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老子】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0 08:17
標題: 【老子】

老子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老子據〔史記〕本傳載:「老子者……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

 

生死年月不詳。

 

又載:「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

 

胡適認為「大概孔子見老子在三十四歲與四十一歲之間,老子比孔子至多不過大二十歲。」

 

由此推論,老子出生當先於孔子。

 

老子曾為周守藏室之史,東周以後,封建制度瓦解,紀綱廢弛,學說紛歧,百家爭鳴,互相攻訐,老子就受了當時時勢之刺激,乃提出他的主張,老子思想之代表作,即世稱之〔道德經〕。

 

老子的思想,以無為為體,從自然主義出發;

 

他反對當時的封建社會,也反對當時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組織,他揭露禮教的虛偽和人類文化的弱點,主張回復到原始的自然社會。

 

由於他要排除物質欲望,探求最高的精神生活,故提出「寡欲」與「絕學」的主張,如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他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故主張「絕學無憂」。

 

在人格教育方面,老子要天下人之心皆保持赤子之心,保有嬰兒的天真,因此他說:「含德之厚,比如赤子。」

 

又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在人倫教育方面,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發展變化的情況,觀察了社會歷史與政治方面的成與敗、存與亡、新與舊、福與禍等對立物的雙方面相互關係,認為宇宙間事物的變化,有一些通則,亦即事物內部所具有的一種辯證規律。

 

他指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認為禍是造成福的前兆,而福中又隱含有致禍的後果,在某種條件下福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所以說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他又說:「反者,道之動」,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是道的運動;

 

這種變化,不是由於外在的原因,而是事物自身就包含著它反面的因素。

 

此外,他尚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又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又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柔弱勝剛強。」

 

這些話都含有反面教育的意思,且有深刻的哲理。

 

他也主張行不言之教,尊重人的自然發展,一切順乎自然。

 

在民生教育方面,老子認為不僅要使人民「實其腹」,還要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是老子所構想的純真社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