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成長)】
Growth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生長或成長指個體逐漸朝向成熟狀態(maturity)發展的過程或結果。
基本上,成長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意義:在生理方面,成長指個體之身體隨著年齡增加而改變的歷程,這些改變包括了生物體內細胞數量及性質的變化、各器官組織的更新及分化等。
人類的成長即指自卵子受精開始,直至個體或生命死亡為止的持續過程。
在心理方面,成長指個體心理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益發拓展提升的歷程。
如兒童認知能力的增長即被看作一種成長。
在心理學中,「成長」一詞常與「發展」(development)同義。
在教育哲學中,許多學者常應用「生長」的隱喻(metaphor)於教育學說中。
其中最有名的首推美國教育學者杜威(J.Dewey,1859~1952)。
杜威特別強調成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甚至還提出了「教育即生長」之說。
杜威認為,所謂「生長」即指個人向著其未發展完成之方面的逐步發展。
他分析成長的可能性是源於「未成熟狀態」,但是此種未成熟狀態並不僅是消極的無能,而是一種積極的能力與生長的力量;
杜威指出,生長的能力不是在未來,而是在現在所具備的朝向發展之積極能力。
依杜氏之見,未成熟狀態有兩種積極的意義,一是「依賴性」(dependence),另一即是「可塑性」(plasticity)。
由於依賴性,才使人類必須過群體生活。
人類與動物的不同處,就在於人類要靠社會能力而生存。
因為人類幼兒並不具備其他動物所有的體力與獨立性,所以無法完全靠自己而生存,必須經過學習而作出正確的社會性反應,這也正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
由於可塑性,使得人類具有特殊的適應力。
杜威認為,生長的可塑性與蠟的可塑性不同,生長的可塑性一方面使個體能適應周遭環境,另方面也能保持個體自我的特性。
而更重要的是,生長的可塑性代表一種在經驗中主動學習的能力,此種能力使個體能充分運用先前之經驗以應付日後困難情境。
杜威同時也指出一般人關於成長的三個錯誤觀念:(1)以為未成熟狀態便是「一無所有」。
(2)以為人類生長過程中,習慣的形成僅是來自於對固定的環境生出被動的適應。
(3)習慣是呆板僵硬的。
杜威以為這三種錯誤觀念都可溯源自一種一般人對於生長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他們將生長看作是向著一種固定目的發展的活動,亦即為生長孤懸了一個外在的目的,而否認「生長本身即是目的」。
這種對於生長的錯誤觀念,也導致出教育上三個錯誤的觀念:(1)忽略了兒童的本能及其與生俱來的能力。
(2)阻礙了兒童好奇與創造力的培養。
(3)只重視機械的重覆動作,而忽略了兒童的感覺能力。
這三個現象皆是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兒童,也就是妄圖將兒童塑造成成人。
因此杜威強調,學校教育不應該以成人的目標強加於兒童身上,而忽略了他們天賦的能力。
由於「除了更多的成長之外,沒有別的東西與成長有關;
除了更多的教育外,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支配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兒童成長的能力」,以保持教育的持續性。
教育也應該是為任何年齡的人提供適宜成長環境的偉大事業,任何主張將知識灌注在一無所有之心靈上的各種教育方法,都應加以揚棄。
最後,杜威所講的生長,並非是放任不管,所有兒童表現於外的活動,不能僅視作終點,而是代表生長的可能,否則生長將會成為兒童與父母教師懶散的藉口。
對於父母與教師而言,真正要緊的是兒童要向著什麼方向前進,而不是他們已作了什麼。
總之,生長最重要意義應該是強調個體本身即具有而成熟力而發展的潛能,生長不可能完全源自於外在的干預或計畫,真正的根源還是在於個體的主動性與適應性。
而杜威「教育即生長」的隱喻(metaphor),強調了受教者具有機體(organism)及生命的特性,提示了教育應以生長為目的,任何外在目的,都是成人為兒童所預懸的,會壓制兒童本身的生長。
故而教育應顧及兒童的主動求知問學及活活潑潑的生長發展現象,應時刻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或途徑來實踐;
而且應該是合於德、智、體、群、美等價值導向的整合生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