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宗教心理學】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1 00:29
標題: 【宗教心理學】

宗教心理學

 

PsychologyofRelig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宗教心理學目的在運用普通心理學的原理或原則,探討個人信仰宗教的淵源與變化,並研究信仰行為或宗教經驗,和社會環境、個人性格、背景、心理健康與道德偏愛等課題的關係。

 

在應用領域方面,則有牧靈諮商(pastoralcounseling)等宗教途徑的心理治療。

 

除了哲學思辯方法外,宗教心理學探討問題的主要途徑有:量化分析、個案研究、實地研究、歷史與傳記資料分析等。

 

不過由於信仰、信念、自我奉獻與改宗異教等行為,不容易確切的界定與測量,宗教心理學的科學發展一直很緩慢。

 

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宗教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很普遍,不但佛洛依德(S.Freud,1856~1939)、容格(C.Jung,1875~1961)、阿德勒(A.Adler,1870~1937)、詹姆斯(W.James,1842~1910)等人,對於宗教心理有深入的探討,美國心理學會的第一任會長霍爾(G.S.Hall,1844~1924),更運用科學方法研究有關的現象,並創辦了〔宗教心理學期刊〕(JournalofReligiousPsychology)。

 

後來因為行為主義心理學大行其道,宗教心理的研究,沈寂了五十年左右,然後才逐漸的復甦,並真正發展成為心理學的一門專業。

 

雖然宗教心理學家希望他們的研究結果,能普遍推論到全人類的宗教信仰經驗,但往往只能適用於解釋西方主要宗教信徒的行為。

 

人生存在這奧妙的天地間,身心靈受著萬物的滋養及上蒼的眷顧,在其緩緩延展的生命軌跡上成長與領悟生命、在宇宙的大圓融中發展個體生命的小圓融。

 

這一過程是神聖的、是生命必經的自然過程,而當然地,其中也充滿了誘惑與挑戰。

 

人需要不斷地自我探索、自我認識及反省個人在「對己」、「對人」、「對物」及「對神」各方面的態度與關係才能讓生命豐富而有意義。

 

每一個人生來都是一個完善的整體,在其靈魂深處蘊含著無窮的寶藏待其探索與開發。

 

人的一生中所應致力的是,在其與生俱來的完整人格雛形上,盡力去發展其多樣性、連貫性及和諧性(容格,1964)。

 

然而,人這獨立個體的成長不能僅靠己力完成;

 

他必須與神、與他人、與萬物配合、共融,才能讓健康的「我」呈現。

 

基督徒信仰的兩大主要誡命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路加福音十:二十七)。

 

佛家亦認為「每個生命都包含著整個宇宙。

 

個人的與宇宙的心靈不能分離」(江亦麗等,1992)。

 

人與萬物有其相關性與互通性。

 

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神這三種關係密切且互為影響。

 

一個人愈認識自己、愈接納自己,相對地也較易接納他人、與他人有較好的互動關係,而這樣的關係也更幫助人懷有感恩(感謝上蒼)與惜物之心。

 

一個對上蒼敬畏、虔誠禮天的人,常較有悲天憫人之心,能對人、對己、對物懷有慈心。

 

反之,一個不喜歡、不滿意自己的人,較易挑他人毛病、怨天尤人。

 

他與他人及世界間較常存有一種緊張或衝突的狀態。

 

因此,宗教心理學主要在幫助人從不同的角度探究他生命中的諸多關係及關係系統中的質與和諧度。

 

現代社會在物質化與科技化的影響下,事事求快與方便。

 

然而,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像陀螺般盲目亂轉,無暇細聽自己內心的呼聲、尋覓生命的正確方向。

 

人與人間身雖近,心卻日疏;

 

人際關係停留在表面,失去了昔日農業社會時的真誠與純樸。

 

科技的發展讓人自豪而誤以為「人定勝天」、可以做自己的神而讓世界隨人意而運轉。

 

自然生態慘遭破壞便是在人類為利己而役物的心態下產生的結果。

 

事實上,人的天賦創造性雖可發明許多東西來「征服」自然,但神在宇宙間的存有與超能力卻是人類的尖端科技永不能征服的。

 

而且,人心最深處對神的渴望永遠存在,此種渴望除了神本身外,沒有任何事物可滿足它。

 

自二十世紀初以來,許多心理學家即發現,再精湛的心理分析或行為改變技巧也難解決人心靈深處所面臨的根本問題:人與神的關係(容格,1933)。

 

當人們沈溺於理性至上、科技萬能的夢幻中而忽視自己內在的心靈狀態時,精神虛空及混亂的病狀就出現了。

 

宗教心理學從人的經驗出發,幫助人更深地去探索內在的心靈世界、聆聽靈魂深處與神、與天地萬有相通的聲音,建立健康的對己、對人、對神的關係,做一個心靈自由的健康人。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