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程顥(1032~1085)字伯淳,河南人。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歷任京兆府鄠縣主簿,江寧府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
熙寧初,呂公著薦為太子中允,兼監察御史,政績頗著,極為神宗器重。
他熱心教育,每於公私事畢,即親往四鄉,督教勸學,教官有不稱職者,即予更調。
後由於反對王安石新法,數月之間,章數十上,帝勿聽,乃以父親年老多病為由,與弟程頤一起回到洛陽,日以讀書講學為事。
據朱熹所著[伊洛淵源錄]載:「程顥居洛幾十年,……在仕者皆慕化之,從之質疑解惑;
閭里大夫皆高仰之,樂從之游;
學士皆宗師之,講道勸義。
……于是先生(指程顥)身益退,位益卑,而名益高于天下。」
宋哲宗元祐初,司馬光輔政,召程顥為宗正丞,未行前卒,享年五十四歲。
卒後,文潞公(彥博)採眾議而表其墓曰「明道先生」。
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曰「純公」。
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從祀孔廟。
明嘉靖中,祀稱「先儒程子」,世稱大程子。
其著作有[識仁篇]、[定性書]、[語錄]、[陳治法十事],今併入[二程遺書]。
程顥年十五六,與弟程頤(正叔)聞汝南周茂叔(敦頤)論學,乃往師之。
其論理氣心性,實由周茂叔開其端。
在宇宙論人性論方面,程顥本[易經]以釋天理,認天理為人性所由生。
他說:「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言天之賦予萬物者謂之天命。」
又說「上天之載,無聲無息,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其命於人也則謂之性,率性即謂之道。」
程顥又以乾元一氣為宇宙之根本,凡人類禽獸草木,皆乾元之氣所生,而人物區別,在受氣之偏正,受正氣者為人,受偏氣者為物。
進而指出理氣一元,理即在氣中。
在[語錄]中,他又把性與氣視為同一,他說:「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
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原有此,二物相對而生也。
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之自然也。
善固性也,而惡亦不可以不謂之性也。」
此說與孟子異,而近於告子。
程顥並不把理跟欲看作是絕對對立的,他認為天理雖善,而萬物自成其性,則不能盡善。
所以他說:「事有善惡,皆天理也。
天理中須有善惡,萬物之不齊,物之性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於惡,流於一物。」
又說:「人心莫不有知,惟蔽於人欲,則亡天德也。」
於是他提出「識仁」、「定性」作為修養的工夫。
關於識仁,程顥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義理智信,皆仁也。
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
不須防檢,不須窮索;
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
識仁有誠,即不怕心懈,不患事理不明,故從心上澄治人欲,是治本工夫。
存誠即存習此心,自覺自反,久則可奪舊習。
自覺自反便是覺悟,便是信,便是存善去惡的根本。
至於所謂「定性」,即求心性無累於外物。
程顥說:「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尚何應物之為累哉!」
「定性」就是要做到內外兩忘,澄然無事,內無私心,自無外誘,忘怒忘誘,我性定明,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覺悟」,所以程顥的「識仁」、「存誠」、「定性」是一體的工夫。
在教育論方面,程顥認為教育目的,在教人識仁。
教育方法,則要內外兩忘,打破人物界限,將自身置於萬物中一體看,不容私意存於其間;
而內外兩忘則須從主敬入手,敬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明。
如此,則心地鏡明,可與天地萬物同體。
程顥之學,除[易經]外,均本之[大學]、[中庸]。
高攀龍說:「[大學]者,聖學也,[中庸]者,聖心也。
發二書之祕,教萬世無窮者,明道先生也。」
可謂的評。
[宋史]載程顥與程頤在洛陽講學時,「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下,灑掃應對至於窮理盡性,循循有序。」
在治學方法方面,程顥特別強調「自得」。
在[定性書]中指出:「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終是私己,終不足以達道。」
程顥[陳治法十事]所指十事,即師傅、六官、經界、鄉黨、貢士、兵役、民食、四民、山澤、名數;
其中以論經界(即土地問題)、民食、兵役三大問題尤為精闢。
可見他不是迂儒,而對政治方面有一套見解。
程顥講學特別注重人事,而不言天命,所以他說:「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得言有數,直到不得已處,然後歸之命可也。」
在立身處世方面,程顥賦性寬厚,待人平易近人。
據朱熹編[二程遺書]中載:「明道、伊川隨侍太中(即其父程珦,以太中大夫致仕),知漢州,宿一僧寺,明道入門而右,從者皆隨之,伊川入門而左,獨行。
至法堂上相會,伊川自謂:『此是頤不及家兄處。』
蓋明道和易,人皆親近,伊川嚴重,人不敢近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