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貨取】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2 12:47
標題: 【貨取】

貨取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貨取是用財物招致人或換取人心的意思;

 

出於〔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的學生陳臻見老師有時接受國君饋贈的黃金,有時又不收,不知道原因何在,就提出來請問老師。

 

孟子回答:「當在宋也,予將有遠行;

 

行者必以贐,辭曰:『餽贐。

 

』予何為不受?

 

當在薛也,予有戒心;

 

辭曰:『聞戒,故為兵餽之。

 

』予何為不受?

 

若於齊,則未有處也;

 

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孟子認為君子要能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在不同的情況下,就有不同的方式。

 

變通以禮義為原則;

 

在宋國時,因為將有長途旅行,宋君贈送旅費,即是後世所謂之「程儀」,是合禮的做法,因此可以接受。

 

在薛國,因為要防止小人的謀害,薛君送一些費用買兵器,也合乎禮義,因此也可以接受。

 

至於在齊國,當時安居無事,沒有需要,如果接受齊君饋贈的金子,就有違禮義,這種沒有理由、不合禮義的饋贈,等於是變相的收買,一個真正的君子是不可以讓人用財貨來收買的。

 

孟子認為君子的取與辭受之道,一定要基於禮義,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這個道理。

 

凡合乎禮、合於義的可以坦然接受饋贈,即使饋贈的很少,也要真誠感謝他的心意,不應該推辭;

 

同時也是對知禮之人的鼓勵。

 

反之,如果不合禮義,而冒然接受饋贈,就等於接受賄賂或收買,自然應該拒絕;

 

拒絕無形中也給對方一個適當的教訓,讓他知道君子行止有道,不可能受財富的誘惑而改變節操,君子在此所表現的也正是「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也有類似的看法,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同樣是說明君子把不義之財、不義之事視為過眼雲煙,毫無意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