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期與社會〕】
[ChildhoodandSocie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兒童期與社會〕為美國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及教育家艾利克森(ErikH.Erikson)所寫的一本名著。
〔兒童期與社會〕第一次發行於一九五○年,共印刷了十五版;
一九六三年該書第二次發行時,共印刷了十三版,流傳之廣,可見一斑。
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兒童期與社會生活的形態;
第二部分介紹美國印地安人部落社會中的兒童;
第三部分說明自我生長的過程。
〔兒童期與社會〕一書,其立論的基本論點為:兒童期的個人經驗,深深地影響或決定了個人以後人格發展的狀態。
兒童期的個人發展,奠定了成人期的人格狀態,尤其是兒童期個人生理的、心理的及社會的各項因素,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艾利克森了解到,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有其生物的基礎,因此,他在方法上應用了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方法,以期探究從兒童早期的自我認識,如何發展到自我的社會認識。
艾利克森畢業於維也納大學心理分析研究所。
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曾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結識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Benedict)及米德(MargaretMead)諸人。
由於人類學家對他的影響,因此在此書的第二部分,他對美國印地安人兒童的發展與兒童的教育,作了一個歷史分析與比較的研究;
同時也討論了印地安人兒童對美國社會文化的適應問題。
此書在研究的方法上,採取了個案研究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艾利克森在第一部分以一個名為山姆(Sam)的兒童期行為失常為一個案,研究並探討了山姆類似癲癇性行為發作時的狀態以及行為失常的原因。
他的理論是兒童失常行為的發生,必須從兒童個人生理、心理及社會等關聯的複雜狀態中探求。
以山姆為例,山姆的癲癇性行為之發生與其個人所經驗到的祖母死亡及個人目睹小動物之屍體等,息息相關。
在討論到印地安人兒童教育的實際情況時,艾利克森結識了印地安人吉米(Jim),並且親自訪問了吉米的住處,結識了吉米的家人、鄰居、兒童,從實地觀察當中,使他了解到美國印地安人兒童,在拋棄原有文化而投入美國主流文化時的難以適應的問題。
艾利克森於一九六三年進入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CenterfortheAdvancedStudyintheBehavioralSciences)。
他以兒童遊戲及兒童病理學的研究方法,期望找出兒童自我發展的規律,並了解兒童生理發展不同階段與社會制度間的密切關係。
艾利克森在書中以德國希特勒(Hitler)的幼年期及青少年期的家庭生活、父母關係、自然環境、政治狀態、社會情境、國家現狀等,剖析希特勒人格發展上的各個特性。
總之,此書所引證的個案與分析的論證,均在指出兒童期的個人經驗是與其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諸情境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兒童期的發展必須注意到父母、家庭狀態、社會情境等對兒童發生的效應。
艾利克森除了〔兒童期與社會〕一書外,他尚著有〔年青人路德〕(YoungManLuther,1958)、〔領悟與責任〕(InsightandResponsibility,1964)、〔同體:青年與危機〕(Identity:YounthandCrisis,1968)、〔甘地的真理〕(Gandhi'sTruth,1969)、〔新同體的深度〕(DimensionsofaNewIdentity,1974)、〔尋找共同基礎〕(InSearchofCommonGround,1973與H.P.Newton及K.T.Krikson合著)等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