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性輔導】
DevelopmentalGuidanc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柏瑞(R.Barry)與沃爾夫(B.Wolf,1957)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輔導界才有「發展觀點」出現。
依發展的觀點,發展任務與發展心理學的概念是輔導人員所關心的,每一個人都有順應其發展階段應該學習的發展任務,此學習是連續的,所以輔導工作也應該是連續的。
輔導人員對於學生的幫助並不是做選擇時,或面對危機、遇到困難時,應該是連續性的、累積的過程。
根據個人的發展,不斷給予最適當的幫助,這就是發展性輔導。
布拉達(D.H.Blocher,1966)的[發展性諮商](DevelopmentalCounseling)是發展性輔導的典型著作。
發展性輔導有兩個目的:一為幫助個體去察覺自己和環境對於行為的影響,俾能發現個人的意義,使未來行為的目標和價值更加明確;
二為擴大人的績效性,所謂有效的人,其行為特徵是能夠對於人的環境和環境在個體內所引起的情感反映做長期的控制。
因此,發展性諮商可以含有兩個觀點:一為促進個體的成長與發展的諮商,二為自我啟發或自我成長的諮商。
發展性諮商的基本理念諸多取自存在主義,如:1.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應該負起責任,人有抉擇的標準,應該自行抉擇。
2.個人要把自已的友人當做是有價值的對象,視為自己有關的一部分去接觸他們。
3.人是生活在觀念世界的,人是無法改變自己所遭遇的許多事情。
4.有意義的生活必須在身心兩方面都能祛除現實世界所帶來的恐懼,目標在於擺脫恐懼,達成最高限度的發展。
5.每一個人都有遺傳,都有其獨特的經驗,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採取不同行為的可能。
6.人是根據現實見解採取行動的,因此,行為可以從個人的價值觀或目標去推測。
7.人的本質不能用善、惡來區分,善、惡是用在行為的目標、對象、形態上的字眼。
8.人是以整體的有機體去反應情境,無法摒棄其他只對於知性或感情反應。
發展性輔導把「有效的人」用具體的標準表示出來。
1.馬士洛(A.H.Maslow)的「自我實現的人」:美國心理學家馬士洛是最初對於人的效能表示關心的學者。
他認為人有基本上的發展之傾向,發展的過程就是實現這些傾向,達成一切人的可能性。
他認為人格不是自外形成的,乃是自內成長的,精神病理是自我阻礙了人的本性的結果。
因此,人的價值體系中,凡是有助於開發內在人性的就是「善」,反之,阻礙人性的就是「惡」。
馬士洛所提出的需求層次論,把人的需求分成:(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愛情需求;
(4)自尊需求;
(5)自我實現的需求。
他強調低層次需求滿足之後,高層次的需求接著出現。
馬士洛曾經列舉自我實現的十五個特徵如下:(1)現實導向:自我實現的人對於現實做有效的知覺,對於未知的,不受威脅或因而驚訝;
(2)接納自己和他人:自我實現的人對於自己和友人,以及自然界都能毫無厭惡或敵對意識去接納;
(3)自發性:自我實現的人對於生存具有熱忱,能把生存視為最高經驗;
(4)問題中心而非自我中心:自我實現的人會把焦點放在現實的問題及其解決;
他們會很有耐心而有效地面對問題;
(5)孤立:自我實現的人具有孤立的態度和要求獨處,他們有自我滿足的特質,在人際關係上無占有慾或依賴、干涉等特徵;
(6)自律與獨立:自我實現的人不會過度的協調或受人指使,他們比較不會被謠言或批評所影響;
(7)鑑賞力:對於人或事物具有健全而新鮮的鑑賞力,其反應不會僵化;
(8)經驗的自發性:真正自我實現的人具有某種神祕的、大海般的經驗;
(9)認同人類:對於人性有憐憫之心,對於友伴有純摯的同情、憐憫和愛情;
(10)人際關係的深度:他們與少數特定的小團體有親密的關係,這種親密關係是有所選擇的,其表面關係是彈性而有效的;
(11)民主的價值與態度:對於宗教和種族習俗都是接納而寬恕的;
(12)目的與手段的區別:他們把目的和手段分開來,斷然追求倫理的目的;
(13)哲學的幽默:他們是自發的,具有哲學的幽默感,其幽默並無對他人的敵意,也不會使人墮落;
(14)創造性:其思考是創造的、獨特的;
(15)不盲目附和:對於文化不盲目附和,在其文化類型中表現有個性,有思慮的反應。
2.阿爾波特(G.W.Allport)的成熟的人:阿氏以六個特徵說明心理成熟。
(1)自我的擴大:成熟的人可以透過對於別人、事例、機關或人類的關心與隸屬感擴大自我觀念。
因此,重視他人的福利,積極參與人世間的事例,因參與、認同而邁進更高的目的;
(2)自我與他人的關聯:成熟的人具有親密性與愛情,其人際關係有同理心、有同情心,不成熟的人渴望被愛,成熟的人可以給予愛;
(3)情緒穩定:成熟的人可以接納自己的情緒,這種穩定可以使一個人忍耐挫折,避免對於阻礙有過度的反應,反映在自我抑制、滿足感和適應能力;
(4)現實的知覺、技能和任務:成熟的人在知覺和認知的領域也很有效率,他們採取正確而實際的知性行為,他們具備有效解決問題的技能;
(5)對於自己的客觀性與洞察、幽默、成熟的人格有現實的自我洞察,他了解自己,有幽默感,可以自我解嘲。
因此,可以客觀地看自己,洞察不合理、不一致的自己;
(6)統整的人生觀:成熟的人可以計畫能夠賦予自己的行為有一貫性和有意義的人生,發展與個人有關聯的價值體系,以及完成其價值的行為方針或良心。
3.羅吉斯(C.R.Rogers)的充分發揮功能的人:羅氏根據其理論導向和臨床經驗提出有效人格的架構,他以「充分發揮功能的人」(afullyfunctioningperson)做為個人中心治療的理想人格。
其三個主要的人格特徵如下:(1)對於經驗的開放性:即對於轉變的環境既不防衛,也不抗拒,對於環境的各個層面都能正確而切實地知覺;
(2)生活在現實世界中: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去體驗人生,他的生活不僵化,不會一成不變,而是生活在經驗的不斷流動的過程中;
(3)對於自己的信賴:凡是他認為是「對」的就欣然去做,其感情定對於行為的足以信賴之指針;
不受環境所左右,而有發自於內的一貫的感情。
4.有效的人:除上述學者所列舉的標準之外,如舒班(C.J.Shoben)的「正常的人格」(normalpersonality)列舉個人的責任感與自我控制、人際關係的自滿、對於社會的義務、價值體系的建立等項;
巴朗(F.Barron)的「健全人格」(personalsoundness)則從工作的有效完成、正確的知覺、倫理的統整、對於自己和他人的適應等四個標準闡述健全人格的特徵。
綜合各家觀點,有效率的人格可以歸納為下列幾個特徵:(1)一貫性:有效率的人在其社會角色或各種社會職責上都能表現行為的一致性。
此一貫性係由於對於行為指針有統整的自覺所形成;
(2)關聯性:有效率的人能夠把自己和目標闡聯起來。
他可以向超越自己的價值邁進,增加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3)控制:有效率的人可以控制自己情緒上的衝動與反應,他不做不適當的情緒反應,可以接納無法改變的或無法避免的情況;
(4)能力:有效率的人具備廣泛的行為能力,他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在工作上或其他角色上,他能夠有效地了解對方,在其可能的範圍內控制環境;
(5)創造性:有效率的人可以用獨特的出奇的方法去思考。
他對於新奇的構想或衝動能處之泰然。
在知覺上,他對於別人所隱藏的關係或相異非常敏感。
總之,人的效率性是許多因素所形成的,這些因素形成概念,分為類別,這對於諮商員是有幫助的。
諮商員的目的既然要增進人類的效率性,他本身應該具有具體的有效的人之典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