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明】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浮明」是清代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的哲學用語,意指缺乏真實感受的認識或知識。
儒學傳統認為,真實之知並不是單純的感官經驗,而是一種有實在感受的知識,也就是經過深刻思辨,而賦與其價值,體認其意義,進而確立對待它的合宜方式,這樣的知識才是與自己相關聯的真實知識。
王夫之指出:這種真實之知是來自於心之誠和耳目感官之明。
所謂誠,是指心靈本質的充分發展,既包括清明精確的認識力,也包括懇切真實的關注意向。
心極誠,而引導耳目知覺,便能得到真實知識。
若是心不誠,只憑感官去認識,用之於自然最多只能得精確的物象,而沒有真實的關聯感;
用之於人倫,最多只能辨析一些倫理規範,而缺乏真實的情意。
這些都叫做「浮明」,表面上好像明瞭一些事理,其實是與自己不相干的、浮淺的知。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