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
Canaliz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因勢利導」係指順應收訊者所懷的動機、態度等,漸次加以導引,使之邁向送訊者所期望的方向。
它特別強調:第一,提供引導收訊者所懷動機、態度的管道;
第二,應在收訊者所懷動機、價值及態度的基礎上加以引導,亦即是順應導引的意思。
換言之,因勢利導應以收訊者現在所懷的動機、態度作為引導的起點。
「因勢利導」的原則主張:不管溝通的終結目的為何,都應從收訊者現有的動機、態度等著手,來引導他們朝向目標的方向走,其理由如下:(1)可以讓收訊者感覺受到尊重,願意繼續溝通下去;
(2)可以讓收訊者了解接收訊息後對自己的益處,因而願意接受訊息;
(3)可以促使送訊者站在對方(收訊者)之立場著想,進而不會向對方提出難以被接受的不合理要求。
基於因勢利導的原則,溝通送訊者在進行溝通之前,就必須設法去深入了解收訊者的自我觀念、人格特質、動機、態度等,然後在收訊者既有的背景下,加以引導。
首先,在收訊者的自我觀念方面,收訊者的個人情緒適應與其自我觀念關係密切。
他「怎樣看自已」,往往影響其在溝通歷程中的情緒反應。
其次,就收訊者的人格特質而言,屬於極端權威型人格者,在溝通過程中,往往不會注意自己與溝通者交互作用的現象,亦即傾向於忽略他人,甚至拒絕他人。
而極端非權威型人格者,總是傾向於「什麼都不在乎」,故了解他人也有困難,對於自己與溝通者交互作用的現象常常不會加以知覺。
再者,就收訊者的動機而言,送訊者溝通的訊息,如與收訊者的動機有關,甚至相符合時,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與反應;
如果和收訊者的動機無關,則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和反應。
但是,收訊者的動機,往往因其需要而產生,收訊者如無需要,便不易引起他的動機。
因此,送訊者為了達到溝通的效果,應該先深切了解收訊者的真正需要和利益所在,再來作為訴求的依據,才能「一訴中的」。
當然,收訊者在同一段時間內,可能具有多樣的需要和利益,在溝通時,若能將收訊者的各種需要和利益都訴求到,效果自然最大;
若無法樣樣都訴求到,則應選擇收訊者最優先的需要和利益來訴求,效果才會增大。
最後,就收訊者的態度而言,社會判斷理論(socialjudgmenttheory)指出:當我們傳播一種訊息試圖改變收訊者的態度之前,須先行了解收訊者的原來態度。
如果傳播訊息所揭示的立場與收訊者的原來立場相差太遠,則不但不能達到改變對方之態度的目的,而且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使他更堅持原來的看法。
也就是說,當收訊者尚未接觸到傳播訊息之前,他可能已經持有一定的態度,這原有的態度遂成為評斷後來相關訊息的參照標準,如果所接觸到的訊息,和收訊者原來的立場相差很大,就會產生「對比效果」(contrasteffect),造成傳播的訊息不但不能改變收訊者的態度,反而使他更堅定原來的態度。
相反的,如果傳播訊息所主張的立場落在收訊者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則會產生「同化效果」(assimilationeffect),使他的態度會朝訊息所主張的立場改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