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理論模式】
EliteTheory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菁英理論模式」是分析公共政策的模式之一,由戴伊(T.R.Dye)和席格勒(H.Zeigler)所提出;
認為在政治系統中,少數統治多數,制定公共政策時,決策者是統治之少數菁英分子,並非大眾,少數菁英分子的影響力超過大多數民眾,菁英分子的人數雖少,卻行使較多分量的權力。
菁英分子係指在全國人民中,財富、知識或社會地位最高的一些人。
可從量和質兩方面來界定菁英分子,以量而言伍啟元曾主張財富或所得最多的百分之五、或知識(包括教育程度和資訊)最高的百分之五、或社會地位或政治影響力最高的百分之五,可稱之為菁英分子。
以質而言,係以年收入達某一高標、或教育程度達某一水準、或社會地位達某一高度等數字來分析菁英分子。
一般來說,已開發國家菁英分子人數較多,民主政治較易發展,比較多的人可以分享決策。
開發中國家的中產階級不健全,菁英分子人數少,民主政治比較不容易發展。
菁英分子的結合,主要是因為社會的同質性(socialhomogeneity)。
在傳統社會中,菁英分子常經由血統、家族、門第而結合,如古代傳統王朝或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等,就是靠血緣與婚姻聯繫起來,但是這類統合作用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已逐漸降低。
菁英分子之整合亦可能透過教育機構而進行,例如英國伊頓公學校友(OldEtorians)及日本東京帝大同學等,這些學校往往成為培養菁英分子的學校。
資本主義興起之後,財富也成為走進菁英分子的途徑之一,成功的巨賈常因財富而結合。
此外,社會上擁有同樣職位者亦容易結合,例如新進國會議員或同階層政府行政人員,易因性質類似而聲息相通。
菁英理論以為公共政策的決策者是菁英分子,公共政策反映了菁英分子的喜好,而且這些菁英分子本身觀念和意見是一致的。
菁英分子之所以對決策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除了本身占有許多財富,知識、地位、輿論的優勢外,或許多數民眾對公共政策漠不關心或對事實不盡了解,也是原因之一。
公共政策雖然反映菁英分子的偏好,但是因為菁英分子對維持社會規範和穩定有基本的共識,所以並不意味他們制定的政策一定違背大多數民眾的利益。
教育決策者應審度菁英分子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重要性,了解其特性及對政策的意見,以順利作好決策。
唯部分學者以為隨著社會多元的發展,菁英分子的整合力量逐漸減弱,菁英分子之間意見也常會不一致,這些觀點,也是值得參考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