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司崔徹(Strecher)等人曾對班杜拉(A.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作了簡明扼要的解說;
在班氏的社會學習理論中,主要以誘因(incentives)、結果預期(outcomeexpectations)、自我效能等概念及解釋行為。
這些概念中又以自我效能和健康教育有較密切的關係,因為自我效能在行為的改變及維持方面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自我效能在健康教育的研究及實踐中愈來愈受到重視。
班氏認為,行為的改變和維持會受到結果預期及效能預期(自我效能)的影響。
結果預期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某項行為會導致某種結果的預估;
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的執行某項行為的能力之預估。
這二個概念是有必要加以區別的,因為個人可能相信某項行為會導致某種結果,但未必認為自己有能力來執行某項行為。
例如有人相信戒菸可帶來許多好處,但未必相信自己能把菸戒掉。
在此要強調的是這二個概念都是反映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及某項行為會導致某種結果的信念,而不一定是指真正影響行為的能力。
另外,有必要了解的是自我效能這個概念是指個人相信自己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能成功的執行某項特殊行為的能力之信念,這意味著個人的自我效能會依個人所面對的問題之不同而不同,如有人對戒菸具有高自我效能,但對從事規律運動卻具低自我效能,因此,自我效能並不是一種人格的特徵。
班氏認為自我效能會影響多方面的行為,包括(1)習得新行為(例如,有性活動的青年人學習使用特別的避孕器具);
(2)抑制既有的行為(例如,減少或停止吸菸);
(3)消除抑制的行為(例如,心肌梗塞發生後,重新開始性生活)。
自我效能也會影響個人是否願意面對困境、因應問題的努力程度以及個人面對障礙的持久度,最後自效能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思考型式等。
因此,如何幫助個人提升自我效能的預期對健康教育人員而言是件重要的挑戰。
班氏認為個人自我效能的建立可透過對下列四種訊息來源的評估而定:1.行為表現的成果(performanceaccomplishment)︰由個人親自行動所獲得的成功經驗,是自我效能最可靠安定的來源。
一般而言,成功的經驗可增強自我效能;
失敗的經驗則會減弱自我效能。
2.替代經驗(vicariousexperience):自我效能的另一個來源是替代經驗;
自我效能的建立不一定要透過直接經驗,由觀察學習別人的行為亦可產生學習的結果。
3.言語的說服(verbalpersuasion):言語的說服常被用來改變行為,也是健康教育活動中常用的策略之一,這種方法簡單又方便。
方法是反覆透過說服性訊息的訴求,使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過去曾經受挫的問題,不過靠這種方法所引發的自我效能相當的不穩定,當面臨困境時,很容易消失無蹤。
因此,言語的說服在行為的改變上只能做為暫時的輔助手段。
4.情緒激發(emotionalarousal):激動的情緒也是判斷自我效能的重要線索,有部分的人在威脅的事態下,從臉紅、心跳加速等生理的反應會減弱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這個概念近年在國外已被廣泛地應用在預測及改變許多促進健康的行為上,例如戒菸、戒酒、體重控制、運動行為、避孕行為等都得到良好的成效,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有待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積極投入研究,以促進國民身心健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