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分析途徑】
Normative-AnalyticApprocah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規範-分析途徑預設某種基本原理的有效性,認為行為主體在某種特定情境下所採取的行為,將是符合基本原理的策略方向的行為;
因為此行為合於目的理性。
正如康普斯基(J.vonKempski)所言:「我們所採取的行動乃是情境的轉化」,而此種轉化係依據行動的基本原理。
所謂基本原理除了指行為發生的法則性之外,也包含行為主體面對各種可行方式作理性選擇時的心理狀態或信念。
規範分析途徑假設人有「經濟特質」(characterofeconomy),認為人欲達成某種目的,必然衡量所處情境,在特定的技術、價值等條件限制下,以其目的理性選擇最合乎效益的行為方案或工具。
依此假設而建立理想化行動(idealizedaction)的法則;
依此法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可能分析行為,使可觀察的行為可解釋、可理解。
在此分析架構下,意向性行為在理論上可以用很嚴格的方式來加以了解、預測和解釋。
正如經濟學藉可計量的財貨與金錢間功能關係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數學的經濟理論,以解釋行為的關係,依最大獲利原則來預測與解釋。
反對規範分析途徑者則指出經濟行為間的相互依賴性,強調不可能有嚴格的數學公式化的經濟理論,因為意向性的行為未必由純粹的基本原理推衍而出。
這也是規範分析途徑的根本問題;
因其所建構的基礎在理論層次,而非經驗層次,對於事實關係缺乏認識,故所提供的訊息未經經驗檢證,對基本原理的有效性僅是理論上的假設,在實際社會行動的分析上仍有限制。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