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守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民國二十四年(1935),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將傳統的「禮、義、廉、恥」四維,及國父所重視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和「智、仁、勇」三達德結合起來,成為十二個德目,定為〔中國童軍守則〕;
民國二十七年,教育部將這些守則定為〔青年守則〕。
其條文如下:一、忠勇為愛國之本。
二、孝順為齊家之本。
三、仁愛為接物之本。
四、信義為立業之本。
五、和平為處世之本。
六、禮節為治世之本。
七、服從為負責之本。
八、勤儉為服務之本。
九、整潔為強身之本。
十、助人為快樂之本。
十一、學問為濟世之本。
十二、有恆為成功之本。
這些條目所強調的是傳統的美德,中等學校以上在週會時要全體朗誦以上條目,以期能牢記在心。
在實施的策略上,仍是希望借由經常的提醒和力行,能養成習慣。
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將這些傳統美德,整理為較淺顯易懂的訓條,實在有其用心良苦之處,這必須從當時抗日的背景來了解。
自從滿清末年,中國在帝國主義的船堅砲利攻擊下,節節敗退。
從民國二十七年起的抗日戰爭可說是關係著民族的存亡,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深信,唯有以傳統的道德才足以抵禦外侮,所以他說:「這〔青年守則〕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固有道德精神,有了這個道德,才可以算是一個人,才可以創立一個國家。」
在這民族存亡之秋,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可說是一體的。
就內容而言,當然是偏向以對團體、國家服從的美德,個體的自主性未受鼓勵,因為個性和群性的發展雖非完全相對立,但仍常會有不相容之處。
在當時的環境下,守則的內容就無可避免的,偏向對既有規範的遵守,尤其在解釋上所引用的例子,都反應了對國家的維護。
如「禮」從「規規矩矩的態度」引申到與戰爭有關的「嚴嚴整整的紀律」,「義」從「正正當當的行為」,引申為「慷慷慨慨的犧性」,「恥」從「切切實實的覺悟」變成是「轟轟烈烈的奮鬥」,這些解釋都必須從時代背景來了解。
但是把「義」解釋為「服從為負責之本」,「廉」為「勤儉為服務之本」,「恥」為「整潔為強身之本」似嫌牽強。
另一方面,把這些傳統的美德等量齊觀,難免也會把他們的優先順序混淆了。
例如把傳統上最重要的美德「孝」列在「忠」的後面就與時代要求有關,但與其他德目並列,軌不容易看出其重要性,及與其他德目之間的關係。
〔青年守則〕有其時代背景,任何德目都應因不同時代的要求而有所偏重,青年守則所反應的是抗戰的背景,這對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無法切身體會。
宜再配合今日的環境,除了要求年輕人遵守規範外,更應鼓勵他們自發、自律、向上的精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