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模式】
Collegial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同僚模式」係依據參與管理(participativemanagement)的理念,所發展出來之學術組織的統治模式。
此模式強調統治行為具有參與的、分享的、共同規劃的本質。
在此模式下,領導者被視為組織中人人平等重要的一員,其所採用的領導方式是:傾聽多於命令、彙整專家的判斷多於引導、幫助多於管理、說服與談判多於命令。
因此,同僚模式的領導者,應該確保同事間尊重專業的評估報告,以及發展人際間的能力,以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僚模式」係由巴瑞基(J.VictorBaldridge)等人所倡導的。
巴瑞基等人曾從三個理由來探討學術組織採行同僚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是學術上的決定應由學術界的成員享有充分參與的機會。
第二是大學教師是專業人員,他們是以其專業知識影響他人,而非以形式上的職位去影響別人。
第三是現代社會對於多元大學(multi-university)的龐大科層體制,逐漸感到不滿。
許多學者仍倡議重返學術界的真正面貌,亦即要重視人文的教育,此種理念正與同僚模式的說法不謀而合。
國內張建邦先生在其〔臺灣六所大學官僚、同僚與政治管理模式之研究〕一書中,指出同僚模式的主要特性計有:(1)學術界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
(2)專業能力的權威受到重視;
(3)決策過程採取共同擔負、參與或其他均權方式;
(4)強調研究與改變,以及以問題為中心的決策方式;
(5)教授與行政人員之間彼此坦誠、互信;
(6)教授有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7)強調人文教育。
國內另一學者吳清山認為同僚模式重視教授的專業自主、民主的商議、意見的共識,以及更多的人文教育,是其優點。
但是其缺點亦有三個:第一,對於同僚模式的實質過程缺乏清楚的描述。
第二,未討論到學校決策在獲得一致性之前,在團體之間長期競爭、衝突的事實。
第三,同僚模式的作決定概念並無法真實反映大多數學術機構決策的歷程。
也就是說,在各大學的部門層次,很可能有許多同僚作決定的實例;
但是在部門之上的較高層次,恐較少有同僚作決定的事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