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資源模式】
SystemResource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系統資源模式」視組織為一開放系統(opensystem),與環境經由資訊及能源的相互交換而相互依存。
因此,組織的效能即代表組織能在環境中獲得有利的談判地位,並利用此有利的談判地位獲得有價值的資源。
此種組織效能的概念排除以某一特定目標做為組織效能的最高準則的觀點,而注重繼續的、永不止息的行為互換過程,以爭取環境的資源和支持。
何伊(M.K.Hoy)和密斯科(C.G.Miskel)認為系統資源模式有兩項基本假定:(1)組織是一個具有「制度」、「團體」、「個別成員」等三層面的社會系統;
利用外在環境的資源,並透過回饋路線,藉以了解外在環境的需求和反應,做為評量組織效能的基礎;
(2)任何組織不管其規模的大小,所面對的需求都非常複雜,因此,不可能用少數幾個組織目標來界定組織效能。
根據上述兩個基本假定,可以發現:愈有效能的組織,愈重視資源的取得,並避免外界不當的壓力;
同時,組織領導者必須注意個別成員與組織整體的和諧性,以確保個別成員能夠團結一致地爭取外界稀有資源。
職是之故,系統資源模式用以評量組織效能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效標,即是組織內部的一致性(internalconsistency)。
其次,如果組織領導想要確保個別成員和組織整體維持和諧一致的關係,則組織領導者必須努力滿足個別成員的需求;
唯有適度滿足個別成員的需求,個別成員才肯繼續留在組織,為組織獻力。
是故依據系統資源模式的觀點,要評鑑組織的效能,除了要看組織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組織內部的一致性之外,還要視成員需求的滿足程度而定。
系統資源模式有三個特色值得借鏡:(1)重視組織的動態性和開放性;
(2)強調組織效能的描述與評量,應該考慮組織在適應、維持及轉化過程中,所有重要功能的屬性;
(3)強調組織效能指標的完整性,但也允許個別指標的彈性處理。
唯系統資源模式運用在學校組織時,可能會由於過度強調投入(input)的功能,而影響到產出(output)功能的發揮。
也就是說,如果學校組織只注重資源的取得,很可能就會影響學校其他功能的運作,例如在目前美國許多大學為了增加學費收入而大量超收學生,結果便危及該等大學的學生素質和課程品質。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