

 

試策乃是由政府舉辦人材選拔的一種考試,以客觀的學識能力考試,取代前此漢、魏施行的鄉選里舉與九品中正主觀的品德品評制度,是選取人材的一種便捷方法。

 

不過唐末以後,考試的科別繁多,如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進士只是其中的一科。

 

科舉制度歷經演變,日漸周密;

 

舉辦考試遂成為國家的一項重大施政,而科目亦屢經歸併,元代以後,形成會試、鄉試與歲科考三級;

 

至考試內容,則仍以四書、五經、詩賦以及應用文為主。

 

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已相沿定型。

 

士人經過各省舉辦的鄉試,中取後稱為舉人,然後再參加禮部的會試,中式者稱為進士;

 

最後再出皇帝親策於廷,稱廷試或殿試,依其考試成績排名先後為一、二、三甲;

 

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通稱之皆謂進士。

 

科舉時代進士是讀書人追求的目標,也是一項殊榮。

 

唐宋以後,朝中顯貴及學界人仕,多半是由進士出身,可見以文章取士,有其效應的一面。

 

然人一生歷經多項考試,皓首窮經,耗費精力,出而應世,均難學以致用,故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鑑於世務日亟,國家需要的人材多端,宣布於次年停止科舉。

 

當時的聰明俊秀之士,以失去晉身的希望,多有感到失落者,而進士的名稱亦從此消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