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成人之行】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0 07:26
標題: 【成人之行】

成人之行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論語‧憲問篇〕中有「子路問成人」一則,孔子作了答覆(參見「成人」)。

 

劉向在所著〔說苑〕第十八卷〔辨物〕中第一段載:「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若何?

 

』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通乎物類之辨,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源,若此而可謂成人。

 

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飾身以禮樂。

 

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從劉向這段話的後幾句看,意為成人之行,是秉持仁義禮樂,又合乎仁義禮樂的;

 

成人所以能夠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具有「盛德」;

 

而盛德的完成,又基於窮究宇宙幽深奧妙之理,明白自然現象的變化;

 

可說是有了通天徹地的知識。

 

以透徹的知識為基礎,回到段首的文字看,是通情達理。

 

情理不外乎從自然現象(包括天文、地理、氣象)和物類(包括人、生物和無生物)情狀觀察了解歸納出的通則,行為合乎這些通則的,可以說是「成人之行」。

 

單從「人」而言,便是合乎「仁」(依理愛人愛物)、「義」(正直無私而有信)、「禮」(以敬為本,敬人、敬事、以至尊敬自然)、「樂」(調和情感,中心和樂)四項。

 

劉向把這段話放在〔辨物〕之中,可知是重在對「物類」的認識,而其所指的物類,實際包括自然界萬事萬物,再往下推衍到人事。

 

人事又包括政治(政事)和人的各種行為。

 

從此段以後的各段文字可以明白。

 

由此至少可以了解兩件事:第一,我國古籍(以〔五經〕為例),從〔易經〕便是由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了解而推衍人事和人的正當行為,可以說是以自然界知識為基礎而發展的;

 

第二,我國早期的知識中,科學(自然科學)知識相當豐富,有如近代科學般做實驗,也有關於實驗的記載,如〔墨經〕中有關力學、光學的知識都是先哲實驗的成果,這在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教授著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書中,大力的介紹。

 

又如〔神農本草經〕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是實驗的記載,今天生物化學的檢驗結果,已證明不少藥物的功能與其中的記載相符合。

 

由此可以相信,我國先哲不但不曾忽視近日所謂之科學,反而可以說我國的「人文」知識,源自於科學知識。

 

劉向把「成人之行」放在「辨物」中,即是由通前徹後的認識而來的。

 

再者孔子回答中先解釋成人的識見,即是知識和修養,所謂「情性之理」之「情」見於〔中庸〕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所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是對天賦情感的認識和調節作用。

 

「性」同見〔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

 

情和性的道理是關於「人的知識」和修養。

 

所謂「物類之變」是指宇宙萬物生長消息的變化,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即科學)知識。

 

所謂「幽明之故」和「游氣之原」是幽深而不易從現象觀察的,〔家語‧哀公問政〕中,孔子因宰我問鬼神之名而回答說:「人生有氣有魂,氣者,人之盛也。

 

夫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

 

魂氣歸天,此謂神。

 

…骨肉弊於下,化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者,此神之著也。

 

聖人因物之精,制之為極,明命鬼神,以為民之則。

 

…春秋祭祀。」

 

是屬於宗教意識的祭祀和禮的一個本原的知識。

 

具備這些知識和素養的,可以算是「成人」;

 

至於「成人之行」的「行」則見於由知識而推衍出來的「仁義禮樂」等行為表現。

 

這些行為表現融知識與道德為一體,達到理想人自我實現的程度,可以成為典範,是孔子所認為的值得推崇的人。

 

不過孔子對此意猶未足,故而又加上若能更上層樓,「窮神知化」即是推究到形上幽深之處,知道行為表現的「禮」的根本精神,才能達到「盛德」的境地。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