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所提出的重要學說之一。
據陽明弟子錢緒山說:陽明先生居貴陽時,首先教學生的是「知行合一之說」(見〔王文成公全書‧刻文錄敘說〕)。
據〔王文成公全書‧年譜〕,明武宗正德三年,陽明三十七歲至貴州龍場,大悟格物致知之旨,知聖人之道,本性自足,不應求理於事物。
次年因提學副使席書問學,開始論知行合一之說。
席書大有所悟,於是聘請陽明主講貴陽書院。
後來陽明弟子徐愛不明知行合一之說,曾請陽明教誨,此段問答見〔傳習錄上卷〕。
陽明有鑒於世儒為學,先求知後求行,以至終身不行,終身所知也不切,故倡知行合一之說,正是對症下藥,其立言宗旨乃是勸人力行。
若知得宗旨時,即使說知、行為兩個也不妨,其實只是一個,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一般人把知行分作兩個,有一念不善,認為是「知」不是「行」,便不去禁止。
因此陽明特別指出知行合一,要人明白一念不善,便是「行」了,進而把不善的念頭克除。
知、行可以分別來說。
雖有分別,並非有先後,乃是合一並進。
〔大學〕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陽明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
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箇心去好。」
(〔傳習錄上卷〕)陽明以意念即是行為的開始,好惡是意念,即屬於行。
知好色的知,與好好色的意(行之始),雖可以分別說,但卻是同時發生,所以是合一並進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如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是一件事的兩面說。
行的明覺精察便是知;
知的其切篤實便是行,原來只是一個工夫。
如稱某人知孝,必是他已能行孝,才稱他知孝,並非他只曉得說孝,就可稱知孝。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之知。
陽明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去做,全不思考省察,只是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才行得對。
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思索,全不著實躬行,只是揣摸影響,所以必說個行,方才知得真。
所以知行分開說,是補偏救的說法。
事實上知行是由兩面說一個工夫。
如孝而不能行孝,此是被私意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
如無私意隔斷,知孝必能行孝。
而世儒於心外求理,以為窮理格物不包含行,所以知行分為兩截,支離決裂,聖學不彰。
去除私意,即知即行,就是致良知。
可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與心即理、致良知說,可以互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