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汝〕】
[IandThou]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我與汝〕(IandThou)是當代著名宗教哲學家馬丁‧布柏(MartinBuber,1878~1965)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此書一九二三年於德國萊比錫(Leipzig)出版,一九三七年譯成英文;
是布柏「對話哲學」(philosophyofdialogue)的成熟之作。
在此書中布柏提醒人們應以互為主體的「我─汝」(I-Thou)關係作為人類關係的所在,此觀點對於後來的神學、倫理學、哲學、教育學等各方面均有深遠的影響。
布柏對話哲學的發展,始自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這本著作可說是布柏對話哲學的成熟。
布柏寫作此書始於經驗而非抽象的概念,其起點既非形上學,也非神學,而是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anthropology);
這種研究哲學的方法也使布柏被視為當代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思想家之一,不過他與馬色爾(G.Marcel,1889~1973)、羅森威(F.Rosenzweig,1886~1929)等人對於「關係」(thebetween)的強調卻與其他存在主義者對於「存在主體」(existentialsubject)的重視顯著不同。
在內容方面,全書共分為三卷,第一卷在說明世界的二重性與人生的二重性;
前者指「汝」之世界與「它」(It)的世界之對立,後者指「我─汝」(I-Thou)人生與「我─它」(I-It)人生的對立。
第二卷則討論「我─汝」與「我─它」在人類歷史及文化中的呈現。
第三卷闡釋「永恆之汝」(eternalthou),即神與人的關係。
在第一卷中,布柏認為人置身於二種世界中,所以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方面人居於「它」的世界中,為了生存及需要,必須把周圍的存有者,包括其他的人及生靈萬物,當成是與「我」分離並對立的客觀對象,如此才能使「我」獲得關於他們的知識,並為「我」所用;
這就是一種「我─它」的關係。
除了「它」的世界外,人也居住於「汝」之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人與其他作為存有者的「汝」邂逅(encounter),邂逅時的「我」不再只是某一經驗和應用的主體,「汝」也不再是處在某一時空中的某一物。
「我」與「汝」不是分離的,「汝」就是整個世界、生命甚至神明,「我」與「汝。
的邂逅是以全部生命去面對「汝」的光華與痛苦。
布柏以為,人生的二重性就在於人必須居住於「汝」的世界,但也必須時時返回「他」的世界,這是人的真實處境,人必須時時反抗、超越自身的限制,這正是人的偉大之處。
在第二卷中,布柏反對兩種超越(transcendence)觀,一是用至大無外的永恆宇宙來吞沒整個人生,讓個體透過把自身的有限性投入到宇宙的無限過程來獲得自我超越,以實現不朽;
另一是把「我」擴大來吞沒宇宙及其他存有者,把居於無限時間流程的宇宙當作「我」的自我完成的內容,由此鑄成「我」的永恆。
這兩種超越觀,前者將價值與超越指向了人類之外的宇宙,使個體喪失了道德主體性,特別是「愛」在其中毫無意義;
後者將價值與超越指向主體之內,使道德失去絕對性,所有的自我犧牲都只是自我滿足的另一種形式。
第三卷中,布柏進一步闡釋了價值與超越呈現於「關係」之中,呈現於「我」與宇宙其他存有者的「關係」。
唯有在關係中,才能把人引入崇高的神性世界,才能使「我」與「你」同時昇華、超越自己。
布柏在本書中藉著對於世界及人生二重性的闡明,進一步說明了宗教哲學中核心概念,即超越的概念,也澄清了基督教中愛的根本精神。
更重要的是,他對「我─汝」關係的強調,對於教育的啟發之處甚多,包括:(1)在師生關係方面,教師與學生在「我─汝」關係中都是主體,享有互惠的情感、知識交流,而非教師以學生為客體。
因此學生不應屈從於教師的意志與僵化的教材和教法,教師也不應強迫學生接受不合人性的知識。
(2)在教學方面,教師應盡量與學生對話,引導學生進行真實的討論,讓學生能主動地追尋具有深度的真理,而非單方面地要求學生採納教師的解說。
(3)在教材方面,教師在評論學科價值時,應重視那些個體能在其中找到自我實現機會的人文學科,如歷史、文學、哲學與藝術等。
此外,真實人生意義的探索,包括死亡問題在內,教師也不應在課堂中規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