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克己是儒家主張的道德修養方法。
〔論語.顏淵〕載:「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曰:『請問其目』。
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穎達疏注:「復,反也。
身能反禮則為仁矣。」
視、聽、言、動都是指各種行為,透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使行為合乎道德規範就叫「克己復禮」。
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特別強調「制於將然」及「防於未然」的引導,而不是「遏於已然」的行為懲罰。
因此就深層意義來看,克己的修養應如〔易經〕損卦所說:「君子以懲忿窒欲。」
因為「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惡則不得其正。」
按今日心理學之術語來說,「忿」指各種情緒的不當表達,「欲」指本能需求的任意發洩;
儒家所稱克己並不是違反自然,要人刻意壓抑欲望與情緒之謂,而是要使其宣洩合乎道德規範(禮),這樣才能達成和諧的人生、和諧的社會(仁)。
為什麼儒家特別注重省察、克己的修養呢?
宋儒朱熹說:「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
是朱子以「存天理,去人欲」為克己復禮的目的和理由。
明代王陽明則秉承孟子性善之說,明白指出「致良知」的重要性。
〔傳習錄〕載:「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曰:人若真實切己用工不已,則於此心。
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天理、私欲終不自見。」
人人雖有至善的本性,但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各種私欲、情緒或態度作用很容易為外界環境刺激所誘發,而形成惡習惡行。
所以必須經常自我省察、自我克制,並以禮義等道德規範加以約束,則本然至善的道德良知才不會遭到蒙蔽,也才能進而自然流露為行為的最高準則。
這種強調「防於未萌之先,先於方萌之際」的道德教育方法,與啟發道德良知的道德教育原則,實為儒家對道德教育的最大創見與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