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動物心理學】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2 07:12
標題: 【動物心理學】

動物心理學

 

AnimalPsycholog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動物心理學是應用觀察與實驗以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

 

研究的理論根據導源於哲學中的二元論;

 

確定於進化論,從而引起觀察動物行為,以視其有無與人類行為近似的跡象。

 

觀察的起點是認為人是動物中的一類,從觀察動物行為或者可以發現人類基本的行為痕跡。

 

初起時在「動物行為」(Ethology)的領域中,後又成為「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Psychology,參見「比較心理學」)。

 

動物心理學開始時含有對神人同性觀點的反對因素,只取「同性觀點」將人下推至動物性方面,根據非系統觀察之所見,例如蜘蛛結網,顯示此種昆蟲具有如人類般的智慧;

 

又如警犬協助捉拿罪犯,具有類似人的義務感。

 

此後對動物的研究,側重「本能」與「智力」,認為動物界中如鳥類選擇築巢之處及哺育幼兒屬於本能行為;

 

而柯勒(W.Köhler,1887~1967)的猩猩實驗,則認為動物在思想活動中,有了解意義而頓悟的表現。

 

又經觀察動物受傷時,其同類相助的現象,認為動物也有人類般的同情心。

 

至於達爾文(C.Darwin,1809~1882)十九世紀所觀察的動物情緒,也常是研究情緒者的援引資料。

 

到施金納(B.F.Skinner,1904~1990)的研究出現,不但將研究結果用於解釋動物行為,而且用來印證人類的學習。

 

由對動物行為的研究,邁爾(N.R.F.Maier)與史耐納(T.C.Schneirla)發現動物行為有與生俱來和後天獲得的二類,以此印證電腦的作業,後世之指定的作業猶如天生的活動能力;

 

在特殊狀況下的實際活動,則是由貯存資料而發揮的功能,猶如獲得的一般。

 

這種情形,導引晚近學習心理中,用電腦作業的程序,做為教導或解釋學習行為的依據,是以機械為師,卻可回溯至動物心理學的研究。

 

動物心理學自出現迄今,頗有貢獻,但批評者以為人類精神方面的特徵,如語言、宗教、藝術等方面,在動物界尚無顯著的發現。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