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焦竑(1539~1620)字弱侯,號澹園,南京旗手衛人。
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二十二年簡為東宮講讀官,嘗於講時有鳥飛鳴而過,皇太子目之,弱侯即輟講,皇太子改容復聽,然後開講,嘗取故事可為勸戒者,繪圖上之,名〔養正圖解〕。
萬曆二十五年,主順天鄉試,以所收者文皆險怪,為給事中項應祥、曹大咸所糾,謫福寧州同知,轉任太僕寺丞,後升南京司業,時年已七十。
弱侯積書數萬卷,覽之略遍。
金陵人士輻輳之地,弱侯主持講席,從學者如水赴壑,其以理學倡率,為王弇州(世貞)所不及。
萬曆四十八年卒,享年八十一歲;
贈諭德,南渡時補諡文端。
弱侯師事耿定向、羅近溪(汝芳),而又篤信卓吾(李贅)之學,以為卓吾未必為聖人,可肩一狂字,坐聖人第二席。
弱侯論學以佛學即聖學,而程明道闢佛之語,弱侯皆一一加以辯駁。
弱侯嘗曰:「人之不能治世者,只為此心未得其理,故私意糾棼,觸處成窒。
苟得於心矣,雖無意求治天下,而本立道生,理所必然。
所謂正其本,常事理也。
藉令悟於心,而不可以治天下,則治天下,果何以,而良知為無用之物矣。」
又說:「仕而優即為學,不必離仕求學也;
學而優即為仕,不必離學求仕也。
優者無困於心,而自得之之謂。」
又說:「禮也者,禮也,天則也。
是禮也,能視聽,能言動,能孝弟,能賢賢,能事君,能交友,可以為堯舜,可以通天地,可以育萬物,人人具足,人人渾成。
所謂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乃其體自如是,非我強與之一也。
學者不知目之自視,又為視以視之,不知耳之自聽,又為聽以聽之,不知口之自言,身之自動,又為言動以言動之,此所謂己也。
夫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苟率於己,則知識耳矣,意必固我耳矣,何天則之能順乎?」
又曰:「人之性體,自定自息;
〔大學〕之知止,〔易〕之艮,正論此理,非強制其心之謂也。
不然,既為神明不測之物,則豈人力所能束縛之,而苟其為束而縛之,則亦不可言定,不可言息矣。」
弱侯又曰:「真能知性知天,更說甚存養,盡心知性。
……翳在眼,空華亂墜。」
黃棃洲不苟同,謂:「夫存心養性,正所以盡心之功,明道〔識仁篇〕所云存久自明是也,若未經存養,其所謂知者,想像焉而已,石火電光而已,終非我有。
存養其無翳之本體,無翳方可謂之存養,安得以存養為翳。」
故朱國楨曰:「弱侯自是真人,獨其偏見不可開。」
耿叔臺在南中謂其子曰:「世上有三個人說不聽,難相處。」
問為誰?
答曰:「孫月峰、李九我與汝父也。」
論者謂弱侯「固執己見」,弱侯則謂:「論者自處於偏狹固執之地而不自知也。」
弱侯嘗與程伯子論釋氏。
程伯子言:「釋氏說道,如以管窺天,只是直上去,如何?」
弱侯曰:「否,道無上下。」
伯子言:「佛有個覺之理,可謂敬以直內矣,然無義以方外,如何?」
弱侯曰「覺無內外。」
伯子言:「佛唯務上達,而無下學。」
弱侯曰:「離下學無上達,佛說種種方便,皆為未悟者說法,此下學也。
從此得悟,即名上達。
學而求達,即掘井之求及泉也;
泉之弗及,掘井奚為?
道之弗達,學將安用?」
伯子言:「佛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如何?」
弱侯曰:「學不能開物成務,則神化何為乎?」
伯子嘗見寺僧趨進甚恭,歎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
又曰:「灑掃應對與佛家默然處合。」
弱侯曰:「世儒非不知此理,而必為分異如是,皆慕攻異端之名而失之者也。
不知天下一家,而遏糴曲防,自處於偏狹固執之習。
蓋世儒牽於名而不造其實,往往然矣,乃以自私自利譏釋氏,何其不自反也。」
伯子言:「釋氏之學,若欲窮其說而去取之,則其說未能窮,固已化為佛矣。
且於跡上攻之,如何?」
弱侯曰:「伯子未究佛乘,故其掊擊之言,率揣摩而不得其當。
大似聽訟者兩造未具,而臆決其是非,贓證未形,而懸擬其罪案,誰則服之?
為士師者,謂宜平反其獄,以為古今之一快,不當隨俗爾爾也。」
弱侯為陳策〔毛詩古音考〕作序曰:「取詩之同韻者臚列之為本證,已,取〔老〕、〔易〕、〔太玄〕、騷、賦、〔參同〕、〔急就〕、古詩謠之類,臚列為之旁證,今讀者不待其畢,將啞然失笑之不暇,而古音可明也。」
這種用許多證據來研究〔詩經〕,考訂古書之風氣,實為以後清儒考證學之先導,而為前所未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