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武術)】
Kuo-Shu,Wu-Shu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國術」一詞是由「中國武術」簡稱而來。
歷代對中國武術各有不同稱法,春秋戰國時代稱技擊,漢代稱武藝,明清稱技藝,民初稱武術或國技。
民國十七年,由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先生提出申請,確定了「國術」一詞。
國術是我國傳統民族體育的主流,是幾千年來,我國人民用以鍛練身體與自衛的一項體育活動。
國術結合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思想,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也是優良之文化遺產。
在原始社會裡,先民為了維生與自衛,藉由徒手或武器與野獸甚至同類相互搏鬥,這便是國術的起源。
隨後,先民汲取了防衛、搏鬥的特長,以及自然界的現象、動物走獸的意象等,經過長時間經驗、智慧的累積與融合,創造了包羅萬象的各類拳術,也發展衍生成不同的流派,如螳螂拳、彈腿、洪拳、鶴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容十分豐富。
國術於技術層面上包括拳術與器械(刀、槍、劍、棍等),其本質是以技擊為主,以踢、打、摔、拿、擊、刺等動作為基本素材,運動形態則概分為基本功法、套路(套子)與對抗三種。
套路運動是依據攻防原則,將各個著勢按一定順序編排成一套完整的組合,以供演練;
對抗性運動則是二人按一定規則,運用各種技擊方法進行直接的身體對抗。
目前國內的國術比賽項目,區分為拳術、器械、擂臺、推手等項目,前二項為套路形態,後二項為對抗形態。
國際比賽方面,於一九九○年北平亞運始將武術(大陸地區稱國術為武術)列入正式競賽項目,其後,一九九三年上海東亞運、一九九四年廣島亞運,均列有武術競賽項目。
競賽方式均為套路形態,競賽內容包括長拳、短兵(刀、劍任選一項)及長兵(棍、槍任選一項)、南拳及太極拳等三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