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行為主義學習論者將學習歷程解釋為制約作用(或條件作用),係指學習是個體處於某些條件限制之下所產生的反應。
也就是說,最初某一刺激並不能引起某種固定反應;
經過制約作用之後,就會在該刺激出現時做出該固定反應。
因此行為學習論(也稱刺激反應論)將個體學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係的聯結。
制約學習又分為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二類:古典制約之形成繫於以下四個變項:(1)非制約刺激(或無條件刺激):指本來就能引起個體某種固定反應的刺激,如引起唾液分泌的食物;
(2)非制約反應(無條件反應):指由無條件刺激原本即可引起的固定反應,亦即由食物所引起的唾液分泌;
(3)制約刺激(或條件刺激):指原來的中性刺激,即與食物相伴或稍前出現的鈴聲;
(4)制約反應(或條件反應):指制約作用形成後由制約刺激引起的反應,亦即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
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P.Pavlov)認為人類與動物可以學習對環境的一些刺激作自然的反應,因此以狗的消化作用設計古典制約,建立一種「制約刺激」與「制約反應」前所未有的新聯結(參見「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為施金納(B.F.Skinner)所倡導,強調只要就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自發性的多個反應中,選擇其一施予增強,就能建立刺激聯結的歷程。
此種制約作用中,個體學到對某刺激做固定反應,一開始就非由該刺激所引起,只是個體操作其環境時所表現的自發反應之一,故稱之為操作性反應(參見「操作制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