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悲觀論】
EducationalPessim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育的悲觀論認為,教育所能產生的力量或影響很小,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定的,尤其是「命定論」(determinism)抬頭以後,這種悲觀的色彩更濃厚。
教育的悲觀主義並不是指從事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觀是悲觀的,而是指對教育改變的程度悲觀,因為教育工作者沒有悲觀的權利,他每天應以一顆愉快的心去面對學生。
就一般情形而言,教育理論中持遺傳論者、命定論者,就是這種論點。
英國人類學家高爾頓(FrancsGalton,1822~1911)與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Jaspers,1883~1969)二人同屬教育的悲觀論者,尤其是高爾頓,幾乎否定了教育的可能性。
教育的悲觀論者認為,因為教育的影響或作用太小,人的內在、人的性格等,都是已經形成的,所以教育的努力等於白費力氣。
至於對人的可變性產生這樣的懷疑,是依據何種觀點?
是否具有普遍性?
人透過他人的精神、道德、宗教等,有改變的可能性嗎?
德國教育家凱爾哈克爾(MartinKeilhacker)認為,教育問題是複雜的問題,沒有希望能透徹的了解。
從凱爾哈克爾的論點看教育問題,可以體會到教育問題不容易解決。
「教育悲觀與樂觀論」的名詞與理論,是德國教育家史耐德(FriedrichSchneider)在其所著〔教育科學導論〕(EinführungindieErziehungswissenschaft,1953,IntroductiontoScienceofEducation)一書中所提出。
(參見「教育無能說」)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