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程端禮】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2 15:10
標題: 【程端禮】

程端禮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程端禮(1271~1345)字敬叔,號長齋,人稱畏齋先生。

 

初為建平、建德兩縣教諭,後任稼軒、江東兩書院山長及鉛山州學教諭,以台州教授致仕。

 

端禮受學於史蒙卿(果齋),祖籍江西鄱陽,後遷至浙江鄞縣,著有[讀書分年日程]三卷、[畏齋集]六卷。

 

[元史]本傳稱其所著[讀書分年日程],國子監以示校官為學者式,明初諸儒讀書,大抵奉為準繩。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程端禮本朱子讀書法加以推廣,雖每年月日讀書程限不同,而一以朱子讀書法六條為綱領;

 

依此讀書,可收實效。

 

所謂「分年」,是將青少年的教育依年齡畫分為三階段:八歲前為啟蒙教育階段;

 

八歲至十五歲為小學教育階段;

 

十五歲到二十二、三歲為成人教育階段。

 

「日程」是指每日每周的讀書計畫,將每日分為早晚和白晝三單元,又將數日畫分為一周。

 

如讀經每四日為一周,其中三日讀經,一日習字演文;

 

讀史五日一周,其中三日讀史,二日溫習經、傳、注;

 

讀文六日一周,其中三日著文,二日溫習經、傳、注,一日溫史;

 

作業十日一周,九日讀書,一日作文。

 

如此周而復始。

 

每讀一書,立一簿,按單元、日、周一一登記,逐項檢查。

 

八歲前的啟蒙教育,習[性理字訓](程若庸增廣者),程端禮以之比作醫家脈訣,最便初學,同時又使幼童學習[朱子童蒙須知]。

 

八歲至十五歲的小學教育,其主要必讀書目為[小學]、四書及諸經(包括[孝經]、[易經]、[詩經]、[禮]、[春秋]並三傳等十五種)。

 

其次序是先[小學]、[大學],次[論語]、[孟子],再次[中庸],後諸經,視難易、遠近、大小而定。

 

此係據朱熹所主張之先讀[大學],定下三綱領、八條目的修己治人思想規模,次讀[論語],打下理學的思想基礎;

 

再次讀[孟子],對理學義理有進一步的理解,然後再讀[中庸],求古人之微妙處,以達於理學思想的極致。

 

因為朱熹認為四書是五經的階梯,掌握了四書的要領,才能進一步讀五經,故程端禮乃根據朱熹的觀點而訂立其讀書日程。

 

程氏規定學習經書的四步驟是讀、背、思、說,其實也就是朱熹所說的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的工夫。

 

此外,習字、考字、演文也是此一階段之主要學習內容。

 

習字要掌握用筆口訣,經過嚴格訓練;

 

考字則以[說文]、[字林]、[六書略]、[切韻指掌圖]等為依據;

 

演文則以經書為依據。

 

整體言之,習字、考字、演文均是讀經的輔助手段。

 

十五歲到二十二、三歲為成人教育階段,其中心教材即為朱熹的[四書集注]。

 

讀[四書集注]與前述讀四書五經的步驟相仿,唯程端禮特別強調「居敬持志」的工夫。

 

在此階段,程氏要求受教者要抄記諸經要旨,熟習諸家經疏的異同,加深對朱子[四書集注]的理解。

 

此外應熟習[資治通鑑],旁及[史記]、[漢書]、[唐書]等。

 

尤其要應用[四書集注]的義理,來權衡當時君臣心德之明暗,治道之得失,紀綱之修廢,制度之因革,國本之虛實,天命人心之離合,君子小人之進退,刑賞之當濫,國用之奢儉,稅斂之輕重,兵力之強弱,外戚宦官之崇抑,民生之休戚,風俗之厚薄,外夷之叛服等。

 

程氏甚至還規定如果當日無所讀項目,則應主觀玄想,如我親立其朝,身任其事,對每事的處理,能否符合四書精神。

 

此外還要用簿冊抄錄同諸儒「診斷管見」,對照「綱目凡例」,以驗所謂學識之淺深。

 

在學經、學史、學文的過程中,程氏要求學生將性理、制度、治道三者作綜合思考,將經、史、文、性理、制度、治道熔為一爐,這樣才是學天下第一等學,作天下第一等文,為天下第一等人。

 

成人教育最後階段是作文,俾應科舉考試。

 

[讀書分年日程]中也制訂了作文有關立論根據和程式,一切必須以[四書集注]為準則,命題者必依章句,答義者必通貫經文,不能斷以己意,妄加發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