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教師專業團體的演進】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2 11:18
標題: 【教師專業團體的演進】

教師專業團體的演進

 

DevelopmentoftheTeachingProfess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師團體主要指由中、小學教師所組成的專業團體。

 

在教師團體演進的過程中,早期的教師團體係屬職業團體,並非專業團體。

 

教師團體歷經長期的演進,才逐漸由職業團體發展為專業團體。

 

世界各國教師團體演進的過程雖不同,但仍有其相似之處。

 

根據林清江在〔教育社會學〕一書中的看法,歐洲國家教師團體的演進,過去多存在著小學教師團體與中(公)學教師團體兩大傳統隔離的現象;

 

乃是由於各國在其發展初期,特殊的教育觀念所造成的。

 

小學是為了教育一般貧民子弟,內容粗淺,因此其教師只要受過教學技術訓練,即能勝任。

 

相反地,中學與大學關係密切,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受過充分的文化薰陶。

 

這兩大隔離現象的傳統,早已改變,像英國師範教育的許多改革,目的即在促進教師專業團體的統合。

 

很多國家小學教師的程度,亦已提升至學士程度,與中學教師相同。

 

歐洲教師專業團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兩種傳統隔離現象,雖存在於十九世紀的美國,卻已不存在於目前的教師專業團體。

 

美國在一八三○年以後設立師範學校,其性質與歐洲師範學校相同,入學條件低,而且其主要功能僅在完成學生之中等教育。

 

一九三○年時,師範學院取代師範學校,提供三至四年的課程,招收中學教育畢業的學生。

 

現在四年的學士課程已成為師資培養的通例,雖然中學教師所需的資歷較小學教師為高,但是中小學教師已在相同的教育機構中培養。

 

我國教師團體的演進,向來亦存在著中學教師團體與小學教師團體隔離的傳統。

 

清朝末年師範教育制度分為初級與優級師範兩級;

 

民國建元後改為師範學校及高等師範學校。

 

政府遷臺後,中、小學教師之培養仍嚴格畫分,師範學校培養小學師資,師範大學或學院則培養中學師資。

 

其後,師範學校雖先改制為師範專科學校,後又改制為師範學院,使小學教師團體的程度提升至學士級,然而此教師團體之演進,仍與師範大學培養中學教師團體之傳統有所區分。

 

自民國八十四年(1995)教育部開放各大學設置教育學程,以多元化方式培養師資之後,又將產生新的變革。

 

在傳統的師範院校體系之外,一般公、私立大學亦將負起師資培育的任務。

 

各大學已均可培育各級各類師資。

 

此一師資培育的新措施,將使我國教師團體的演進帶入一個新紀元,連帶亦使原先的教師團體二大傳統為之改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