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的欲望】
Wissen-gierde,DesiretoPursueKnowledg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最早認為人有求知的欲望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認為人有知、情、意,而把知識的追求擺在第一位。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受其影響,認為人類學的研究,要從知、情、意入手,並認為研究人類學可以獲得世界知識。
到了現代,瑞士教育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Portmann)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人的表象,最重要的是人有求知的欲望,而求知的欲望也是人的進化的根源。
波特曼認為求知的欲望成為人的改變的前提,因為在原始時,他的創造是基於好奇,又由於好奇而創造了新的社會形式;
在新的社會形式中,人有新的生活形式。
人的生活形式特殊的性質是對環境的體驗,而體驗是靠精神來把握。
求知欲望的過程包括三階段:(1)好奇:產生了追求知識的動機;
(2)創造:有了知識以後,產生創造的衝動;
(3)愉快:獲得知識以後,有成就的滿足,產生喜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