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有生於無】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0 07:53
標題: 【有生於無】

有生於無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有生於無是宇宙萬有都來自無形虛寂的意思,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凡事必有因,天下萬物皆因實有根源而存在,實有根源則起於不可見、不可名的虛寂道體,也就是「無」。

 

這裡「無」不是空無,而是〔道德經〕第一章中「無名天地之始」的「無」。

 

「無」是「道」隱而不顯,含藏一切可能性的沖虛狀態,「有」則是「道」具體實現,成為創化之資的實有狀態。

 

所以可說「有」、「無」是「道」的對立狀況,二者或相反相成(見「有無相生」),或在存有次序(ontologicalorder)上有先後之別:「無」先於「有」。

 

老子認為「道」先天地生,在宇宙萬物未生之前已然存在。

 

「道」既生於萬有之前,必然無形質,不泥跡,所以老子以「無」形容道體沖虛,沒有滯礙。

 

因此具體有形質的道雖然可說是化生宇宙萬有的根源母親(「有名萬物之母」),無形質、不可名狀的道則是先存有而在的化生原理(「無為天地之始」),所以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裡須注意的是「無」雖然沒有形質,卻有功能,而且功能無窮,如〔道德經〕第四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六章說:「用之不勤(即盡也)」,第四十五章說:「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就在說道體沖虛,猶若無物,但是其作用功能,卻無窮無盡。

 

「道」是原理,是功用,自然借著這項原理功用,得以化生天地萬有,如〔道德經〕第十一章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具體切近,現實可見者,「有」所具備的是有限的價值,也就是「利」。

 

「無」則含藏一切可能性,虛空不毀,「無」所有的是無窮的功能,也就是「用」。

 

所謂「有生於無」不只在點明「有」、「無」的存有次序,更在強調道的作用與功能是實質存在的根本。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