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武王即位,周公隨武王伐紂,既克殷,封於曲阜為魯公;
不就,留佐武王。
武王有疾,公乃告於太王、王季、文王,藏其策於金縢匱中。
成王立,公攝政當國,管叔放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成王)。」
公乃避居東都,作〔鴟鴞〕之詩以貽王,天大雷電以風,邦人大恐,王啟金縢之書,得公代武王之說,乃逆公歸。
公營成周雒邑,遂國之,王賜天子禮樂,以褒公德。
我國傳統有道統之說,近人陳立夫曾說:「堯法天以成其大,而以『允執厥中』傳諸舜;
舜以大孝著稱,而以『人心惟危,道心(仁)惟微,惟精惟一(誠),允執厥中』傳諸禹;
禹以至『誠』不息公而忘私之精神,使洪水平;
湯執『中』;
文、武施『仁』政於民,以示範於後世;
周公為文武全才,外膺夷狄,內修禮樂(德教),為國家奠統一之基業;
及孔子而集吾國文化之大成,以『誠』、『仁』、『中』、『行』為立教之中心,成為數千年來吾民族之道統。」
所謂「道統」,即我民族生存之道;
我民族向來均珍惜此一道統,使之發揚光大,此乃我國文化能一脈相傳永久生存,而其他文化多中途而斬的根本原因。
故政統可斷,道統絕不可斷;
士君子以衛道為天職,以身行道,為民表率。
我國道統及文化,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傳,而孔子集其大成;
其中周公在道統中實居關鍵性的地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