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說】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性三品說」最初由漢儒董仲舒提出,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他認為上下兩等人的性,不能名之為性,惟中民之性,乃可名性。
他又認為人性並非本善,必待教然後能善。
他說:「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後能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
因為萬民的性,有待外加的教育才能夠善,所以善應該屬於教育的範疇,而不當屬於性的範疇。
他又說:「性如繭如卵,卵待覆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
又說:「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民受未能善之性於天,而退受成性之教於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為任者也。」
在人性論方面,董仲舒欲調和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認為人性是「天」創造人類時所賦予的先驗的材質,是可善可惡的,即使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也要通過人為的教育,才能成為善。
所以他說:「名者,性之實,實者,性之質,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
米與善,人之繼天而成於外也,非在天所為之內也。
天所為有至而止,止之內謂之天,止之外謂之王教。
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質而未能為善也。
豈敢善辭,其實然也。
天之所為,止於繭麻與禾,以麻為布,以繭為絲,以米為飯,以性為善,此皆聖人之所繼天而進也,非性於質樸之能至也,故不可謂性。」
又說:「善與米,人之所繼天而成於外,非在天所為之內也。
天之所為有所至而止,止之內謂之天性,止之外謂之人事。」
至東漢王充論性,亦把人性分為三種,他在〔論衡‧本性篇〕中說:「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也;
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也;
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荀反經合道,則可以為教,盡性之理則未也。」
他又在〔率性篇〕中指出:「人之性善可變成惡,惡可變成善。」
因此他重視教化作用,認為「在化不在性」,「在於教,不獨在性」,「善則養育勸率,無令近惡,惡則輔保禁防,令漸於善」。
故說:「夫中人之性,在所習焉,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
後韓愈論性,亦主性三品說。
他在〔原性篇〕中指出:「性也者,與生俱生也。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也而已矣;
中焉者,可導而上下者也;
下焉者,惡焉而已矣。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惡,揚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惡混。
夫始善而進惡,與始惡而進善,與始也混而今也善惡,皆舉其中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又說:「上之性就學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韓愈的性三品說,直接承襲自董仲舒,皆可說是孟子與荀子人性論的修正與補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