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教學模式】
IndividualizedInstruction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個別化教學模式」適用於大學生,其理念和部分作法,雖然和精熟教學模式相似,但最主要的差異在於:精熟教學主張由教師進行團體教學,且學習進度由教師決定;
個別化教學主張由學生根據教材個別學習,且學習進度由學生自行決定。
個別化教學以美國學者凱勒(F.S.Keller)所提倡的個別化教學系統(personalizedsystemofinstruction)較著名,其作法主要有七項:1.學習材料: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因此,開學之初即應準備妥指定閱讀的教科書、學習指引和作業。
學習指引是學生自學的重要指引,內容包括各單元的學習目標、教材內容的分析及練習題等。
2.單元考試和成績評量:教材細分成若干單元,每一單元皆有評量考試,且設有精熟標準(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百的精熟度)。
單元考試是屬於「形成性評量」,除此之外,學生還參加期末考試,屬於「總結性評量」。
凱勒規定期末考試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百分之二十五,其餘百分之七十五為單元考試或其他指定作業的成績。
總成績的評定採標準參照方式,當學生的表現符合教師原先設定的標準時,其成績都應相同。
3.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速度:每位學生按自己的能力、時間,決定學習的進度。
因此,每位學生精熟各單元所花的時間各不相同。
4.精熟標準:每個學生學完各單元後,必須參加單元評量,達到精熟標準者則進入下一單元;
未達到精熟標準者,就必須重新學習原單元教材,再接受該單元的評量。
5.立即回饋:設有助理批改每次單元考試,並立即告知通過與否,如果通過學生可獲得立即的增強,如未通過則告知正確答案。
6.設有助理:設有助理,一方面在評量後立即回饋學生,告知通過與否,另方面提供學習指導。
通常是由曾經修習過該科的學生或是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擔任。
7.講述和討論:一學期中安排若干演講或討論會,主要用以激勵學習動機,而非實際授課。
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但不列入考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